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1.
RegCM4模式对云南及周边地区干旱化趋势的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0 km×50 km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0,嵌套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结果 BCC_CSM1.1,模拟了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 ay)下21世纪东亚地区的气候变化,针对模拟结果中云南及周边地区进行分析。对模拟的当代(1986 2005年)气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式能够模拟出该区域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分布,但气温模拟存在一定冷偏差,冷季降水模拟偏多。在RCP8.5情景下,研究区域未来干季(11月至翌年4月)、湿季(5 10月)气温将逐渐升高,同时降水量将减少,干、湿季气温和降水变化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以连续干旱日数CDD、降水与蒸发之差(P-E)、植物根区土壤贮水量RSW 3个指标进行的干旱性分析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云南及周边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将持续并加重,其中干季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新疆21世纪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一个25 km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嵌套MIROC3.2_hires全球气候模式结果,进行了IPCC SRES A1B情景下,东亚区域21世纪气候变化的模拟,针对新疆地区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模式模拟的当代(1981-2000年)气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式对年平均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数值均具有较...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刚石找矿工作截至1988年底,在山东、湖南、辽宁、贵州等16个省自治区发现了金刚石,按探明储量在世界上排列为第9位。根据我国实际需求和最大限度产量相比,缺口很大。我国需用的金刚石特别是宝石级金刚石大多依赖进口,因此认真开展金刚石的普查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有关资料,金刚石产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及与其有关的砂矿中,近年也曾在超基性岩体和苦橄岩以及金云母火山岩中有所发现。1990年苏联学者在苏联北哈萨克斯坦地壳岩中,首次发现了原生金刚石,此种岩石受过高级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球和中国区域近50年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全球和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中期以来温度、降水和主要极端事件变化的检测归因研究进展,而不涉及更长时间尺度历史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分析表明,国际上近年来在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领域发展迅速,从全球尺度气温变化的检测归因发展到区域尺度和多变量的检测归因。但在中国,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探讨了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等发生的原因,但在以数理统计推断方法为基础的气候变化事实归因领域的研究仍然亟待加强。一些重要的问题,如中国不同区域的变暖、不同区域的变干或变湿的归因分析,以及这些因子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因子的异同等,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个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的抽样调查,对发展中国家气候灾害的主要状况及开展的应对工作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发展中国家的气候灾害及应对能力。调查结果表明,洪涝、干旱和海平面上升是受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3种最主要的气候灾害,具有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且造成损失大的特征。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完备的灾害管理体系,加强对气候灾害的监测预警是其应对极端气候事件、降低灾害风险的首要任务之一。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并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应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年一遇气温和降水极值变化的高分辨率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5 km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嵌套MIROC3.2_hires全球气候模式结果,进行IPCC SRES A1B情景下21世纪气候变化的模拟,分析中国区域未来气温和降水极值重现期的变化。首先检验模式对当代(1981-2000年)极端事件重现期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中国地区20年一遇极端事件的基本分布型,但所模拟的数值与观测相比还有一定偏差,特别是在极端降水方面。21世纪中期(2041-2060年)和末期(2081-2100年)20年一遇的高温极值在整个区域内均将升高,东北地区增幅最大;低温极值将增大,中心位于内蒙古、新疆及青藏高原南麓;降水极值也将普遍增大。气温和降水极值在21世纪末期的增加幅度均比中期要大。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将明显增多,面积增大;极端低温事件将大幅度减少,面积减少;强降水事件也将增多,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省凉山州为列,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计算了资源承载力的差异并以此划分出轻载区,中载区,重载区和超载区四个承载类型,提出了为消除贫困和 困区内部重载区和超载区人口对资源的压力,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农业、人口和劳动力、政府为四个主要环节合理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8.
宁晋泊地区全新世温暖期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宁晋泊沉积物的环境指标高分辨率分析,揭示了作新世温暖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和湖泊演化过程。全新世温暖期早期,气候温暖,降水丰沛,环境稳定,湖泊水草茂美;其中在5500-6000aBP有一个短暂的降温过程;温暖期晚期,气候波动明显。全新世晚期,气候呈规律性波动,与华北地区文史资料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对5组区域气候模式集合模拟的中国径流深进行评估,并且预估了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RCP8.5下的未来变化。结果表明:多区域气候模式集合结果能够基本模拟出径流深的观测特征,对年径流深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较好,但量值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特别是黄河中游、海河和松辽河存在明显的正偏差,且对全国9个流域片中东南、西南和西北诸河的年内分配总体模拟效果相对较差。未来到21世纪末,全国平均年径流深在各个时段都以增加为主,增加幅度多在5%以内。未来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大致表现为“北增南减”的分布特征,但不会改变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其中,黄河、西南和西北诸河流域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淮河、长江和东南诸河流域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海河、松辽和珠江流域的变化趋势不显著。21世纪末期各地的变化多在±30%以内,且多模式预估的正负变化一致性较高。到21世纪末期,各流域片平均的径流深季节分配总体特征没有明显变化,径流深的最大月份基本维持不变,分配比例的数值有±2%以内的变化,且各季节的增减变化存在明显流域间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RCP4.5(中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5个全球模式模拟结果的降尺度数据,及SSP2社会经济路径下的GDP和人口密度数据,对21世纪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和河北的统称)未来2021—2040年(近期)、2046—2065年(中期)、2080—2099年(末期)的高温GDP和人口暴露度进行多模式集合预估。结果表明:未来京津冀地区热事件将增加,21世纪末期京津冀东南部平原和沿海地区的闷热事件、中部平原地区的高温事件出现频率明显增加。GDP和人口暴露度大值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和邯郸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聚集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区。21世纪京津冀地区的GDP暴露度区域平均值持续增加,21世纪末期多年平均值约为参照时段的58.9倍;各城市的区域平均值也表现出一致增加。京津冀地区人口暴露度区域平均值在21世纪中期达到最大,为参照时段的2.3倍;北京、秦皇岛、张家口、承德和唐山人口暴露度区域平均值将持续增长,其他城市人口暴露度区域平均值在21世纪中期达到最大。GDP暴露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非线性因子,且其贡献率随时间逐渐增加,到21世纪末期可达70.9%。21世纪近期和中期人口暴露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非线性因子,气候因子在末期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