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从流体运动方程和动量方程出发,引入海底摩擦力和港池不完全反射作用,推导出了Berkhoff折射、绕射方程。在深海部分解析方法用精确解(含待定系数)、在复杂地形用数值离散方法求解,中间过度段用的光滑匹配将离散数值(有限元)和解析解(精确解)一同求解。通过极值问题建立泛函,利用泛函的驻定性将海岸(港湾)问题进行数值离散,建立了可行的数值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52.
阿尕泽铜金矿位于青海省共和盆地的最南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一昆仑东西构造北亚带边缘及北北西向(河西系)构造带交接部位。成矿带属于鄂拉山成矿体系。矿区属于高寒草甸区,采用土壤样测量反映测区被覆盖的地质信息。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出的元素异常及形态,确定成矿主元素Au、As、Sb的浓集中心,根据金矿前缘指示元素As、Sb的形态建立找矿靶区AⅠ、AⅡ、AⅢ、AⅣ,确定铜金矿的成矿类型为构造热液蚀变型金矿。对总结鄂拉山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通过对气象软科学研究在推进山西气象事业发展中的“硬”地位的深入分析,提出要提高软科学的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把软科学研究放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台风苏拉登陆过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学渊  李栋  任雍  陈孝腔  朱会芸 《气象》2013,39(11):1431-1436
为了研究风廓线雷达在台风天气过程预报中的作用,对2012年8月2—4日在福建秦屿镇登陆的台风苏拉天气过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在台风苏拉登陆期间4 km以上高空有效数据获取率明显提高,确定风廓线雷达的有效探测高度为4.8 km;通过信噪比和垂直速度数据统计分析出台风登陆前后带来间歇性的降雨,而台风眼登陆主要表现为无降水天气,仅有少量的降雨,这一结论进一步在小时降雨量统计中得到验证;通过水平风速数据统计分析出台风登陆前后在有效探测高度内水平风速在25 m·s-1左右,而台风眼登陆水平风速在0~3 m·s-1; 统计结果与台风登陆物理过程相吻合。  相似文献   
55.
永德县薅子坝铅锌铜矿(化)体呈脉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近矿围岩为石炭系下统平掌组(C)_1pz之砂板岩和基性火山岩,矿化明显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褐铁矿化等,沿断层展布的各类矿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明显。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及物化探异常分析,该矿区具有较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6.
从分粒级的角度研究大河河口颗粒有机碳的输送特征是深刻理解河口淡咸水混合过程中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于2011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盐度梯度下的表层悬浮颗粒物,采用水淘选方法对其按照水动力直径大小进行了分级分离,分析了这些颗粒物的有机碳含量、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颗粒物比表面积等参数,讨论了不同粒级颗粒物上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随盐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大,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分级颗粒有机碳逐渐降低,颗粒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小于32μm的粒级。相对于长江干流,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含量偏低,可能归因于河口最大浑浊带附近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如细颗粒物絮凝——沉降、微生物分解等。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表明长江口分级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河流和三角洲输入,海洋来源贡献较小,三者的平均贡献比例分别为40%、35%和25%。在河口盐度梯度的淡水端,不同粒级颗粒物上三角洲来源的有机碳比例均随着盐度升高而增加,而在咸水端,海源有机碳的贡献比例升高,尤其是在16-32μm粒级,最高达39%。32-63μm粒级的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mg/m~2,小于32μm的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均在0.4-1.0mg/m~2的范围之内,符合河流颗粒物的一般特点,同时也说明细颗粒物上的有机碳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不过相对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表明这些颗粒有机碳在沉降过程中或沉积之后还要经历进一步的再矿化分解,初步的估算表明,长江所输送的陆源有机碳约71%会在沉积过程中损失掉。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河河口不同粒级颗粒物在有机碳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深化对高浊度河口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7.
沉积物-水界面(SWI)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界面,界面上溶解氧(DO)的分布实时测量对于了解生物扰动的复杂作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探索生物扰动作用对SWI微尺度溶解氧二维分布的影响作用,本文以八乙基卟啉铂为荧光指示剂,掺杂香豆素(Macrolex Yellow10GN)作为荧光素能量供体,以聚苯乙烯为基质制作了光学平面传感膜。以发光二极管(LED)为激励光源,结合彩色相机,构建了基于比率法的二维溶解氧观测系统,系统能够以0.36 mm的空间分辨率对SWI的溶解氧分布连续观测,实验室内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底栖沙蚕掘穴扰动可使局部沉积物溶解氧质量比提高3~4?g/g。该研究填补了国内基于比率法的平面光学溶解氧传感器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58.
为了提高舰船组合导航精度与可靠性,针对其特殊应用场合,将天文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和姿态信息、多普勒速度声纳提供的舰船速度信息与捷联导航系统进行信息融合,分析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和多普勒导航系统的原理,分别建立了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并对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Kalman滤波器收敛速度快,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在天文辅助捷联组合导航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水面舰船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59.
能源安全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重点从我国的能源供应、需求、消费、效率、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几大能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解决能源问题要实施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特别是提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高标准严要求努力造就高素质的人事于部队伍郭洪源,李栋(山西省气象局030002)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提醒全党“要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