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松辽盆地北部徐深气田探明储量已超过1000×108m3,是中国潜在的一个大气田区.但是,关于深层天然气的成因和来源仍存在较多争议.盆地北部基底浅变质岩分布广泛,是深层天然气的可能气源岩.主要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基底浅变质岩的热模拟实验,对其生烃潜力及其气态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将取自盆地基底石炭-二叠系浅变质岩在半封闭体系下从300℃加热到550℃进行生烃模拟,温度间隔为50℃,并对每个温度点气态产物进行定量与地球化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热模拟生成气体烷烃碳同位素组成δ13C1<20‰,δ13C1<δ13C2<δ13C3或δ13C1<δ13C2>δ13C3,表现为高过成熟煤成气的特征;均不具有无机气反序的特征(即δ13C1>δ13C2>δ13C3),与兴城气藏烷烃气碳同位素特征不符,而与取自盆地基底的天然气样碳同位素相近;模拟气体与高过成熟煤成气或油型气混合均不能使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反序.浅变质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相当于烃源岩Ro在2.0%~3.5%范围内,生烃强度为3.0×108~23.8×108m3/km2.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后的延迟扫描成像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及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过程,结合组织病理学(光镜、电镜)结果,探讨CTPI后的延迟扫描成像在评价急性脑缺血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可逆性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2h再灌注2h组(I2hR2h组),缺血2h再灌注24h组(I2hR24h组),缺血6h再灌注2h组(I6hR2h组),缺血6h再灌注24h组(I6hR24h组),每组各5只.各组分别于各自时间点行常规平扫、CTPI,并于延迟2min后行CT平扫(延迟扫描),扫描完成后立即处死行组织病理学(光镜、电镜)检查.结果:A组延迟扫描两侧大脑半球密度无明显变化,B组、C组、D组、E组缺血再灌注后右侧大脑半球延迟扫描的CT值均较延迟扫描前有升高,其中E组延迟扫描后右侧纹状体出现斑片状强化,与其他各组比较其CT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光镜、电镜)检查结果也显示E组病理损伤最为严重,光镜下可见胞浆呈粉红色并可见核溶解改变,电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断裂,管腔变形狭窄.结论:CTPI后的延迟扫描可以用来评价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83.
姚淅伟  曾碧榕  刘钦  牟晓阳  林星程  杨春  潘健  陈忠 《海洋学报》2010,32(10):6837-6841
基于三核自旋量子系统实现了内嵌两量子位子空间量子过程重构.通过输入完备态集合对执行的量子过程进行了表征.由于量子过程内嵌于子空间,使得重构实验所需输入次数及时间显著减少,同时实验尽量避免使用时间较长的J偶合演化,有效控制了系统的退相干.  相似文献   
84.
由于不同矿物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均一性和元素淋失的迁移难易程度,碎屑岩风化壳可以分为风化粘土岩和风化淋滤带.对准噶尔盆地碎屑岩不整合露头解剖和腹部地区岩芯测量,认为碎屑岩风化壳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褐红色富铁的风化粘土岩,潮湿环境下形成淡蓝色富铝的铝土矿.通过地化分析,建立了以Fe和Al为主要判别标准的碎屑岩风化指数,准确地识别出了风化粘土岩、砂质风化淋滤带和泥质风化淋滤带.风化粘土岩与正常泥岩一样具有较大的突破压力,可以有效的封堵油气,下覆的风化淋滤带孔隙度有较大改善,但渗透率与粘土矿物含量呈反比,粘土含量越高,渗透性越差.风化壳的存在,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效的顶底板遮挡条件,改善了储层物性,大大地拓宽了碎屑岩勘探深度下限,对碎屑岩地层油气藏和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5.
大型矩形渡槽-水耦合体系的动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用于分析大型矩形渡槽结构-水耦合体动力性能,并针对不同的水位、不同截面深宽比,研究渡槽结构在谐波激励、地震激励下的振动反应。研究表明,渡槽结构中水体的泼溅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渡槽中水位对耦合体动力特性影响极具规律性,但是随截面深宽比减小,水体振荡的非线性明显增强;渡槽结构截面深宽比选择合理,水体泼溅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不会使槽体发生倾覆失稳,但是水体的大幅晃动产生的动水压力对渡槽槽身应力有显著的影响,在渡槽抗震设计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6.
