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分析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现状,探讨现代能源发展的主要替代能源,分析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能源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出气候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2.
辽宁能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辽宁能源状况和水资源量与分布状况及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矛盾,针对辽宁的能源利用率低、水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区域环境污染集中等问题,结合辽宁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屋顶光伏为基础的农村新型能源系统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清洁用能、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等多重问题,文中对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屋顶光伏系统的资源潜力、技术方案、融资模式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着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多重问题,“双碳”战略给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发展以农村屋顶光伏系统为基础的新型农村能源系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也是我国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突破、推广与应用,世界逐渐进入智能互联时代。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能源系统分析模型(GCAM)为基础,设计和模拟基准与智能互联情景,探索在智能互联技术加快突破的情况下我国能源转型发展道路。研究发现,与基准情景比较,智能互联情景下能源结构更加清洁,能源系统更加高效,205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下降6.2%;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用将显著提升终端部门电气化水平,2050年达48.1%,较基准情景提高9.6个百分点;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分布式用能体系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规模加速增长,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60.0%,较基准情景提高13.3个百分点;我国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更早形成,碳排放在达峰后将快速下降,2050年仅为56.0亿t,较2018年下降41.8%,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戴洋 《气象软科学》2006,(3):123-131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球上的能源消耗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传统能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引起重视。传统化石能源日趋枯竭,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方兴未艾。2006年,C1ean Edge公司发表了《清洁能源趋势2006》,从清洁能源状况、技术投资特点及几个重要趋势三大部分出发,盘点了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世界观察”研究机构也对清洁能源发展十分关注,其2006年度报告重点审视了中印两国在清洁能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综合介绍这两份报告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本文通过对榆林能源化工气象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找出能源化工气象服务在机构及队伍、监测预警能力、专业服务内涵、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围绕能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把握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企业生产安全运营和提质增效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深化“气象+”赋能行动,提出能源化工气象服务下一步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推进榆林能源化工气象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迈进,也为国内同类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总结发达国家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回顾了中国和德国电力结构的演变进程,阐述了中国和德国能源转型的机制,并以2022年3月19日为例,分析了德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的经验。研究表明,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德国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保障,“煤炭委员会”和相关财政支持有效解决了煤电转型过程中的问题,电力市场化是发展可再生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前提,风力和光伏发电精准预测与管理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煤电和互联互通的欧洲电网是当前德国电力供给的重要保障,过于激进的退煤去核战略是造成2022年德国能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最后,从法律保障、市场改革和可再生能源预测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物质能源植物种植现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扶持,我国以麻疯树等为主的能源植物种植业呈现快速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这种生物质能源植物的产业化种植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影响,如对生态系统与栖息地的影响等,但这些影响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争议.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对我国的生物质能源植物种植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生物多样性敏感地区的种植规划和项目应进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应尽可能使用当地物种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尽可能减少大规模单一物种的种植模式,注意原有生境的完整性和生态廊道的维持;同时,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并做好监测工作,以实现我国生物质能源植物种植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6月26日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该法案是继2008年Liberman-Wanner法案在参议院被否决后,美国国内最重要的气候法案。法案内容可能对美国参与2012年后气候制度谈判产生深刻影响而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对法案中减排目标、资金机制及适应、技术转让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并简要归纳其特点,就法案可能影响如国际合作、碳市场、碳关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该法案作为从新能源、能效提高出发多目标综合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案对中国实行低碳发展规划也具有借鉴意义。最后就当前如何认识和对待法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气象能源技术推广寒区太阳房的回顾与展望朱祥康,张云峰,王玉光70年代初,中东石油问题造成了波及全球的能源危机,促使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科技界人士警觉到单纯依赖矿物能源发展国民经济的脆弱性,纷纷提出并制订大力节约常规能源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社会》到2007年的《能源白皮书--迎接能源挑战》,英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发生了微妙变化,从强调自身减排蜕变到一再强调国际行动以及建立相应国际框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的原因有3方面:1) 英国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2 排放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反弹迹象,减排前景不明朗;2) 英国能源供应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出于对能源供应安全的考虑;3) 担心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势头抵消其减排努力。可见,在能源政策方面,英国变得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源消耗数据,采用IPCC碳核算方法和LMDI分解模型,探讨了2000—2019年江西省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特征。