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地裂缝的监测是防治地裂缝危害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采用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对已有地裂缝和潜在地裂缝进行了分布式监测,详细介绍了BOTDR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原理和地裂缝分布式监测方法,并以无锡杨墅里地裂缝作为监测点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可十分有效地对地裂缝的变形进行监测; 采用定点布设的方法,可提高感测光纤的监测精度和量程,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mm; 2m长的定点间距,量程可达30mm; 通过网格化铺设感测光缆,可对一定区域内的多条地裂缝进行监测; 在同一方向上,不同点距的结合,可提高地裂缝监测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2.
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北京市1991~2006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灰色模型、BP神经网络3种预测模型进行了模拟,并预测了北京市2007年和2010年的垃圾产生量,通过绝对百分误差(MAPE)等指标比较了预测精确度。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前两者的拟合和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3.
郑州714CD雷达全国组网拼图资料预处理系统,通过对郑州714CD天气雷达立体扫描资料的软件处理,可生成全国雷达组网拼图所要求的3km高度上的CAPPI资料,并将其转化成拼图所要求的全国统一格式,然后通过9210工程上传到北京。  相似文献   
174.
175.
宁波市水文地质监测井网是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由原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联合建设的国家级工程。作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浙江省部分)的重点建设区,其主要作用是水环境质量监控与地质环境保护,为地质环境管理保护和决策制定提供坚实基础。目前,该市现有地下水监测井146孔,近期扩建后将达到161孔,其中现有深层承压水井36孔。该网承压井的特点是井结构合理、地层柱状清楚并有详细的成井报告。依据地震流体观测要求,该井网经过遴选可以作为地震系统流体井并网观测。   相似文献   
176.
多道面波分析勘探法在工程场地安全评价中应用广泛,主要有人工源和天然源两种方法,但人工源法具有勘探深度相对较小的缺陷;天然源法其数据采集周期长现场操作便捷性差.文章通过引入伪随机震源作为面波勘探震源,希望能够在较短的采样周期内获取质量较高的频散能量谱.对获得的面波数据记录分别使用适合主动源法的F-K法以及适用于被动源法的SPAC法获取相应频散谱,并将伪随机震源的频散谱与同场地、同排列条件下人工源和天然源面波数据结果对比,认为:(1)运用SPAC法进行伪随机震源面波法频散分析所得到的频散谱收敛性较高;(2)伪随机震源面波法能够弥补人工源面波法勘探深度较小的缺点,相对于天然源面波法能够兼顾浅层高频区域,且现场操作简单、工作效率更高,适宜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场地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