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建筑物高度获取是城市3维模型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城市大比例尺3维DLG数据获取建筑物高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大范围建筑物高度的批量求算,解决了建筑物顶部不同结构高度获取难的问题。利用该方法获取的建筑物高度精度高,满足了城市建筑物3维精细建模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飞机积冰气象条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晶  李想 《气象科技》2020,48(4):561-569
飞机积冰的直接影响气象因子包括大气温度、云中过冷水含量、过冷水滴大小。飞机积冰气象条件的研究对于飞行安全保障、飞机适航验证、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飞机积冰气象条件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文章对飞机积冰气象条件的外场观测、天气系统、监测识别、预报方法、气候分布等方面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飞机探测结果表明,过冷水时空分布具有明显不均匀性,国外以大量飞机积冰观测试验为基础统计分析了积冰环境,并制定了用于飞机积冰适航验证的一系列标准。产生飞机积冰的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高空槽线和切变线,冻雨往往产生强积冰。综合多源遥感数据各自的优势信息,建立飞机积冰区域识别技术是主要趋势。具有对云水显式预报能力的中尺度模式为预报飞机积冰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同时将多种监测数据、模式数据相融合的实时积冰潜势系统是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雨型的划分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 ( 6~ 8月 )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要 ,利用经验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奇异值分解、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 ,结合经验分析 ,对中国东部季风区 1 880年以来 1 2 0多年夏季降水进行了客观分型 ,将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划分为两类四型 ,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雨型的大气环流成因。  相似文献   
64.
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孙林海  赵振国 《气象》2004,30(12):57-60
重点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冬季持续偏暖、出现连续暖冬的成因。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气温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欧亚大陆积雪面积减小、火山活动减少以及温室效应等,都可能是造成我国冬季持续偏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66.
韭菜沟萤石矿床位于处于小秦岭—外方山Au-Mo-W-Pb-Zn-Ag-萤石-重晶石成矿亚带上,是河南省重要的萤石矿集区之一。本文在野外地质勘查和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研究。韭菜沟萤石矿床受合峪花岗岩基内接触带附近的NE、近EW向断裂带控制,为浅成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型萤石矿床;区内F2含矿构造带15线北东方向深部、F4含矿构造带415线以东深部为下一步萤石矿的有利找矿区域。  相似文献   
67.
碳中和现已成为全球共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除了发展新能源降低碳排放外,提升固碳增汇能力是其重要途径。碳汇可分为海洋碳汇和陆地碳汇两大类。海洋碳汇包括沿海生态碳汇、海水生态碳汇和人工海洋碳汇。其中,沿海生态碳汇主要由海岸植被固碳效应和沿海沉积物负载形成,海水生态碳汇主要由海洋碳泵效应形成,这两种碳汇与季风洋流条件、陆源有机物输入、海岸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直接相关,人工海洋碳汇的可行性需要综合考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陆地碳汇包括陆地植被碳汇、自然地质碳汇和人工地质碳汇。其中,陆地植被碳汇是通过森林植被、草地植被以及湿地植被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受气温与降水、大气成分、土地利用变化以及自然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地质碳汇主要由土壤碳汇和岩石风化碳汇组成,土壤碳汇受区域植被条件、气候条件和土壤利用等因素影响,而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作用吸收大气CO2的岩石风化碳汇主要受气温、降水、岩石类型、水文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工地质碳汇是将捕集后的CO2注入地下指定区域进行长期封存形成,其封存能力受地质构造、储盖条件、地热、地层水动力、油气潜力和盆地勘探开发程度...  相似文献   
68.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现状及其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历史调查数据和文献,阐述了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的资源和研究现状,分析了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调查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管理策略,旨在为泉州湾红树林湿地底栖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3D打印是目前全球最火的一项技术,有人甚至将3D打印技术列入第三次技术革命范畴.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于工业制造、生物医疗、建筑设计、航天航空等领域,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测绘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成熟,现通过对3D打印技术的研究,探讨了其在测绘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70.
2014年汛期气候预测先兆信号应用及其复杂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林海  宋文玲  龚振淞 《气象》2015,41(5):639-648
文章系统回顾了2014年汛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先兆信号。其信号特征是:2014年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由呈正常略偏冷向偏暖状态发展,预计可能在夏季形成一次暖事件,冬季格陵兰海冰偏多、青藏高原积雪正常略偏多,这些特征对后期东亚夏季风有明显影响。通过对前期先兆信号的分析,预测了2014年我国夏季雨带位置偏北,但较2013年偏南,主要多雨区位于华北南部至江淮。从实况和预报的对比来看,夏季主雨带预测与实况有较大差异,没有预报出“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型,但东北、华北北部、长江中游、华南西部和西南南部等地预测与实况一致。另外,热带气旋、梅雨和华北雨季的预测与实况基本一致。最后对汛期气候预测的复杂性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