结果表明: 1) 一次能源碳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以后碳排放量年均增长速度放缓、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加快。2) 对碳排放量增加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为人口效应、经济产出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其中经济产出效应的作用最为显著;起抑制作用的要素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替代效应不明显。与2000—2015年仅能源强度效应使碳排放量下降的情况不同,2015—2019年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替代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均使碳排放量下降,其中能源强度效应贡献率比2000—2015年高3倍。3)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以弱脱钩为主,其中2016—2019年脱钩弹性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6月印度政府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阐明了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以及减缓和适应措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和义务;由于近年印度排放不断上升,方案也着重提出了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与我国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进行对比,印度国家行动方案中的一些观点和措施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该方案为我国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社会》到2007年的《能源白皮书--迎接能源挑战》,英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发生了微妙变化,从强调自身减排蜕变到一再强调国际行动以及建立相应国际框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的原因有3方面:1) 英国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2 排放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反弹迹象,减排前景不明朗;2) 英国能源供应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出于对能源供应安全的考虑;3) 担心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势头抵消其减排努力。可见,在能源政策方面,英国变得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利用欧盟资助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环境账户数据,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的增加值贸易规模及净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环境账户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测算出中美外贸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总体水平及其行业结构。研究表明:1995—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增加值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但随后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增加值出口规模有所减小;相比于美国,中国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水平较高,从而导致较大规模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出口,长期处于隐含能源和隐含碳净输出国地位,且净输出规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行业结构来看,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等能源行业是中国出口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的主要行业来源。  相似文献   

16.
能源补贴政策及其改革:为减排提供经济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政府政策干预的一种形式,补贴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和各级政府。然而,针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补贴行为,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补贴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外部效益内部化。通过分析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能源补贴政策及其效果,指出了中国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中国在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中,需要发挥补贴政策的正面效应,减少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际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当前国际风力发电现状和风力发电机研制情况,分析了各国开展风力发电采取的优惠政策。指出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风力发电成本逐渐下降。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技术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全球到2100年实现将温度上升控制在和工业化前相比2℃以内,已经成为一个政策目标。本文结合中国能源环境政策综合评估(IPAC)模型的近期研究结果,分析了实现全球2℃温升目标下我国能源活动的CO2排放情景,并对其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得到实现这些情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考虑到我国经济转型、能源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的发展、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能源活动的CO2排放是可以在2025年之前,甚至更早(如在2020—2022年)实现排放峰值,峰值总量在90亿t左右,之后开始下降,这和我国在全球2℃温升目标情景中给予的碳空间相一致,支持我国未来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国际合作路径,以及国内低碳发展政策的制定。实现这样的减排路径,需要在既有的环境和能源政策之外制定针对气候变化减缓的明确和长期的政策,如碳定价。  相似文献   

19.
能源转型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文中构建能源转型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设计了基准情景、转型情景和深度转型情景,评估不同能源转型路径对大湾区经济产业、环境正外部性和健康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基准情景,能源清洁替代促进转型情景和深度转型情景的碳排放分别在2025年和2022年提前达峰,到2035年碳排放分别下降了22.0%和35.9%,转型情景电力结构优化促使碳排放减少了0.59亿t,占全社会减排量的53%;投资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转型情景2035年GDP相比基准情景增长0.68%,而深度转型情景碳限制过于严格,造成GDP损失0.34%;能源转型对环境产生正外部性,2035年转型情景SO2、NOX、PM2.5、PM10排放分别下降35%、20%、36%、37%,带来155.6亿元的环境健康效益,约占大湾区GDP的0.05%。综合考虑能源转型对全社会的经济、环境、健康影响,转型情景的经济性较好,2035年相对基准情景增加了0.73%的经济效益。粤港澳大湾区应合理设置碳减排目标,稳步推进能源转型,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和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既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助于缓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工作压力。采用Tapio脱钩指数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在分析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脱钩关系的基础上,对影响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提出了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着力点。主要结论: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与经济总量增长实现脱钩,且“十三五”时期“喇叭口”现象日益明显;人口和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源强度下降总体上减缓了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密切相关;能源结构调整有效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且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能源消费需求的作用全面显现,但还需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建议:提高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工业用煤效率和燃煤发电效率;减少对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传统工业的过度依赖;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