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对石家庄市43年年降水量和12次厄尔尼诺年进行功率谱分析,分析二者的周期和相关性,找出厄尔尼诺和石家庄市年降水量的相关关系,并对1998、1999年降不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实际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52.
历史文献解汉代徐闻县治在今雷城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叙述了雷州市和徐闻县的历史沿革,介绍了汉代古徐闻县治在今雷州市雷城镇之说是可取的;评述认为汉徐闻县治在今徐闻县南部迈陈、或土旺、或二桥等地之说,既无正确的古文献根据,也缺乏考古学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历史地理条件论汉代徐闻县治在今雷城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焕庭  王丽荣 《热带地理》2003,23(2):190-194
汉徐闻县政区包括除廉江市的雷州半岛的大部.比较了雷城镇和今徐闻县南部两地历史地理条件后认为,雷城镇宜为汉代古徐闻县治,而今徐闻县南部不宜为汉代徐闻县治.  相似文献   
154.
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分析是临近预报的基础,是做好北京2008年奥运气象服务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对北京地区暖季(5—9月)发生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4种对流天气当日08时高空探测资料(2002—2005年)的压、温、湿、风等气象参数进行气候统计和分析,并与气候平均值进行比较,以揭示发生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及规律,为预报业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种对流天气日所在各月高空要素均表现出比较典型的特征;500 hPa急流和对流产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急流存在时,容易产生对流性天气,且雷暴、大风、暴雨甚至冰雹同时发生的概率增大;对流性天气过程与风向垂直切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强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4种对流日500 hPa以下出现顺转平均发生率为84.2%。风向较强的逆转常常发生混合性对流天气,且逆转高度越高、对流越强。整层顺转容易发生多站暴雨,但雷暴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155.
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在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本文探讨了降水前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在对流性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方法:图像定性分析法及EVAD技术定量分析法。并以2004年5日15时出现在石家庄的对流天气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这两种方法预报对流天气的步骤。通过对2004年10个对流性天气过程及其对应的径向速度资料的仔细分析,总结出几个定量的利用径向速度资料预报对流天气的指标,对流出现之前:(1)摩擦层开始出现辐合现象,辐合超前对流出现时间平均为8.2 h;(2)1.5°仰角径向速度图像上25 km范围内均出现了距离折叠现象;(3)25 km以内的低层50%出现了E或NE风,其他50%为S到SE风。另外,反查2004年5—6月径向速度资料发现:低层辐合和距离折叠均出现的日期,当天出现对流性降水的几率为77.3%。这些指标对预测预报石家庄地区对流性天气发生发展有一定指示作用,对其它地区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6.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估算层状云的降水效率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VAD(velocity-azimuth display)技术可以反演得到水平线性风场和非线性风场的平均散度。根据连续方程求出不同高度层面的垂直速度,再利用探空曲线计算水汽凝结率。假定云中凝结和凝华的水量全部降落到地面,结合地面雨量计实测资料可以估算其降水效率。用该方法计算华北地区降水性层状云两次降水过程的平均降水效率分别为68%和59%。  相似文献   
157.
一次强风暴天气闪电定位资料与雷达资料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根据2003年6月19日河南一次强风暴天气的闪电定位资料和714CD雷达资料,利用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了闪电活动与雷达强度回波之间存在如下关系:闪电发生频数、强度和雷达回波强度在时间序列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在雷达回波发展的不同阶段,闪电发生的位置与雷达强回波位置有时相同,有时偏离,有时甚至无闪电发生;雷达回波速度场分析表明:在低层存在不利于对流发展的环境风场特征时,雷达降水回波在向测站移动的过程中趋于消散,闪电频数也随着减少;在降水回波速度辐合区,对应闪电活动频繁,这对于雷暴天气闪电短时预警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8.
利用河北省1984—2014年各县市暴雨洪涝灾情案例,统计分析了暴雨导致房屋损坏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房屋为承灾体,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和居民地等地理要素作为指标,基于K-mean聚类分析法对河北省暴雨孕灾环境条件进行分区。结果表明:(1)1984—2014年,暴雨导致房屋损失间数与灾情案例5日累积降水总和的逐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房屋受损灾情次数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特征。(2)草地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山脉,林地主要在承德、张家口东南部、保定西部和石家庄西部,东南部平原的农用地占比在0.8以上,水域在冀东沿海、张北和沽源以及西部大清河水系的占比较大。冀北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脉地形起伏较大,区域标准差在100 m以上。居民地密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平原的市辖区附近居民地密集。(3)Ⅰ区为临海平原区,易受强降水影响;Ⅱ区为山前平原区,草地、林地有所增加;Ⅳ区(西部低山区)农用地比重比Ⅲ区(北部高山区)大;Ⅴ区为内陆平原区,降水较少。  相似文献   
159.
珠海淇澳岛沿岸滩涂曾生长大量红树林,但因围海养殖、滩涂围垦、工程建设和海洋捕捞等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锐减,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损害。随着政府的重视及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淇澳岛红树林处于逐步恢复之中。根据淇澳岛红树林生态修复的背景、内容、措施和成效等特征,分3个阶段[自发修复阶段(1998年之前)、集中种植阶段(1999―2007年)、系统修复阶段(2008年至今)]阐述30多a来淇澳岛红树林修复历程,分析红树林修复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工作展望。淇澳岛的红树林生态修复经验对本区及我国其他地区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