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3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724篇
测绘学   357篇
大气科学   536篇
地球物理   520篇
地质学   1815篇
海洋学   496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27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1.
异重流沉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相关文献调研基础上,综述了异重流沉积研究现状,并结合中生代湖相异重岩研究实例,建立了“沟道-舌状体-朵状体”异重流沉积模式。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是一种由洪水期河口直接注入、因密度大于汇水盆地水体密度而沿水体底部分层流动的持续型浊流。它呈牛顿流变性质、紊乱流动状态、湍流支撑机制,具有更高的发生频率和稳定的沉积物供给。异重流主要受地形、气候、密度差等因素控制,海洋和湖泊均有发生;水体密度小、近物源、地形高差大、中-小河流发育、构造活动强烈的陆相淡水湖泊更利于异重流的产生,但陆相湖盆异重流沉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异重流自近端向远端总体呈稀释趋势,依次对应于特定的沉积构造及序列;由异重流形成的沉积岩被称作异重岩(hyperpycnite),以发育由洪水增强-减弱所产生的逆粒序-正粒序组合、层内微侵蚀面、富含陆源有机质区别于其他浊积岩。深入研究异重流沉积,不仅有益于完善重力流沉积理论、分析沉积环境,而且有利于指导深水非常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12.
针对应用高度计数据建立的海潮模型在浅海海域精度较低的现状,提出采用移去-恢复技术联合利用19a T/P、Jason-1卫星原始轨道、变轨轨道高度计数据建立南海浅海海域高精度潮汐模型的方法。处理卫星高度计数据时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按纬差0.1°间隔采用沿迹分析提取南海海域原始轨道2 184个正常点和变轨轨道1 626个正常点;分别对原始轨道、变轨轨道正常点进行调和分析以及响应分析,得到潮汐主要分潮调和常数;进一步建立网格潮汐模型,讨论了不同分辨率潮汐模型的精度差异。基于验潮站数据集结果运用移去-恢复技术对所建潮汐模型进行改进,改进后潮汐模型4个最主要分潮O_1,K_1,M_2和S_2的RMS分别提高至7.76,9.40,13.86和8.51cm,RSS达到20.32cm,表明移去-恢复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潮汐模型在浅海海域的精度。  相似文献   
913.
非均质性对DNAPL污染源区结构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非水相液体(DNPALs)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分布与残余捕获受多种因素控制。选择四氯乙烯(PCE)作为DNAPLs特征污染物,通过二维砂箱实验探究介质非均质性对PCE运移及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透射光法监测PCE在砂箱内的运移过程,定量测量PCE的饱和度。采用空间矩分析PCE污染体的平均运移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离散状与池状PCE体积比(GTP)定量表征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无法克服毛细压力,PCE在细砂透镜体上方聚积并侧向扩散,水平扩散范围显著增大。随机非均质介质中,PCE绕开细砂透镜体,沿着粗砂透镜体构成的优势通道运移,运移路径的不规则性及饱和度分布的空间变异性增强。PCE的捕获主要为毛细屏障和拉断效应两种形式。运移路径延长,路径上残留的离散状PCE增多,低饱和度的比例与GTP增大。非均质性显著影响PCE的运移路径、捕获及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14.
焉振  王元战  肖忠  孙熙平 《岩土力学》2016,(S2):735-744
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地基出现孔隙水压力升高,并导致不排水强度弱化,严重影响防波堤的承载性能。考虑静偏应力影响,基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型和正常固结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公式,推导出软黏土不排水强度随循环荷载作用次数和应力水平变化的动态折减规律。结合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动态折减规律和M-C屈服准则,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上实现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循环弱化分析的数值开发和动力运算过程。运用该动力有限元方法对天津港防波堤地基软黏土的动、静三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运算。结果表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曲线以及循环荷载作用后不排水强度的数值预测结果与动三轴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另外,动力有限元方法(DFEM)能够表示土体强度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具体弱化过程。  相似文献   
915.
文章利用2005—2010年机场Vaisala瞬时风速风向数据,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及天气学原理理论,分析了乌海机场正侧风的变化特征,及对飞机飞行的影响。结果表明:(1)乌海机场正侧风日数的逐年变化相对较稳定,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累年正侧风日数和持续时间都以春季最多,主要集中在4、5月,冬季最少;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出现在白天,尤其以11—18时为最多。(2)机场正侧风多以偏西风为主,以270°风向段出现的频率最高,90°风向段出现频率最小。(3)正侧风对飞机飞行的影响比较严重,甚至直接取消航班。(4)可将正侧风天气形势划分为低压型、冷锋型、南高北低型、东高西低型、高压底部型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916.
基于农户调研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中国范围的乡村人居环境调研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现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化严重,93.5%的调研村庄有空心化现象,平均空心化率达到10.2%。省域农村宅基地空心化差异明显,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地区普遍较高; 多种因素导致农村宅基地空心化,认为是“外出务工”、“户口迁移”、“房屋年久失修”及“一户多宅” 的受访者分别占39.94%,19.51%,25.73%和14.82%。 中国农村空心化宅基地再利用潜力巨大,但再利用难度大,需要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和乡村空间重构的角度进行空心村整治。  相似文献   
917.
不动产登记工作是对以往分散在各个部门登记工作的集中整合,不动产权籍数据的采集、使用及存储,展现出特有的"多规性"和"多源性"。为了满足不动产权籍管理的需要,就要求通过不动产权籍调查所建立的不动产权籍数据库实现"多规多源"数据快速、安全、有效的存储并实时更新。据此,在对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的"多规多源"数据特征及对时空数据更新模型比较分析基础上,为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对"多规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存储的技术方法及基于基态修正的时空数据更新模型,并在连云港市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建设中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18.
为了研究苏州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日变化及季节特征,利用2014年1—7月期间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对苏州上空大气气溶胶进行了连续观测。选定2014年1月15日、3月16日、5月7日与7月22日全天的消光系数探测数据,通过优化后的梯度法得到了该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分析了其日变化特征,并分析了边界层高度与地表的温湿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1月15日外,边界层的变化与地表温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与地表的相对湿度存在负相关。同时,对站点微波辐射计观测得到的温湿廓线与边界层内消光系数廓线进行了联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湿度垂直廓线与激光雷达消光系数廓线探测得到的边界层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19.
当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不等精度时,利用系数矩阵元素和观测向量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误差传播定律推导了系数矩阵的协因数阵,算例结果表明,改进的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法能够得到正确、合理的参数,且本文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20.
一、前言抚顺煤田位于辽宁抚顺,沿浑河河谷之南,东西向分布。煤田走向东西,向北倾斜,西部为向斜封闭,东部开扩,形成带状的向斜盆地。据记载,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对抚顺煤田开始挖掘和利用。解放前,我国地质工作者王竹泉(1929),曾对抚顺煤田地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有概略的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