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8篇
  免费   2028篇
  国内免费   2627篇
测绘学   1469篇
大气科学   1279篇
地球物理   1599篇
地质学   5632篇
海洋学   1178篇
天文学   147篇
综合类   862篇
自然地理   130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581篇
  2021年   656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678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相似文献   
62.
用三峡及邻区(东经108°~113°,北纬29°~33°)地质资料,地震资料,现 场地应力测量资料论证三峡及邻区晚第三纪以来构造应力场稳定性及其分区特 征。  相似文献   
63.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将青岛市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亚区,论述了各亚区地质环境特征,结合不同城市建筑工程特点,进行了工程场地适应性和选择性分析评价,为充分合理利用城市地质环境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64.
长江冲淡水区细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解细菌在长江口冲淡水区生态系营养动力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于1997年10月10日至20日,1998年5月14日至6月1日在观测海区以及在绿华山海域设置大水体围隔生态系实验装置进行细菌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秋季观测海区平均细菌生产力(C)为(1.44±1.30)μg/(dm3·h),高值出现在测区中部的A3,B3和C3站.春季测区表层细菌生产力(2.43±1.22)μg/(dm3·h)高于底层(1.01±0.43)μg/(dm3·h),高值出现在测区中部的A3和B断面诸站.秋、春季平均细菌生产力相当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23%.秋季和春季表层细菌数量分别为(5.22×108±0.88×108)个/dm3和(1.97×108±1.10×108)个/dm3.1998年5月18日至6月1日在围隔实验点的自然海区中细菌生产力变幅范围为0.13~5.79μg/(dm3·h),平均值为(2.47±1.60)μg/(dm3·h).围隔装置内加可溶性磷(PO43-)实验,春季细菌生产力由1.28μg/(dm3·h)增长至32.20μg/(dm3·h),其增长幅度低于秋季1.43~43.47μg/(dm3·h).油污染实验中细菌生产力由6.61μg/(dm3·h)增长至37.97μg/(dm3·h),呈逐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5.
该文分别选用不同浓度的海螺酶 ;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氯化钠 5种渗透剂 ;维生素 C和甘露醇 2种抗氧化剂 ;对条斑紫菜酶解单细胞的成活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10 %的海螺酶酶解条斑紫菜 ,成活率最高 ;选用 2 mol/ L葡萄糖作渗透剂 ,效果最好 ,成活率达85.2 % ;加入抗氧化剂对细胞成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6.
黄鳍鲷LDH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鳍鲷为材料进行两方面研究:(1)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其肌肉,心脏,肝脏,血清,玻璃体,晶状体,脑等组织器官进行LDH同工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LDH的同工酶谱带不相同,存在着组织特异性:(2)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法对其肌肉,血清的LDH同工酶进行分离 ,结果得到12-15条电泳区带,等电点范围在pH为3.65-9.58之间。  相似文献   
67.
南海西沙海槽地区的海底热流测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解南海西沙海槽区的地热特征,利用Ewing型地热探针在该区开展了地热测量,并利用TK04热导率仪测量了相关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热导率,获得了7个站位的热流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站位的热导率变化范围为0.88~1.06 W/m.K,平均为0.96 W/m.K,地温梯度变化范围为85~120℃/km,热流值变化范围为83~112 mW/m2,平均达到95 mW/m2。分析表明测量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中美合作在西沙海槽的地热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研究区仍具有高热流特征,推测高热流特征可能与本区高热背景、莫霍面埋深较浅、断裂发育、晚期岩浆活动和基底起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68.
文中阐述了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引入资产管理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资产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和海洋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从涉海单位(从事海洋事业的单位,以下同)资产管理的业务需求出发,探讨了海洋仪器设备条码管理解决方案,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9.
东海原甲藻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nrDNAITS序列及18S序列两种分子标记,对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CCMP)的具齿原甲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序列非常相似,两者的nrDNAITS序列碱基差异值仅为0.002,nrDNA18S序列的碱基差异值为0.000,根据分子数据,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的具齿原甲藻应为同一个种.从基因库获取原甲藻的另外3个种nrD-NAITS序列和8个种的18S序列,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和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18S序列用于原甲藻的分子鉴定过于保守,而nrDNAITS更适合于该种属界定的分子标准.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