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117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01.
本文讨论了浙东南地区 (江绍断裂以南 )高岭土、地开石、伊利石、叶蜡石、明矾石、沸石等非金属矿的产布、地质特征、成矿特点 ,认为多数系火山玻璃在构造火山~沉 (堆 )积盆 (洼 )地中成岩后 ,经大气降水、地下水水解改造 ,在燕山晚期的近地表氧化开放环境成矿 ;而萤石矿成因有与富氟花岗岩侵入作用及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改造作用有关两种充填类型。  相似文献   
402.
王芳  周年兴  关健  彭鹏 《热带地理》2015,35(6):797-803
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艺术代表之一,是在特定地域空间上的景观文化表达。文章根据景观基因理论从本体形态和文化环境2个维度,识别民歌文化景观的基因结构,并结合定量数据分析民歌文化景观基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就体裁而言,号子主要分布于平原区域,山歌分布于山地,而小调则分布于东部地区长江流域;就题材而言,劳动生产类民歌分布于精耕细作的东部地区,爱情婚姻类民歌分布于远离中原文化的地区;音韵特点而言,徵调式民歌所占比重最大,羽调次之,而角调最少。少数民族的民歌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表演形式也因地域差别具有较大差异。民歌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人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地理环境的居民形成不同的感知空间,从而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符号特征的地方民歌。  相似文献   
403.
山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4个矿床模式: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4个矿床模式产出的区域构造部位、岩浆岩、控矿构造、遥感影像以及区域和矿区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学特征,为建立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区域勘查模型和该地区的找矿部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04.
本研究利用辽宁本溪庙洞石笋MD12,通过230Th定年和高分辨率氧同位素分析,并集成庙洞另一支石笋MD11序列,重建了3.04~2.60 ka B.P.时期辽东地区夏季风(降水)变化历史。该石笋氧同位素序列记录了2.8 ka事件的详细过程,事件的核心阶段起止时间约为2.76~2.66 ka B.P.,中心点位于2.68 ka B.P.,稍微晚于西南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约2.71 ka B.P.),但是在事件的开始时间上,庙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比西南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晚了约100年。因此,庙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与西南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中显示的缓慢减弱-快速增强模式不同,2.8 ka事件在辽东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中表现为快速减弱-突然增强的变化模式,与太阳活动代用指标一致变化,支持太阳活动是2.8 ka弱季风事件驱动因子的观点。庙洞石笋氧同位素快速响应太阳活动的变化特征,说明其动力学机制可能是太阳活动减弱导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降低,然后通过大气"遥相关"作用影响东亚夏季风。  相似文献   
405.
绕月探测工程的初步科学成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 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于52.36°E, 1.50°S的丰富海区域, 在轨运行495天, 比预期一年的工作寿命延长4个多月, 一共获得了1.37 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 在此基础上目前已生产出约4 TB科学应用数据产品. 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 已经获得了包括“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 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 为推动我国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06.
:针对2008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以受灾严重的广东南岭山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森林植被破坏遥感检测研究,首先得到林地分布图,然后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基于对象NDVI差值的森林受灾程度分级,得到灾害等级地图,最后用分带统计法对灾害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了分析.林地提取的总体精度为95.33%,灾害分级的总体精度为87.27%,Kappa系数为80.74%.灾害空间分析表明:高程上,600~1 600 m主要为重度、中度受灾;600~1 300 m,高程越高,受灾比例越大;1 300~1 600 m,比例有所下降;400 m以下和1 600 m以上主要为轻度受灾;坡度上,随着坡度的增大,重度、中度受灾比例有所增加,但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坡向上,各级灾害比例几乎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407.