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烷烃气的鉴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中国有机成因气(煤成气和油型气)及无机成因烷烃气(甲烷)碳同位素系列、R/Ra以及cH4,3He大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美国、俄罗斯、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相应项次众多的分析数据,经综合对比研究,提出鉴别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烷烃气的4个指标:①无机成因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一般〉-30‰,有机成因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一般〈-30‰;②无机成因烷烃气具有负碳同位素系列(δ^13C1〉δ^13C2〉δ^13C3〉δ^13C4)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一般〉-30‰的特征;③RIRa〉0.5和万δ^13C1-δ^13C2〉0的天然气是无机成因烷烃气;④CH4/^3He≤10^6是无机成因烷烃气(甲烷),CH4/^3He≥10^11是有机成因烷烃气.  相似文献   
87.
生物气中轻烃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柴达木盆地涩北1号气田、保山盆地保山气田和松辽盆地阿拉新气田、葡浅气藏和敖南气藏生物气组分及碳、氢同位素分析基础上,应用轻烃分析技术对这些气田(藏)生物气轻烃进行了研究.天然气轻烃中异构烷烃含量与δ13C1值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在涩北1号和葡浅气藏生物气δ13C1值小于-60‰,轻烃中的异构烷烃含量很高,大于40%,并且在异构烷烃中主要由细菌来源的2,2-二甲基丁烷和2-甲基戊烷具有优势分布,认为这些气田(藏)生物气中轻烃成因以微生物作用为主;而生物气轻烃中环烷烃含量与δ13C1值呈正相关性,在生物气δ13C1值大于-60‰的阿拉新气田和敖南气藏,环烷烃平均含量大于44%,认为这两个气田生物气轻烃成因以催化作用为主;保山气田生物气轻烃中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含量均较高,可能这两种成因都存在.生物气轻烃成因研究对完善有机质地质演化过程中轻烃生成的演化序列和生物气及低熟气的鉴别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8.
形状记忆合金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一些基本特性,介绍了其在建筑结构主动和被动控制中的应用及相关的研究,提出了形状记忆合金控制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龙清怡  刘海文  顾建峰  张亚萍  翟丹华  杨春 《气象》2014,40(10):1247-1258
通过融合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与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发展了一种便于临近预报业务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相关分析计算当前相同时刻雷达估测降水与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反射率因子估测降水之间的位置偏差,导出一个位移偏差矢量场;然后,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对矢量场进行分区,并对各分区的矢量场进行平滑处理,计算出各分区的平均位移偏差矢量;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各分区连续多次的平均位移偏差矢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各分区平均位移偏差矢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订正未来时段相应区域的数值预报反射率因子估测降水的位置偏差。利用该方法对2012和2013年夏季发生在重庆西部、四川东部的3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临近预报试验并对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0~2 h的临近预报,融合预报效果总体上优于模式预报效果;另外,与雷达外推定量降水预报相比,0~1 h雷达外推预报效果优于融合预报效果,1~2 h融合预报效果优于雷达外推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0.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油气勘探目标的转移和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具有从毫-微米孔喉的圈闭油气,逐渐向纳米孔喉的连续型油气聚集发展的趋势。近十年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致密油成为亮点领域,页岩气成为热点领域。中国致密气、页岩气、致密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取得重要突破,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油砂矿等有重要进展。中国非常规油气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陆相敞流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砂体、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湖相碳酸盐岩等,提供了湖盆中心储集体形成和分布的理论依据;创新发展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理念,明晰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10个基本地质特征和2项关键标志,为大面积非常规油气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系统表征了致密油气储层的纳米级微观孔喉结构,首次发现了纳米孔喉中油气的赋存,推动了纳米孔喉中油气流动机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随着全球石油工业和纳米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纳米油气"概念,并指出这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发展纳米油气透视观测镜、纳米油气驱替剂、纳米油气开采机器人等换代技术,油气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