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607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塔里木盆地塔中礁滩体大油气田成藏条件与成藏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近年来进展很快,发现了一批大型油气田。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的重点勘探区和富油气区,奥陶系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受塔中I号坡折带的控制发育陆棚边缘礁滩体,储层性质为低孔-特低孔、低渗灰岩储层,埋深在4500~6500m。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受早期高能沉积相带、溶蚀作用和断裂作用等因素的控制,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与大面积成藏。油源对比认为,塔中良里塔格组礁滩体油气藏的原油主要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并混有寒武系烃源岩成因的原油;天然气主要来自于寒武系油裂解气,沿塔中I号坡折带断裂向内充注。成藏过程分析表明,塔中地区曾存在三期主要成藏期,第一期为加里东晚期成藏,油气来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但早海西期的构造运动,对该期油气破坏严重,造成大范围油藏破坏。第二期成藏期是晚海西期,也是塔中地区最重要的油气充成藏期,油气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第三期成藏期是晚喜山期,受库车前陆冲断影响,台盆区快速沉降,埋深急速增大,寒武系原油裂解气形成,沿深部断裂向浅部奥陶系充注,对油藏进行气洗改造,从而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凝析气藏。  相似文献   
982.
64排与16排螺旋CT主动脉CTA质量因素的对比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64排与16排螺旋CTA对主动脉血管显示的影响并探讨碘对比剂量、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80例可疑主动脉病变患者,知情同意后按机器型号随机分两组(64排组、16排组)每组40例,64排组注射60mL对比剂+40mL生理盐水、16排组注射70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均采用速率4mL.s-1,对比剂追踪触发技术行CTA检查,测量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7及腰2水平降主动脉、主动脉分叉、双侧髂外动脉末梢处CT值;由两位影像诊断高级职称医师对血管强化程度、重组分支血管显示进行评价。记录扫描时间、对比剂量、CT剂量指数、z轴范围、剂量长度乘积,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4排与16排螺旋CT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7及腰2水平降主动脉、主动脉分叉、双侧髂外动脉末梢平均CT值分别为:347.35Hu、350.32Hu,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血管清晰度及显示血管分支也无差异;两组的扫描时间分别为:7.12s,24.98s,对比剂量分别为:60mL、70mL;有效剂量分别为:12.25mSv、14.64mSv;64排的CTDIvol值是16排28.14%,64排与16排之间的剂量长度乘积值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排与16排螺旋CT对血管强化程度、重组分支血管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扫描时间明显缩短了71.50%,对比剂量减少16.67%,辐射剂量降低了16.33%。  相似文献   
983.
皖南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皖南山区山高坡陡,是安徽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地区,也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研究结果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强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每年的六、七月份,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区,尤其是砂页岩和千枚岩分布地区,地质灾害呈集中、群发态势。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精度、减缓人类工程破坏强度、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将是该地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84.
武夷山成矿带桃溪环形构造区典型矿床成矿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武夷山成矿带发育大量的环形构造,桃溪环形构造位于成矿带南部。沿环形构造周边分布大量的大中型铜多金属矿,紫金山铜金矿、岩背锡矿和红山铜矿是其代表。这些矿床成矿年龄集中于125~90 Ma,与桃溪环形带上大多数矿床一样表现为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紫金山、岩背和红山矿床的成矿斑岩体成岩年龄94~133 Ma,多为燕山期复式杂岩体中晚期,是中生代晚期壳幔作用的产物。桃溪环形构造是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的结果,并导致了与构造和岩浆相关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85.
拉萨地块南木林盆地林子宗群火山机构内发育有斯弄多隐爆角砾岩型、热液脉型Ag-Pb-Zn矿床,该矿床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蚀变矿物为绢云母、伊利石、玉髓、蒙脱石、碧玉、方解石、菱锰矿和菱铁矿,符合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基本特征。本次研究对陆相火山岩中热泉喷口的硅质条带及穿切矿体石英脉进行了Si、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1)硅质条带的石英单矿物δ~(30)Si_(NBS-28)为-1.2‰~-0.4‰,记录有热水沉积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为古热泉硅华成因;(2)受后期火山热液作用改造的热水沉积硅质条带全岩δ~(30)Si_(NBS-28)为-0.2‰~+0.3‰,显示火山岩与热水沉积岩混合特征;(3)穿切矿体石英脉δ~(30) Si_(NBS-28)值为-0.8‰~-0.1‰,与热水沉积硅质条带石英单矿物Si同位素组成一致,显示低温成因高Δ30Si同位素分馏值特征;(4)石英脉和硅质条带全岩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大气水与火山岩发生了水-岩交换作用的"氧同位素漂移"现象,说明成矿流体在火山岩地层中经历了长期的循环作用。因此,Si-H-O稳定同位素指示:矿区内仍保留有古热泉喷口,表明矿区自古新世火山岩喷发和成矿后,剥蚀程度低,"缺位"寻找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床的勘查潜力较大,低δ~(30)Si_(NBS-28)值石英脉和硅化是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86.
