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北京秋季城区和近郊近地层O3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十三陵地区出现O3高值,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环境问题,秋季是北京地区高O3浓度季节,为此2001年9月7~17日在北京城区舞蹈学院楼顶和十三陵地区昭陵进行了一次以O3为主,并结合其前体物的综合比对实验.对北京城区和郊区地面O3特征进行了比对分析,目的是了解北京秋季近地面城乡O3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郊区O3浓度日均值普遍大于城区O3日均值,城区和郊区白天O3浓度接近,城乡O3平均浓度的差异是由于不同天气条件下城区夜间地面O3浓度很低,有时甚至接近于零,而郊区夜间O3依然维持一定浓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区有较多的污染排放源,致使夜间NO浓度维持相对高值,其通过滴定过程大量消耗O3所致.观测中发现无论城区或郊区当小时平均NO浓度大于10×10-9(体积混合比)时,相应小时平均O3浓度接近于零.NO2/NO低值区对应于地面O3低浓度,城区夜间NO2/NO值低于郊区.由此可见城区O3日平均值较低和城区空气污染重于郊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2.
CALPUFF在沈阳地区大气污染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CALPUFF模拟了2006年1月5日沈阳地区大气污染物扩散。结果表明,CALPUFF能够直观、真实地模拟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污染物扩散的范围与风速相关,风速大时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大,风速小时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小。当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大时污染源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值小,污染物扩散范围小时污染源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大。其中,日平均浓度的分布受平均风场和地形的双重影响,实时浓度的分布主要受风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影响北京夏季O3污染的O3前体物浓度及天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北京夏季近地面大气光化学污染物观测资料,对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代表站)O3超标日浓度、O3前体物浓度、不同天气条件下O3浓度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京夏季NO2,NO,CO的浓度特征与日本神奈川县相似,白天(16:00以前)如果NO2/NO超过29,则容易出现O3超标;VOC浓度的高低影响O3浓度;当处于暖湿气流控制,地面为小风或静风、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多云天气时,易出现O3超标情况。这些污染物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北京大气光化学污染的研究和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北京城区和远郊区大气气溶胶的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北京城区和远郊区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考察了两地气溶胶性质的相似性。 样品于2001年9月7~16日,11月3~27日,2002年1月30日~2月6日和2003年1月28日~5月21日分别在北 京舞蹈学院(城区)和昌平昭陵(远郊区)进行采集。根据元素富集因子(EF)的分析,几大类元素的源相似,自然源和 人为源对其均有重要的贡献。当然,在两地的大气气溶胶浓度是不同的。秋季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城区为177.1 g/m3,远郊区为117.4g/m3。城区气溶胶细粒子Pm2.5质量浓度冬季为153g/m3,秋季为124.3g/m3。城区和 远郊区的大气气溶胶中各类元素占所测元素的百分数相近。两地主要元素百分数序列均为(Fe,Ca,Al)>(K,Na, Mg,Cl)>(S,Sb,As)>(Br,Ba,V,Pb),前3项之和超过94%。城、远郊区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和元素浓度的粒径分 布也很相似。用Andersen9级采样器采集的气溶胶质量浓度PM10占其总质量浓度PM(A总)的95%以上,Pm2.1/ PM10>62%。可见,气溶胶中可吸入颗粒物占绝对优势,而可吸入颗粒物又以细粒子为主。细粒子中以人为污染元 素S,As,Pb,Br和Zn为主,其Pm2.1/PM10>60%,最高可达90%。气溶胶细粒子Pm2.5的污染是区域性的。在城 区北京舞蹈学院单点监测的Pm2.5,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出北京市区Pm2.  相似文献   
55.
近地层大气臭氧对作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地层O3浓度增加对作物光合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利用TE-49C型臭氧自动观测仪对常熟农田上方O3浓度进行了逐时测定,同时利用OTC-1型农田开顶式气室,测定了不同O3浓度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O3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值机理模式,模式分辨率达到瞬时时间尺度,空间积分采用Ross方案,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准确度.对O3浓度观测表明:O3浓度逐时值变化在0~160×10-9之间,相比之下日平均值变化较小,仅在5×10-9~60×10-9之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上方O3存在三种典型日变化形式:高浓度单峰型、高浓度多峰型和低浓度平缓型.数值分析表明:全晴天状况下高浓度单峰型对光合作用日总量影响最大.数值敏感分析表明:O3浓度和辐射同步变化时,随着日总辐射量的加大,臭氧浓度增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逐渐加强.全生育期积分表明:水肥适宜时,由于O3影响冬小麦光合总损失量约为9.22%.  相似文献   
56.
