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安海静  赵家骝  赵和云  刘宝勤 《地震》2004,24(3):115-120
根据对中法合作天祝松山电磁台运行6年的全部资料(变化周期≥1 d)的分析, 从中可看出, 我国西部某些中强以上地震前, 天祝地电场出现了缓变信息异常, 也就是通常所指的自然电位异常。 异常有2种形式, 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性背景变化和大幅度的单向加速变化。 除此之外, 震前还有短临的大地电场阶跃性异常。 文中讨论了几种异常的可能机理, 认为大幅度的单向加速异常与磁暴有关; 而趋势性背景变化是过滤电场的冲流电位在震前明显改变所致, 主要出现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之前。  相似文献   
42.
为掌握海洋倾倒区海水水质状况和倾倒活动的影响,为海洋倾倒区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文章针对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航道工程临时海洋倾倒区及其周边海域,选取单因子质量指数、多项水质参数综合指数、综合质量指数、富营养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分别对2012-2015年研究区表层和底层海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受倾倒活动的影响,研究区表层和底层海水各项指数及其分布差异很大:单因子质量指数全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2013年变化较大,而后恢复且平稳;多项水质参数综合指数于2014年全面升高,尤其是倾倒区最为明显,2015年倾倒区内出现低值区,但其周边海域仍较高;综合质量指数总体为良好,2014年高值区明显扩大,尤其是倾倒区最为明显,2015年倾倒区有所降低,但其周边海域仍较高;富营养指数于2012年和2014年明显提高,2013年和2015年营养水平较低,均未出现明显的富营养化;有机污染指数显示2012年和2014年开始受到污染,2013年较好,2015年大部分区域开始受到污染,且污染程度较高;海水水质受倾倒活动影响明显,应加强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43.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传媒语境提纯之后,话语高度集中单一,个人意见表达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王瑶学术见解的表达也是如此。由于特定的历史需要使新文学史书写得到当时传媒的高度重视,王瑶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率先书写新文学史,但遭遇了传媒逐步升级的批判。这种现象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警示作用,因而也深远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研究格局。分析这种传媒语境的影响方式及效果,为理解文学史书写提供新的思路,提醒人们思考如何正确利用和控制媒介,促使学术活动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4.
利用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特征参数资料,结合常规探空资料和实况资料,对近6a(2008~2013)闽北春季(3~6月)地面降雹出现前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的演变特征、强中心高度(Ht)、风暴顶高(TOP)和组合反射率强度(CR)临界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降雹前,94%的雹云单体的VIL出现了"跃增"现象,1个体扫时间△VIL≥12kg?m~(-2),且跃增后的VIL≥31kg?m~(-2),VIL跃增时间提前量△T平均为5.7个体扫时间;降雹前6min内总样本的Ht平均值高度陡降了1.4km,所有的小冰雹降雹前VIL都只有一次跃增,降雹前VIL多次跃增的,冰雹直径都较大。  相似文献   
45.
河南“7·19”豫北罕见特大暴雨降水特征及极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栗晗  王新敏  张霞  吕林宜  徐文明 《气象》2018,44(9):1136-1147
2016年7月18-20日受低涡气旋影响,河南省出现了一次全省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7·19"),其中豫北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最大过程雨量达732 mm。本文基于自动气象站降水、地面风场观测资料、雷达组合反射率资料、常规气象探空资料和1°×1°ECMWF再分析资料,对"7·19"过程的降水特征、大尺度环流特征和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比分析了"7·19"过程和1980-2016年以来发生在豫北太行山东麓的71个强降水过程(所选区域至少有一个站点的日降水量大于100 mm)的物理量场特征。结果表明:太行山地形和低涡气旋背景下有利的大尺度环流为"7·19"特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辐合抬升条件;中尺度地形辐合线的生成、发展和维持、多个地面中尺度气旋移动造成的列车效应是导致局地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对比不同强降水过程的物理量场显示"7·19"的动力因子具有明显的极端性特征。  相似文献   
46.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8,43(1):49-49
著名沉积地质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先生,2007年12月2日0时15分因病仙逝于北京,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47.
GPS观测数据文件及其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GPS观测数据文件的结构和文件中数据的表示方法之后,详细论述了二进制文件转换方法、数据完整性和有效件检验的内容及解码输出文件的格式。最后,提出了作者在编写了多种接收机数据解码程序后得出的几点结论和设想。  相似文献   
48.
1.前言兰州地震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和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在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中,使用的大地电磁测量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为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的静磁原理、光电倍增管电路、模拟记录的大地电磁记录系统;中期为国家地震局北京地质所、兰州地震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感应原理磁力仪、模拟记录的LH—1型大地电磁记录系统;近期为德国进口的感应原理磁力仪的全自动数字化记录的MMS02E大地电  相似文献   
49.
吕林 《北京测绘》2016,(3):113-116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交流的空间距离。在多项技术共同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地理信息数据。该信息能够让人们更详细的了解和认识外部地理世界。但目前地理信息数据结构还存在一些误差,导致信息缺乏准确性,本文对地理信息数据结构、数据结构间优化转换进行分析,并对地理信息数据结构处理优化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0.
国家海洋局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围绕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全面提升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建设,对各级海洋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面临系统与数据需要有效集成、分析与利用的形势下,开展本文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