Estivation, hibernation, and starvation are indispensable inactive states of sea cucumbers Apostichopus japonicus in nature and in culture ponds. Generally, temperature is the principal factor that induces estivation or hibernation in the sea cucumber.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d insight into the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of A. japonicus during the three types of inactivity (hibernation, estivation, and starvation) by measuring th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s (Vo2) and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of low (3°C), normal (17°C) and high (24°C)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japonicus in dormancy (hibernation and estivation) states were quite different from higher animals, such as fishes, amphibians, reptiles, and mammals, but more closely resembled a semi-dormant state.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shift in the A. japonicus physiological state from normal to dormancy was a chronic rather than acute process, indicated by the gradual depression of metabolic rate. While metabolic rates declined 44.9% for the estivation group and 71.7% for the hibernation group, relative to initial rates, during the 36 d culture period, metabolic rates were not maintained at constant levels during these states. The metabolic depression processes for sea cucumbers in hibernation and estivation appeared to be a passive and an active metabolic suppression,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he metabolic rates (128.90±11.70 μg/g h) of estivating sea cucumbers were notably higher (107.85±6.31 μg/g h) than in starving sea cucumbers at 17°C,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dormancy mechanism here, as a physiological inhibition, was not as efficient as in higher animals. Finally, the principle metabolic substrate or energy source of sea cucumbers in hibernation was lipid, whereas in estivation they mainly consumed protein in the early times and both protein and lipid thereafter.  相似文献   
408.
武汉市工程施工引发岩溶塌陷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鹏瑞  刘长宪  姜超  王芳  陈钰  贾龙 《中国岩溶》2017,36(6):830-835
文章对武汉市岩溶塌陷进行了全面梳理,主要对由工程施工引发的岩溶塌陷进行了归纳总结,按施工类型将其分为4大类,对其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引发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致塌模型进行举例分析,得出结论:钻探施工诱发的岩溶塌陷以岩层顶板破坏—垂直渗压致塌模式及崩解—土洞顶部破坏—加载致塌模式为主;桩基础施工以岩层顶板破坏—渗流液化致塌模式为主;抽排地下水诱发的岩溶塌陷为潜蚀-吸蚀致塌模式,荷载振动诱发的岩溶塌陷为潜蚀—振动—加载致塌模式。武汉市岩溶塌陷以钻探、桩基施工诱发为主,因其容易破坏岩土体结构、水动力条件,具有猛烈而快速的特点;抽取地下水影响范围较广,隐蔽、不易察觉;振动荷载只能作用于土洞形成后。   相似文献   
409.
LA-ICP-MS工作参数优化及在锆石U-Pb定年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激光器(L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联用避免了溶液分析繁琐、耗时的前处理操作,减少了样品制备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同时又具备分析成本低、测试速度快、分析数据精度高等优势。本文将LA与ICP-MS联接使用,通过激光能量密度和剥蚀频率组合来讨论较低的元素分馏效应,同时匹配RF功率、采样深度、载气及He气流速等主要工作参数以获得较高的元素信号灵敏度和稳定性,从而得到仪器最优工作参数组合,建立了可靠的锆石U-Pb定年方法。通过对锆石标样91500、GJ-1及Ple2ovic互测结果表明,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63.9±6.0 Ma(2σ,n=20)、600.3±2.6 Ma(2σ,n=27)及337.6±1.7 Ma(2σ,n=20),测试结果准确度和精度均在1%范围内,与前人报道的误差范围一致。使用优化后的仪器参数对来自鄂东南铜绿山矿区石英正长闪长玢岩岩体中的实际锆石样品进行测试,获得其206Pb/238U年龄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法能准确地对锆石进行定年分析。  相似文献   
410.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氧化硅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相分离原理,以粉煤灰经硅铝分离后所得的硅酸凝胶为原料,选用聚乙烯醇为造孔剂,硝酸为催化剂,成功地制备了多孔氧化硅。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氧化硅的孔道发育良好,含有三级孔道。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大孔孔径为1~2 μm,比表面积为12.03 m2/g,这与实际应用的硅藻土助滤剂制品大致相当。对实验制品在啤酒液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多孔氧化硅制品在浸泡于啤酒过程中几乎没有Ca2+、Fe3+离子溶出,浸泡后的啤酒液的pH值基本不变。上述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多孔氧化硅制品作为硅藻土助滤剂的替代品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