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41.
本文根据宏GIS的概念,结合当前GIS发展趋势,就宏GIS的开发方法、应用领域和前景做了初步探索。尤其是把人文GIS做为一个宏GIS来看待,把GIS技术引入人文领域,可能尚属首次,有些初步构想对GIS的扩展应用将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土壤重金属(镉、铅、铜)化学形态的地理分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文章以我国9种主要类型土壤和同一地域的棕壤和四种褐土亚类以及红壤带中的非地带性土壤,如酸、中、石灰性紫色土,探讨了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形态赋存状态及形态的分异特征,如土壤Pb的水溶态、交换态和弱结合态的相对百分含量随土壤地理带的分布,具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异规律。而同一地域各亚类的土壤间差异相对较微小。也探讨了土壤性质,如pH值、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形态区域分异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土壤重金属Pb等元素的形态在南北和东西方向土壤序列中的区域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43.
借鉴花岗岩区单元—超单元填图理论方法 ,通过对乌增苏辉长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特征的研究 ,将岩体划分为四个单元  相似文献   
44.
运用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来预报地震,已逐渐被国内外所承认。对于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地震前兆机制,要研究地震孕育时应力作用的决定因素,也要研究应力作用后所产生的化学成分变化的机理。应力作用于岩层,能使岩层中水的各种物理参数发生变化——物理变化;另外,由于应力的作用,水与岩层之间改  相似文献   
45.
湖南南部二叠系划分并论斗岭煤系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了湖南南部嘉禾、常宁及耒阳等地三个二叠纪地层剖面,将本区二叠系划分为:上统包括大隆组、小元冲组:下统包括斗岭组(即斗岭煤系)、当冲组及栖霞组等地层单位。其中着重讨论了斗岭煤系的时代问题。在斗岭组顶部采得大量Altudoceras,Paraceltites等菊石化石,时代属早二叠世晚期,从而提出了本区斗岭煤系时代应属早二叠世晚期。文中的  相似文献   
46.
当前农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在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统一管理和共享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下构建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加快系统建设步伐,减少财政投资,合理管理现有农业资源,为农业部门提供辅助规划和决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7.
1980年以来京津冀区域研究进展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杰  廉亚楠  赵浩 《地理学报》2022,77(6):1299-1319
1980年以来,因研究内容和空间治理重点不同,京津冀、京津唐、环渤海、大渤海等区域名称与区域范围多次变动。作为中国最早开展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区域,越来越受到经济贸易、生态环境、城乡规划等多学科关注。本文基于学术论文和专著、具有影响的科研项目,对1980年以来京津冀及相关区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论。归纳起来,研究对象区域经历了“京津唐(塘)—大(环)渤海—京津冀”的变化过程。整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面向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为主的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研究规模有限;20世纪90年代拓展到大(环)渤海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展经济贸易科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21世纪前10年,回归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科学和城市规划科学大规模介入的融合研究;21世纪10年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多学科区域综合研究。其间,中央政府在该区域开展的一系列重大规划,包括20世纪80年代京津唐国土规划和90年代环渤海经济协作区规划,21世纪前10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和21世纪10年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与区域研究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在显著增强空间规划和战略决策的科学性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发展,推动了人和自然相互间强烈作用状态下区域复杂系统演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王淑芳  闫语欣  孟广文 《地理科学》2022,42(7):1187-1195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是国内特殊经济区发展经验在空间上的延展。基于东道国独特的发展条件,需要将国内园区的建设经验进行调整,再运用到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以适应东道国本地化发展。构建政策移动的理论框架,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法,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将国内园区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相关政策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政策在不同国家“土壤环境”中的适应性。研究发现:① 根据政策施行的影响因素和不同作用,政策移动可以分为政策移植、政策调试和政策创新;② 规划建设经验、运营管理经验、环保政策、人才政策等可直接进行政策移植;发展模式和文化政策要进行政策调试;法规政策、晋升政策和优惠政策需要进行政策创新;③ 园区的共性体现在国内园区成熟经验的借鉴、人才的培育与储备、园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④ 园区的个性体现在文化的求同尊异、园区品牌的打造、晋升制度的创新和协调机制的建立等。创新性地运用政策移动性理论将国内和国外园区进行关联研究,揭示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移植、调试和创新国内园区政策的过程,深化了政策移动理论的内涵,丰富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9.
土地利用问题,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以集约利用为主与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调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CORS RTD技术对土地利用数据调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CORS RTD测量结果相对于RTK测量结果作为已知值的点位误差、测量中误差。并且认为随着测量面积的增大CORS RTD的面积测量精度逐渐提高。由此可见,利用CORS RTD技术进行面积测量保证了土地资源调查的面积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