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3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46篇
  1975年   49篇
  1974年   6篇
  1966年   17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009年秋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国有3个主要旱区: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内蒙、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江西、四川、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份都有不同程度旱情出现。持续发展的干旱造成旱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较大,给各省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干旱还造成旱区人及牲畜饮水困难、湖泊及水库干涸、部分河流水位持续下降、出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航道堵航等干旱衍生灾害。  相似文献   
92.
为促进期刊质量的提高,推出河南省名牌期刊,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于2008年年底组织权威专家对全省自然科学期刊进行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测(含政治质量、依法出版质量、技术质量、编辑质量等),经过小组初评、大会复议、评审委员投票,评选出"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一级期刊"54家,河南省气象局主办的<气象与环境科学>名列其中(豫新出报[2008]369号).获得一级期刊的多为核心期刊,<气象与环境科学>能够跻身其中,充分反映了<气象与环境科学>的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97.
介绍GPS定位中的几个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略介绍了利用卫星进行定位的原理,由卫星信号传播,信号接收和SA政策等引起的理论误差;给出了多种快速高精度定位的工作模式和观测点选择的原则,列出了将WGS-84坐标转换为我国坐标的公式及解算参数的具体方法,供读者在GPS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98.
1 引言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业务系统建设,遵照中国气象局《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七五”期间区域气象中心建设方案》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历时5年,经历3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现已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99.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我区春播大忙时期。但这段时间内往往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长时间的阴雨低温,造成倒春寒天气,给早稻播种造成严重影响。近两年来,我们以“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这条农谚为线索,制作春播期有无倒春寒的中期预报,收到较好的效果。 农谚“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在我区流传较广。“社”是指春社,在春分附近,是指3月中旬或以前如果发生青蛙叫,后期将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春季青蛙叫发生在燥热的夜晚,燥热之  相似文献   
100.
伊通县处在吉林省中部,面积两千余平方公里,自然地理较为复杂,盛产大豆、玉米、高粱、谷子和水稻。解放后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73年上《纲要》,1974年过“黄河”,迈进了我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行列。为了适应“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飞跃发展的需要,县委在大办农业,规划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大中型水库工程配套,控制和利用水利资源等方面,都迫切要求我们做一年以上的超长期天气预报,为此我们队1969年逐步开展了超长期预报工作。特别是在徐贵山老农经验的启发下,认真总结了他50多年在丰歉年景及旱涝演变方面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