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科学基础主要在于深入且系统地理解地球环境系统和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为以人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在“双碳”研究及成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学科分支—数据方法—研究对象—成果贡献”的思路,对2000年以来中国主流地理学期刊及学者发表的“双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后发现:(1)不同地理分支学科下“双碳”研究主题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自然地理学侧重研究人为及自然碳源碳汇变化,人文地理学侧重分析碳排放时空分异格局及形成机理,信息地理学侧重构建高时空分辨率碳数据集及开发空间分析工具;(2)碳核算方法包括排放系数法、实际测量法和遥感估算法等,其数据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遥感卫星监测数据以及新型地理感知数据等,地学分析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碳源碳汇空间分布模式,预测空间过程及结果;(3)地理学视角下“双碳”研究对象分为空间对象和活动对象,前者关注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尺度碳源碳汇的空间特征及规律,后者关注能源、工业、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等活动产生的碳源碳汇的地理分布;(4)地理学对“双碳”的成果贡献出口主要包括地理空间分异规律的空间差异化低碳治理、“经济...  相似文献   
92.
我国地质结构具有3大板块、3大构造域多旋回构造演化特征,造就多种类型叠合沉积盆地,构成克拉通+前陆、断陷+坳陷、前陆+坳陷3种主要类型。大型叠合盆地是油气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主体。我国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1 075×108 t,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83×1012 m3;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34×108 t,致密砂岩气地质资源量21×1012 m3,页岩油地质资源量335×108 t,页岩气地质资源量56×1012 m3。陆上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渤海湾(陆上)、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准噶尔、柴达木7大盆地。海域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渤海湾(海域)、东海及南海北部的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6大盆地。未来我国油气勘探应始终坚持“资源战略,稳油增气”战略,坚持“非常并进、海陆统筹”积极进取勘探思路;常规勘探领域,陆上地层-岩性、前陆、海相碳酸盐岩与潜山领域;海域为渤海海域构造与基岩潜山,深水构造与岩性;非常规油气主要是立足陆上7大含油气盆地,立足致密油气与页岩油气,强化勘探开发与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93.
94.
利用西安市区及郊县国家级一般气象站1971年12月至2011年11月的年、季、年代平均气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回归线性拟合、距平分析、变异系数、冷(暖)冬期、突变检验等分析方法,分析总结近40a来市区及郊县的气温变化特征:(1)市区及郊县的逐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市区增温速率高于郊县0.27℃/10a;(2)市区逐年极端最高气温基本持平,逐年极端最低气温明显升高;(3)市区及郊县1990年代前升温缓慢,1990年代后升温迅速;(4)市区和郊县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主要来自春季和冬季升温的贡献;(5)市区及郊县冷冬基本都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暖冬均出现在1990年代末以后,且市区冬季气温距平上升率高于郊县;(6)郊县的突变时间早于市区。  相似文献   
95.
Model of wind-generated ambient noise in stratified shallow wat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build a rapid ocean ambient noise model adapted for a stratified shallow water, a hybrid model of normal mode method (for far field) and ray method (for near field) is suggested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ethods. Since the near field of wind-generated noise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sound speed profile, the sound speed profile is regarded as a constant; which makes the model rapid and accur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the wave model.  相似文献   
96.
5月10日至13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率工作组一行6人,在黑龙江省进行了考察调研。鹿心社对黑龙江国土资源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进程,合理安排各类用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7.
Reversible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catalyzed by protein kinases and phosphatases, is an important and versatile mechanism by which eukaryotic cells regulate almost all the signaling processes. Protein phosphatase 1 (PP1) is the first and well-characterized member of the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 family. In the present study, a full-length cDNA encoding the beta isoform of the catalytic subunit of protein phosphatase l(PPlcb), was for the first time isolated and sequenced from the skin tissue of flatfish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designated SmPPlcb, by th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 technique. The cDNA sequence of SmPPlcb we obtained contains a 984 bp open reading frame (ORF), flanked by a complete 39 bp 5' untranslated region and 462 bp 3' untranslated region. The ORF encodes a putative 327 amino acid protein, and the N-terminal section of this protein is highly acidic, Met-Ala-Glu-Gly-Glu-Leu-Asp-Val-Asp, a common feature for PP1 catalytic subunit but absent in protein phosphatase 2B (PP2B). And its calculated molecular mass is 37 193 Da and pI 5.8. 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mPPlcb is extremely conserved in both amino acid and nucleotide acid levels compared with the PPlcb of other vertebrates and invertebrates, and its Kozak motif contained in the 5'UTR around ATG start codon is GXXAXXGXXATG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mammalian in two positions A6 and G3, indic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different initiation of translation in turbot, and also the 3'UTR of SmPPlcb is highly diverse in the sequence similarity and length compared with other animals, especially zebraf'lsh. The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SmPPlcb gene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work on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PP1 in the flatfish turbot.  相似文献   
98.
SIG中空间信息可视化与互操作实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SIG示范验证平台总体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WMS服务实体在该架构下的有效布局、层次结构、服务模型、工作流程等;并介绍了利用开源软件MapServer构建这类WMS服务实体的关键技术.通过WMS服务实体在SIG示范验证平台中的应用实例与效率分析,表明该实现途径与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理解地貌过程以及认识过去灾害发生的频率,是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重要任务。树木年轮由于其具有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和易于复本等特点,近年来被用到恢复过去灾害发生的时间。随着滑坡、泥石流等山地地质灾害性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评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样品量足够的前提下,树木年轮方法可以精确地确定滑坡事件发生的年份。以甘肃南部武都区外纳乡的九房山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年轮分析方法对该滑坡的灾害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1.树木年轮样品在1980—1982年,1984—1987年以及1991-1993年都出现了年轮宽度迅速减小或者迅速增加的现象。本研究将1980—1982年,1984—1987年以及1991—1993年定为滑坡活动年份,其中1992年和1993年的滑坡与当地记载的滑坡年份一致。强降水,地震影响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活动都可能导致滑坡的复活,但降雨仍是导致九房山滑坡复活的重要因素。2.树木年轮样品中出现的偏心木和伪轮现象也是对滑坡灾害发生的佐证,说明受到滑坡灾害的影响,树木的生长环境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00.
利用2006-2010年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人工与自动两种观测系统并行观测期间的温度(气温、地温)资料,计算温度(气温、地温)对比差值,统计它们的时间变化频率分布,对其对比差值的标准差、粗差率、一致率变化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分析两种观测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阐述自动观测温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