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21.
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2  
冯健  周一星 《地理学报》2003,58(6):903-916
利用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1982~200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规律。首先分析都市区人口增长特征,并提炼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空间模型,发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郊区化,在90年代幅度加大;80年代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增长过程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特点;而90年代则差异性大于相似性,异质性特征日渐突出。继而,通过数学模型的回归研究北京都市区人口分布及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单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Clark模型在拟合北京城市人口分布方面占据优势,而Smeed模型拟合都市区人口分布的效果更好,参数变化说明当前郊区化的主体仍属“近郊化”。多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1990年都市区双中心结构刚刚发育,2000年多核心结构比较明显但并不成熟;主要的次中心在影响人口分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20年来,基于人口分布的北京都市区空间结构渐趋复杂。  相似文献   
422.
太行山片磨岩山地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放牧荒草坡地为对照,对太行山区片麻岩山地不同植被的要持效益进行了观测研究表明,在太行山片麻岩山地三种常见植被中,以刺槐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最明显,其次为臭椿林植被。林下枯枝落叶层对于森林保持不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3.
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研究及找矿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豫西熊耳山区是一个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中形成的拆离-变质核杂岩构造。其核部由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系和燕山斯重熔型花岗岩体组成,盖层主要中由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组成。脱拆离系包括位于伏华群和熊耳群之间的主滑脱拆离带和盖层中一系列次级滑脱断层,区内金银矿化在空间分布上受到变质杂岩构造的控制,成矿时代与变质核杂岩主要形成期一致,成矿过程和扩离断层的发展过程一致,拆离断空矿体系可分为6种基本控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424.
黄河断流对河口海域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知1972年出现自然断流现象以来,断流现象频繁发生,时至1997年更是断流13次226d,严重影响了河口海域的生态环境。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及河口海域鱼类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黄河断流对河口海域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5.
不同水温对红螫螫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讨了各种人控恒温和自然水温对红螯螯虾胚胎发育周期,各发育阶段以及胚胎发育成活率等的影响。对水温24-30℃,红螯螯虾的胚胎均能正常发育;最适发育水为28~30℃,22℃以下或32℃以上,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自然水温温差大,对胚胎发育有害,水温越高,胚胎发育越快,发育周期越短,成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426.
火山作用是熔岩(岩浆)、火山碎屑和火山气体通过火山口喷出到地球表面的现象。火山爆发带来大量火山碎屑物质和气体进入到大气、海洋和陆地环境系统中,这将对其中碳酸盐沉积物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相序及沉积演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火山物质含量的增加不仅会干扰碳酸盐沉积,还能够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火山沉积物在空间上也遵循粒度分异的规律。在组合方式上往往出现狭义和广义的混合沉积,记录了火山活动的演化。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海洋、湖泊等环境,火山作用可以通过控制基底形态、热液喷涌、不同性质火山碎屑的输入和分布、台地的差异沉降/隆起等,影响生物、沉积水体性质等古环境参数。然而就生物而言,这种影响通常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作用。例如火山灰的埋藏及释放有毒物质会导致生物死亡,而后期火山灰溶解又会释放PO3-、Fe3+、Mn2+等营养离子利于生物生长。就成岩作用及流体性质而言,不同类型的火山物质含不同元素、矿物等,导致流体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成岩作用类型等,如火山灰可以提供Mg2+促进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孔隙的形成,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火山作用对碳酸盐岩沉积、成岩的影响,对油气地质勘探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7.
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红沟剖面发育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地层,通过分析其沉积物质来源,可以揭示柴达木盆地潜在物源区隆升、剥蚀历史,为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过程提供证据。本文以红沟剖面磁性地层年代框架为约束,对剖面晚渐新世-上新世的碎屑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物源示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3.7~12.5 Ma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220~290 Ma,锆石ε_(Hf)(t)集中在—13.53~9.27,Hf同位素t_(DM)范围524~1456Ma;大于300Ma的锆石,ε_(Hf)(t)介于—31.77~13.44,其中76.3%为负值,Hf同位素t_(DM)介于484~3727 Ma。采集自12.5~7.6 Ma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400~500 Ma(峰值~440 Ma),ε_(Hf)(t)值(—27.75~10.75)的90%为负值,Hf同位素t_(DM)介于615~2115 Ma之间。6.8~5.5 Ma样品的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400~500 Ma,ε_(Hf)(t)值(—26.8~8.97),t_(DM(Hf)))介于668~2093 Ma,但220~290 Ma的锆石显著增加,其ε_(Hf)(t)值(—11.86~9.42),Hf一阶段模式年龄范围549~1399Ma。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显示红沟剖面220~290 Ma的锆石与东昆仑山锆石Hf同位素特征相似,而400~500 Ma的锆石则与南祁连山锆石Hf同位素组成相似,揭示东昆仑山在24 Ma开始抬升成为柴达木盆地的源区,~12 Ma南祁连山开始隆升,为柴达盆地提供碎屑物质,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与地貌边界。  相似文献   
428.
基于HICO波段的滨海土壤盐分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为例,尝试使用HICO (Hyperspectral Imager for the Coastal Ocean)高光谱影像结合现场实测高光谱数据进行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反演。采用波段组合的方法建立光谱参量,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敏感光谱参量,以决定系数R2选出最佳模型;利用HICO影像反射率与实测高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对模型进行修正,并应用于影像。研究发现,比值(RI)、差值(DI)波段组合方法建立的光谱参量与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相关性明显提高。DI(845,473)、DI(839,490)、DI(845,496)及DI(839,501)的幂函数模型效果最好,且验证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6,相对分析误差RPD>3,RMSE较小。此外,HICO遥感影像的模型反演结果较为一致,能够反映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分布。研究显示,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反演建模具有可行性,可为区域表层土壤全盐含量的定量反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9.
目的:整理苗族医学抗肿瘤药物的文献,研究其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华本草·苗药卷》为资料来源,拟定相关检索词,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18年5月1日。纳入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药物的文献,建立抗肿瘤苗药数据库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抗肿瘤苗药154味,涉及植物类140味、动物类10味、矿物类4味;药性分布中以冷性药为主,共116味,占75.3%;药味分布中前3位为苦、辣、甜,共175味,占74.8%;归经主要分布在热经,共116味,占68.6%;毒性分布中以无毒药物居多,共134味,占87.0%。结论:在苗族医学中,肿瘤以热病为主,多用冷药疗之,通过清热解毒、行气散结、益气扶正之品以标本兼顾而治之。  相似文献   
430.
虫黄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并在珊瑚礁的建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探究虫黄藻对温度和光照的生理响应,本研究以E型虫黄藻(Symbiodinium voratum)为实验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并结合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建立了基于温度的虫黄藻生长速率的耐受性模型。结果显示:E型虫黄藻在光强90μE培养下,最适生长温度为22.56℃,适温范围为16.72—28.40℃;温度培养实验中,23℃时,虫黄藻中有机碳(C)、氮(N)积累最多; 27℃时,虫黄藻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高于其余两个温度组;光照培养实验中,E型虫黄藻在温度23℃培养下,光强的适宜范围为100—200μE;并通过提高细胞内叶绿素a含量和Fv/Fm两种方式应对外界光照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