In order to study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ntr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non-methane hydrocarbons (NMHCs) in background area of China, 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NMHCs were measured at Lin'an (LA) regional GAW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Station (30°25'N, 119°44'E; 132.0 m ASL) and Shangdianzi (SDZ) regional GAW Station (40°19'N, 117°07'E; 286.5 m ASL) with the sorbent sorp-tion/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Totally 145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October 2003 and July 2004. Among the 52 NMHC species of C2-C10 detected there were 26 alkanes, 17 alkenes, and 9 aromatic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NMHCs (TNMHCs) at LA and SDZ were (238.5±126.0)×KT9C and (278.7±185.5)x10-9C,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mbient concentrations of TNMHCs at LA regional GAW Station increased notably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compositions of NMHCs at SDZ and LA were relatively similar. The proportions of alkanes, alkenes, and aromatics for SDZ and LA were hi ranges of (27.3±4.0)%, (10.3±3.5)%, and (62.5±4.8)%, respectively, with features of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s. The concentrations of NMHCs at the two sites showed obvious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The TNMHC concentrations in October-November were high at the two sites, and relatively low in April and July. The diurnal variation patterns at the sites were different. The high TNMHC concentrations at SDZ normally appeared in evening and night, but appeared in morning at LA. The TNMHCs concentrations at the two si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The high TNMHC concentr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l wind from the urban areas or traffic in upper reaches.  相似文献   
57.
北京地区大气中VHCs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Tenax TA和碳分子筛吸附富集— 热脱附—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测定了北京地区大气中C2~C10可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简称VHCs)的浓度变化。从2001年9月到2003年8月, 先后采集到有效样品113个。检出55个VHCs组分, 其中烷烃26个, 烯烃19个,芳香烃10个。TVHCs的平均浓度为364.3 ±99.3 μg/ m3;11月份浓度最高, 为546.9 ±353.5 μg/m3, 8月份浓度最低, 为251.8 ±152.4 μg/m3;采暖季比非采暖季高30%, 城区比郊区高10%;有明显的日变化。初步分析发现, 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天气气象条件是造成北京地区大气VHCs污染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北京地区气溶胶PM2.5粒子浓度的相关因子及其估算模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中运用统计分析和气象统计预报的方法 ,使用北京白石桥小区的污染物观测资料和同期北京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 ,对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分别建立了气溶胶PM 2 .5粒子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气象要素场的两类统计相关拟合模型。发现气溶胶PM2 .5粒子浓度与气体污染物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且与气象条件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此类时空变化及其量化估算模型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通过确定气象要素场和气溶胶浓度的关系可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的污染物输送和污染源扩散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北京城区大气边界层空气污染特征观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2001年1~3月共分3期,在北京城市地区大气边界层进行了大气化学和气象现埸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城市低层大气中主要的气体污染物是NOx,其次为SO2;各高度SO2和NOx之间的关系有较好的一致性,NOx大约为SO2浓度的2倍或2倍以上;污染源排放是造成北京城市低层大气空气污染严重与否的主要原因之一;同一季节中空气污染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条件;NO2/NO和NO之间有着较好的负幂指数相关关系;近地层不同高度和不同地点观测到的大气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0.
北京北郊冬季低空大气气溶胶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文章分析了2001年1月10~16日和2月20日~3月2日两时段北京北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 m高的气象塔上距地面320、100和8 m 3个高度所采得的气溶胶样品的物理化学特征.计算了气溶胶的TSP浓度、化学组分及其分布和粒度谱.探讨了气象条件对气溶胶浓度及其来源和分布的影响.初步发现在所测的高度范围内,气溶胶TSP的浓度随高度的增高而下降,70%以上浓度分布在细粒组(d<2.1 μm).气溶胶中浓度最高的前20个元素是S、Fe、Ca、Al、K、Na、Mg、Zn、P、Ti、Pb、Ba、Mn、Cu、V、As、Cr、 Rb、Sb和Br.挥发性元素主要分布在细粒组,元素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气溶胶的离子浓度也有相同的分布特征.风速变小、层结呈现稳定,尤其逆温以及大气湿度升高均为气溶胶浓度升高的因素.人为排放源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贡献者.导致北京严重空气污染的气溶胶源地以北京当地及其周边邻近地区的污染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