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变质地质学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董申保  魏春景 《岩石学报》1997,13(3):274-288
在变质地质学160余年的研究历史中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两个思维发展过程。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变质作用的研究以静态思维方法为主,以深度带的概念为代表。六十年代初由于Miyashiro提出变质相系概念使变质地质学开始转向动力学方面,但由于变质相系未阐明变质过程中地热体制的变化,因此仍属于静态思维方面。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变质地质学开始以动力学方法为特征:(1)开展了世界范围内的小比例尺变质编图工作,以相组和相系为基础研究变质作用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规律;(2)由于实验、测试技术和热力学理论的发展,使得人们不仅可以很准确地计算变质岩石的P-T条件,而且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多数天然变质反应;(3)以深入的显微结构分析为基础,探讨变质过程中变质结晶作用和变形作用之间的关系;(4)根据热传导理论和现代热力学的原理,正演和反演变质作用的PTt轨迹,研究变质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联系。  相似文献   
212.
应用逻辑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对青藏铁路青海段由降水引发铁路水害气象风险评估进行研究,以青藏铁路公司提供的铁路沿线水害统计资料为依据,选取2000—2014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境内14个气象站点和28个加密气象站降水资料,开展降水引发的水害气象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水害的发生不仅与降水量级有关,还与降水的性质和持续时间有关,铁路水害主要集中在7—8月,高发路段是乐都-平安、湟源-海晏段。导致青藏铁路沿线水害的主要降水类型为区域性强降水和连阴雨。考虑到降水持续时间对水害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的铁路水害诱发指数和水害有效降水因子,且距水害发生时间愈近,日降水量对水害发生的作用就愈大。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判断青藏铁路青海境内各区段水害的发生有无,其预测模型总判对率均超过86.2%,其次运用逐步回归评估模型计算出水害预报等级,经检验对最高级别1级的预报准确率达88.9%。可见,逻辑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评估模型在青藏铁路青海境内铁路水害预报和评估工作中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13.
四川会理拉拉厂铜矿床动力变质-热液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屠保涌 《矿床地质》1998,17(Z3):519-522
对拉拉厂铜矿床的成因一直存在着争论。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确定该矿床的含矿岩系为一套多种蚀变的碎裂,糜棱状角斑质-钠长质岩,韧-脆性剪切作用对矿床的形成具有决定意 义。其成矿作用经历了3个阶段:① 矿源层形成阶段;② 矿源层韧-脆性剪切变形变质阶段;③ 热液充填交代(蚀变)成矿阶段。首次提出新的成因观点:动力变质-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14.
采用加筋垫层防治路基下部岩溶塌陷可降低工程造价、确保运营安全,其承载机理和设计方法仍有待系统研究。设计了1∶5的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实测和分析塌陷过程中单层、3层与4层土工格栅加筋垫层所受荷载和变形量,分析路基荷载在各层加筋体中的分布规律及垫层变形特征,并以此获得荷载分担系数等关键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多层加筋垫层中顶层加筋体承担了40%~54%的上部荷载,而底层加筋体仅承担16%;加筋层数越多,中间层加筋体所分担的荷载越大,且垫层发生的变形量越小;塌陷坑上方土体的土拱效应较为明显,中部土压力的下降幅度和端部增加幅度均比单层加筋体大;陷坑上方土工格栅变形分布呈抛物线关系,且变形量由上往下依次递减。在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多层加筋垫层各加筋层的荷载分担系数,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15.
地壳物质组分的共生组合法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申保 《地学前缘》1998,5(3):59-66
自然界中地质作用进程代表着较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们占有广泛的空间和时间,其中的物质组分随着进程的变迁在时间的长河中描绘出一幅永恒的运动画卷。其经历过程表现为不同物质形式组成的一系列的有规律和有层次的共生组合。岩石共生组合主要反映出形成地质环境及其大地构造位置。矿物共生组合基本体现了自然界中所固有的热力学体系,并可用以探讨其形成时深部热流传递的机理。元素共生组合以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反映出地质作用中各源区的特征及经受作用后的迁移行为。同位素共生组合则以元素中的核子行为为基础用以计年和追踪其源区。它们之中虽各有不同,但又互有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成为近代地壳动力研究中的一个探讨动力行为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16.
青海省“雨(雪)情公报及专题气象服务优化系统”分两部分:雨(雪)情公报系统和专题气象服务系统。雨(雪)情公报系统在以前的基础上做了重大改进,可实现表格自动输出,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增加了图形输出功能、雨(雪)情公报及地面定时资料网络查看功能,给各类相关人员提供了一个及时了解掌握青海省实时气象信息的工作平台;专题气象服务系统,可实现图形输出天气预报服务产品,丰富了气象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217.
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处的昆仑山(36.2°N,90.9°E)发生8.1级地震.震后又相继发生5次5级以上的强烈余震.其主震和余震基本上都在东昆仑断裂带的两侧或断裂带上.这次地震虽然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但研究大震前后震中周围地区局部重力场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大地震与局部重力场动态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对捕捉地震前兆减轻未来地震的灾害,却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18.
作者于1964年夏季,在一现代內陆盐湖进行矿物学野外工作时,发现了一层盐华状纯淨白色硼矿物,经化学分析,确定为一种镁硼酸盐矿物(MgO·3B_2O_3·7.5H_2O),经室內系统矿物学研究,认为与A.B.H合成的三硼酸镁完全一致。工作过程中,作者同时也对合成的三方硼镁石*进行了各种性质的研究,其结果均  相似文献   
219.
利用青海省主要公路沿线43个气象站和26个交通气象站2004年10月—2016年5月的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资料及2013—2016年的交通事故、交通管制、道路形态和车流量等资料,在分析青海省公路沿线强降雪时空分布特征、引起交通事故天气类型、路面状况和交通管制气象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公路交通沿线道路孕灾环境、承灾体和致灾因子。以强降雪致灾因子为基础,加上承灾体、孕灾环境权重系数,最终研究建立了青海省公路沿线强降雪灾害性天气风险等级区划模型,并绘制了等级区划图。西宁地区、海北地区、都兰县是强降雪灾害性天气高风险区,此外,东部地区强降雪灾害性天气风险显著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20.
云南恩洪区块属于多薄煤层发育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开发程度较低。以恩洪区块煤层气井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前期单井产气量低的原因,探讨了多煤层合采的必要性及开发层系划分方式和单井开发潜力,进而结合流体可动性和国外煤层气开发经验,提出适合恩洪区块的煤层气开发方式。研究表明:恩洪区块单煤层资源丰度较低,前期煤层气井动用的资源不足是产气量低的重要原因;恩洪区块单井多煤层合采动用储量多,单井合采尽可能多的厚度大于0.5 m的原生-碎裂结构煤层是提高单井产气量的有效方式;恩洪区块煤层气吸附时间短,扩散能力强,但受地应力强度大、非均质性强和煤体结构复杂影响,渗透率较低且空间变化剧烈;分段压裂适合恩洪区块多薄煤层和弱含水的煤系地层特点,多煤层合采可依据煤层垂向上分布特点合理划分开发层系进行分段压裂合层排采,进行排水阶段缓降液面-见套压后憋压-稳产期稳压,之后缓慢降压的排采措施,最后形成各组整体降压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