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28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贵州地区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及不稳定性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MM5V3.6模式对2004年5月29~30日发生在贵州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用模拟结果对强降水的流场以及不稳定机制等进行了诊断分析,以解释强降水发生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次降水是由多种尺度系统相互作用,高、低层环流配置以及高空急流位置的变化等共同作用产生的;高层辐散区发展、低层辐合加强,形成"抽气机"效应,低层正涡度和高层负涡度加强,垂直涡度发展,激发出次级环流;对不稳定性的分析表明,降水开始为对流不稳定能量触发,降水加强后对流不稳定层次降低,对流不稳定能量减弱;中层锋区附近θe面陡立,有倾斜涡度发展,继而中层锋区条件性对称不稳定能量发展,降水加强。  相似文献   
132.
土壤湿度初值对边界层物理量预报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使用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T213L31,对不同的土壤湿度初值对边界层物理量预报的影响进行敏感试验分析。试验表明土壤湿度初值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其变化导致模式计算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地表温度和2m温度发生较大变化。而当使用与观测值相近的土壤湿度初值时得到的边界层物理量(如2m温度)更加准确。通过使用固定值与6h预报的背景场加权平均作为土壤湿度的初值,改进原有采用固定值的方法,经过检验模式系统,2m温度的预报误差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33.
大型工程开挖中,高地应力环境下高储能脆性岩体通常会通过脆性破裂快速释放应变能,产生岩爆。针对这类岩爆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讨,认为:(1)开挖条件下脆性岩体的岩爆破坏主要为张破裂或者张剪性破裂,破裂角一般较小,呈薄片状或刀口状。笔者认为开挖产生次生张应力和压剪应力条件下微裂纹裂尖出现张应力是可能的,因此采用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研究开挖岩体破裂是有效的;(2)以格里菲斯强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岩体在二维和三维情形下的岩爆破裂应力判据和破裂角,指出在有张应力的条件下,岩体的剪破裂角会减小,直至为零,这就解释了开挖面附近薄片状、刀口状破裂现象的原因;(3)分析了脆性岩体岩爆破裂的能量过程,指出张性破裂所耗能量较小,而张剪性和压剪性破裂耗能较高。认为岩爆破裂消耗的能量主要转化为新生裂纹的表面能和破裂碎片的动能,并指出表面能所占比例较动能为小。由此解释了脆性岩体岩爆破坏以动力效应为主的特征;(4)本文理论分析成果的工程应用价值在于:可以预示开挖脆性岩体破裂部位、破裂方式和破裂范围;提出岩爆破裂的张性应力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34.
I~are~orsruDVThemiddleinnerMongoliaissituatedintherearpartoftheeasternAsianmonsonzone,itissensitivetotheclimatechange,thereforeitsenvironmentchangeintheHOIOcenehasbeenPaidattentiontobythescholarsofpaleoclimateandpal~nvirorunent.Wedidhighr~lutionPOllenanalysisonapeatprofileinpluvialfan,whichwaslocated3kmtothenorthOfQaSq,theheadquarteroftheTumdBanner,InnerMongolia,withaltitudeof1000malerssealevel.Theaverageannualtemperaturewas5.6t,annualprecipitation300--450rum,theclimatewascontinentaland…  相似文献   
135.
云南省委日前审议通过一项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文件提出,在逐年增加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的基础上,将各级政府土地出让纯收益的40%、耕地占用税新增部分的全部、城市建设维护税的30%集中起来,用于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6.
利用全国162块表层土壤样品的植物硅酸体组合及气候资料,建立植物硅酸体-气候因子(温度、降水量)转换函数,通过转换函数估算了渭南黄土剖面71块样品(约3万年来)的年均温、年均降水量。在全新统部分样品中发现了少量的竹亚科植物硅酸体。古气候从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两次比较明显的气候波动,分别与波令间冰阶、中仙女木冰阶、阿勒罗德间冰阶和新仙女木冰阶相对应。本文首次发现黄土高原末次冰消期气候转暖起始于14000aB.P.。  相似文献   
137.
伍端平 《气象》1976,2(4):23-23
霾、浮尘在北方常见,我地除夏季外也常出现。轻雾出现的机会就更多。由于这几种天气现象看上去很相似,若不仔细观测,加以对比,就容易误认混记。比如,我地由于空气湿度大的缘故,容易将霾或浮尘漏记,往往先只记轻雾,当太阳出来之后,能见度依然不见转好,相对湿度已下降得很低,才发现同时有霾或浮尘存在,天气现象应补记霾或浮尘。下面谈  相似文献   
138.
雁伍 《气象》1978,4(6):30-31
掌握水稻光温特性,不仅对引种育种和栽培管理有指导意义,而且是制作生育期预报的生物学基础。感温性强而感光性迟钝的品种,用有效积温的方法尚可估算出生育期的早晚。但感光性强而感温性也强的晚粳品种,除温度外,还要考虑日长因素的影响,才能比较准确的预计生育期的早晚。此外,秧龄的长短对生育期的伸缩也有一定影响,必要时需加订正。至  相似文献   
139.
雁伍 《气象》1978,4(7):29-31
在引种改制中,必须注意水稻的安全齐穗期,根据安全齐穗期,计算出适宜水稻生育的热量条件,选择适当的品种、茬口和合理的播栽日期,才有可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否则,在温度持续偏低和秋季低温早来的年份,矛盾常在后季  相似文献   
140.
雁伍 《气象》1978,4(8):34-35
在水稻高产栽培中,育足适龄壮秧是保面积、保密植、保季节的重要一环,也是争取早活早发、抗病抗灾、早熟高产的关键。由于早稻的感温性较强,营养生长期很短,秧苗密度又高,对秧龄要求很严,再加上春季天气多变,低温阴雨容易造成烂秧死苗,持续高温,又往往出现超龄小穗。因此,要育足壮秧,就要防止烂秧;要保证适龄,就要防止超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