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论河西绿洲灌区节水型集约持续农业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河西绿洲农业区光能、土地、水、矿藏资源优势,对该区的粮食生产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产力进行了估算,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河西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永久性农田、开发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节粮型商品化牧业基地、兴工致富、兴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  相似文献   
42.
43.
池永一  权恒 《贵金属地质》1995,4(2):153-160
本文主要介绍菱刈矿床矿脉的赋存状态、裂隙体系分析、矿脉群赋存的构造环境。菱刈矿床属脉状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矿床成因与裂隙系统的形成关系密切。矿脉群大致位于基底岩石(四万十层群)隆起的中央部位。围绕四万十层群发育有正断层。  相似文献   
44.
广东"97.7"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7月1~11日广东出现连续11天暴雨.暴雨过程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范围广.据7月1日08时至12日08时统计,降水量>200mm的县(区)有48个,降水中心出现在英德(表1).  相似文献   
45.
胶东威海地区榴辉岩退变质的地球动力学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海地区榴辉岩退变质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原生绿辉石分解形成钠质单斜辉石+斜长石合晶体;第二阶段,原生石榴石及钢质单斜辉石+斜长石合晶体,周边出现角闪石+斜长石 状反应边;第三阶段,石榴石及钢质单斜辉石消失。其后榴辉岩相退变质的p-t演化轨迹是压力相对温度快速降低的顺时针形式,反映本区榴辉岩折返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在经历了快速上升的构造侵位同时,晚元古宙巨量花岗岩浆可将相辉岩块体携带到上部地壳。  相似文献   
46.
由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先生主编的<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一书,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本书总结了"八五"攀登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变、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的第二课题的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环境演化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7.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它们多与石英脉共生,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磷灰石脉体存在大量出溶物,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仪联合测定显示磷灰石主要为氟磷灰石,其中出溶物主要有四类:A.不规则状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B.针状赤铁矿;C.板状到菱型的独居石;D.针状锶重晶石。A类出溶物的延长方向平行于磷灰石的C轴,长度介于10~50μm;B类主要沿磷灰石的C轴方向排列,宽仅为0.5~2μm,多数在1.5μm左右,长度变化较大,为6~50μm;C类独居石出溶体宽约6~10μm,多为6μm,长约50~75μm;D类锶重晶石主要与B类赤铁矿出溶物共生,宽多1.5μm左右,长约60~70μm。其中A,B和D类出溶物是在磷灰石中首次发现。四类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本同时出溶的。CCSDUHP岩石中氟磷灰石脉体的存在及其铁氧化物、磷酸盐和硫酸盐出溶体的发现,显示UHP岩石在折返的过程中,快速减压曾造成矿物的分解和大量出溶体的形成,伴随脱水和SiO2等硅酸盐熔体的出溶,还存在少量的磷酸盐熔体,同时可能曾经有铁氧化物的熔浆的加入。磷灰石中铁氧化物等出溶物的出溶是在氧逸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48.
一次夏季东北冷涡中积云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运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设计开发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至15日期间,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次由冷涡天气诱发的积云对流变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冷涡诱发的积云自然降水呈中小尺度复合体的特征;(2)积云起源于低层暖湿区域里,并由强上升气流抬升到高层,得到充分发展;(3)冷涡中积云同样存在液态水累积区,一般出现在最大上升气流上,其中液态水含量随着积云的发展而变化,冰雹即在此液态水累积区0℃以下的区域内生长;(4)在模拟区域内,模拟出了多个积云单体的并合现象,而后发展为积云团;(5)模拟出的积云形态与雷达回波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9.
郑州市区环境空气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郑州市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为依据,分析了郑州市空气污染现状,并根据1994~2003年10年来的监测数据,对空气污染特征和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郑州市空气污染在近10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0.
青海南部治多县扎河地区发现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青海南部扎河地区通天河蛇绿混杂岩带(东段)中新发现一套泥质-硅质岩地层,为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的组成部分.首次在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化石Pseudoalbaillella longtanensis Sheng et Wang,Cauletellidae gen.et sp.indet.,Entactiniidaegen.et sp.indet.,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表明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中二叠世深水沉积盆地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