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81.
张琴  孟伟  朱敏  张秀青  刘岩  韩国泳 《山东气象》2017,37(4):101-11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区域气象观测站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6月13—14日山东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触发条件及雷达回波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涡前部高空槽和地面气旋造成13日强对流天气,高空冷涡和地面气旋造成14日强对流天气。高空干冷、低层暖湿气流有利于大气对流不稳定度加大。13日对流系统由2个独立的MαCS组成,14日则是由MβCS演变而成的MαCS系统。辐合线和干线是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条件,两者重合处能诱发对流单体强烈发展。移动路径右偏中层引导风向、高空西北风的切入和地形因素是导致强降雹超级单体发展及持续存在的原因。6 h前的400~1 200 J·kg-1对流有效位能区域与降水落区对应较好。两日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水汽均以西南向输入、南北向辐合为主;14日过程中渤海湾的水汽输送也很重要。高层更宽阔的MPV异常及显著下传、高低层正负位涡差的增大会造成更强的上升运动和对流不稳定。  相似文献   
82.
正5月31日,刚刚在辽宁省大连保税区购置了房产的市民董永祥,从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局长王晋良手中接过红色封皮编号为21000000001的《不动产权证书》,成为辽宁省第一个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人。这也标志着辽宁省不动产新版证书发放工作正式启动。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社会各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供电系统抗震性能分析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系统功能损失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4.
海底微地貌测量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制的IOA-1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HRBSSS),为了解决现有测深侧扫声纳(BSSS)在其正下方附近的测深精度差以及不能检测从不同方向同时到达的回波,难以在复杂地形上工作的缺陷。把高分辨率波束形成技术,即高分辨率到达方向(DOA)技术应用于测深侧扫声纳(IOA-1 HRBSSS)的研制,使声纳能克服多途效应,并能在复杂海底上工作。在深水湖进行了长时间的试验,试验表明以上理论和设计是正确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了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实用样机。  相似文献   
85.
贵州东北石阡地区的志留系出露良好、化石丰富,是华南志留系研究程度较高的经典区域之一。本文报道在该地区志留系经典剖面——雷家屯剖面以北新揭露的坉坪剖面。坉坪剖面上的志留系兰多维列统自下而上依次为“龙马溪组”、香树园组、雷家屯组、马脚冲组、溶溪组、秀山组和迴星哨组,可分别与其层型剖面进行良好对比,且沉积连续、化石丰富,特别是在溶溪组中部首次发现中国志留系中最低的含鱼化石层位。经过详细的地层、古生物、碳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等研究,在理清坉坪剖面志留纪地层的沉积、化石特征及序列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揭示该剖面志留系兰多维列统δ^(13)Ccarb的连续变化曲线,并在香树园组、雷家屯组和秀山组中识别出3次全球性δ^(13)Ccarb事件——早埃隆事件(Early Aeronian Event)、晚埃隆事件(Late Aeronian Event)和瓦勒古事件(Valgu Event),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石阡地区志留纪的沉积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86.
为深入贯彻“全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7月13日上午抚顺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了落实“三个平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土地复垦)专题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87.
人们可能会产生疑问,海碧天蓝,山清水秀的大连,还会有地质灾害吗?然而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大连市共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尾矿库渣石流、地裂缝等各类大小地质灾害点达2000余处。其中,比较严重的被列为市级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8处。每年雨季一到,作为主管大连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便进入地质防灾的临战状态。据气象部门预测,大连市今年属于雨水较多的年份,  相似文献   
88.
<正>8月上中旬,大连市连续普降暴雨,局部地区达到大暴雨。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公布的数据可看出,本轮连续强降雨过程历时长、强度大,累计降雨量平均为135毫米,局部达到207毫米。由于  相似文献   
89.
朱敏 《国土资源》2013,(1):52-53
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土地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大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以落实共同责任为主线,积极构建土地管理新格局. ——坚持党委领导,强化第一责任人责任.大连市土地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3亩;耕地总面积62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都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辖区属山地丘陵地貌,土地的格局为"六山一水三分田",沟谷及海滨平地仅占30%,而且79%的耕地属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90.
某大型堆积体边坡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华锋  朱敏  原先凡  马莉  罗骞  胡鹏 《岩土力学》2013,34(Z1):285-292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堆积体边坡问题,以堆积体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结合现场踏勘在地表、平硐中看到的地质现象和钻孔岩芯资料,详细地分析了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和演化过程,并恢复出其形成的概化地质模型。结果显示,堆积体边坡整体为崩塌堆积物,但在形成过程中堆积体一区中上部发生了较大方量的局部破坏,导致了堆积体一、二区地貌和内部结构的差异。对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宏观定性评价和详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堆积体整体趋于稳定,但覆盖层浅、中部存在局部稳定性较差的区域。为保证工程的后期正常运营,在综合考虑工程、环境、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堆积体一区采取压脚的处理方式,二区采取削坡减载加挡土墙的处理方式。分析计算成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必需的指导和合理的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工程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