西藏雄村铜金矿区位于冈底斯造山带中段南缘,其南紧邻雅鲁藏布缝合带(IYS)和日喀则弧前盆地,北为谢通门始新世大岩基。通过对雄村矿区砂岩进行系统的镜下鉴定,主量、微量元素分析,揭示雄村组砂岩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研究结果显示,雄村砂岩样品SiO_2含量53.27%~66.13%,平均含量58.27%,与古生代杂砂岩(66.1%)相近。Al_2O_3含量较高(14.53%~24.04%),平均20.12%,指示砂岩长石矿物较多且黏土化较强。综合微观特征,雄村砂岩为长石岩屑砂岩。主量元素中特征氧化物组合Fe2O3+MgO(7.3%~17.6%)、TiO_2(0.68%~1.25%)、Al_2O_3/SiO_2(0.22%~0.45%)与大洋岛弧成因砂岩值相似;微量元素蛛网图上雄村砂岩相对亏损Ta、Nb、P、Ti及HREE等高场强元素而富集K、Rb、U、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具有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元素较平坦的右倾分布模式。特征微量元素Th(2.5×10~(-6))、Zr(114×10~(-6))、Hf(3.6×10~(-6))、Ce(27.95×10~(-6))、Ti(0.54×10~(-6))含量及Th/U(2.9)、Zr/Th(46)、La/Sc(0.72)、Th/Sc(0.11)比值表明雄村砂岩具有大洋岛弧成因性质,La-Th-Sc、Th-Sc-Zr/10、Th-Co-Zr/10等判别图解显示砂岩形成源区可能位于大洋岛弧环境。稀土元素页岩标准化后具有弱负Ce异常及正Eu异常,指示砂岩受海水及深部热液双重影响,同样与大洋岛弧环境页岩标准化后特征相似。Co/Th-La/Sc和La/Th-Hf图解表明雄村砂岩物源区为长英质中酸性火山岩源区和安山质火山弧源区,结合他人对砂岩中碎屑锆石的年龄研究,认为雄村矿区砂岩没有早于晚三叠世的碎屑锆石,具有岛弧火山岩源区特点。  相似文献   
987.
南海沿海季节性海平面异常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ased on sea level, air temperatur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ir pressure and wind data during 1980–2014,this paper uses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 Estuarine Coastal Ocean Model(ECOM) and so on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causes of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along the South China Sea(SCS) coas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1)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often occur from January to February and from June to October. The frequency of sea level anomalies is the most in August, showing a grow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In addition, the occurring frequency of negative sea level anomaly accounts for 50% of the total abnormal number.(2)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NSO events. The negative anomalies always occurred during the El Ni?o events, while the positive anomalies occurred during the La Ni?a(late El Ni?o) events. In addition, the seasonal sea level oscillation periods of 4–7 a associated with ENSO are the strongest in winter, with the amplitude over 2 cm.(3) Abnormal wi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ffect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the SCS. Wind-driven sea level height(SSH)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the SCS is concentrated in summer and autumn, contributing to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4)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ea level, SST and air temperature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along the coast of the SCS, but the seasonal sea level anomalies have no much correlation with the SST and ai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88.
钨、锡和锑是玻利维亚的优势矿种。基于ETM遥感影像和遥感地质解译方法对玻利维亚安第斯山脉优势矿种分布特征进行解译,从遥感地质角度圈定玻利维亚优势矿种和科迪勒拉成矿带,并进一步分为科迪勒拉奥连塔尔(Cordillera Oriental)和科迪勒拉奥赛登塔尔(Cordillera Occidental)2个成矿亚带。成矿带在空间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征;在时间上具有东带老、西带新,北段老、南段新的特征。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遥感找矿预测,按不同比例尺由粗到细,逐步缩小找矿靶区,分层次划分找矿预测区。通过1∶100万遥感地质解译,提出战略选区;通过1∶25万遥感地质解译,提出重点找矿区;通过1∶5万遥感地质解译,提出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989.
地球关键带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岩-土体系是地球关键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南岛针对不同成壤母质岩-土体系的详细研究较少,并且重金属亟需基于新标准进行评价。为了查清岩-土体系中重金属元素迁移特征及污染状况,本文以海南岛琼中3个土壤垂向剖面及7115件表层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ICP-MS/O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分析方法,测定岩石和土壤中Cu、Pb、Zn、Cr、Ni、Cd、As和Hg共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定量评价了表层土壤样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海南岛琼中二长花岗岩岩-土体系中,不同重金属元素表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Cu、Pb、Zn、Cr、Ni、Cd元素以亏损为主,As元素以富集为主,Hg元素则表现出不同的富集或亏损特征,As、Hg元素尤其富集在表层。(2)琼中绝大多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污染风险低。(3)以琼中和海南岛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时,应关注Cr、Ni和As污染以及Hg、A...  相似文献   
990.
朱姣  许汉刚  陈国兴 《岩土力学》2018,39(4):1479-1490
合理描述土体动力本构关系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以苏州城区200 m深的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一维等效线性波传分析法(ELA法)和基于修正Matasovic本构模型的多自由度集中质量非线性分析法(NLA法)给出的深厚场地地震反应,研究了基岩输入地震动特性和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对深厚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基岩地震动强度(PGA)的增大,ELA法给出的地表PGA呈单调递增的特征,而NLA法给出的地表PGA呈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或几乎不变的趋势;(2)ELA法和NLA法给出的地表加速度反应谱(Sa谱)在短周期范围内存在明显差异,ELA法对基岩高频地震动具有显著的滤波效应,而NLA法对基岩高频地震动的影响表现为随基岩PGA的增大先放大后减小的特征;(3)随地震基岩面深度的增大,地表Sa谱的谱值呈现出稍许增大的趋势,但对周期T<0.1 s部分,NLA法给出的地表Sa谱的谱值则呈现出稍许减小的现象;(4)中、大震作用下,地表地震动持时不仅与基岩地震动特性有关,还与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和地震基岩面的选取密切相关,NLA法能更合理地反映基岩地震动强度和上覆土层厚度对地表地震动持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