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我国东部隐伏深埋条件下煤矿开采严重受下部岩溶水害威胁,分析其化学组分特征、查明其控制因素,是防治底板岩溶水害的重要前提。文章以安徽淮南顾北矿井A组煤层下部太原组灰岩岩溶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统计、水化学(piper三线图、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及以地下水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巨厚松散层覆盖下的岩溶含水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顾北矿井太原组岩溶水阳离子以Na~++K~+占主导,阴离子主要以Cl~-、HCO_3~-占主导,主要发生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脱硫酸作用,且表现出"咸化"与"硬化"特征。地质构造、埋藏深度、不同水环境(氧化-还原)、温度变化以及径流路径上的水-岩反应不同程度地控制着岩溶水的形成作用和水化学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212.
针对短期临近天气和气象业务预报,为了更好地分析和提供实时的可降水量(PWV),获取高时间分辨率的GPS可降水量数据,本文选用PLAOD数据处理软件,可实现30 s采样间隔的对流层延迟近实时解算。以武汉站为例,分别用PLAOD和GAMIT取1 h的时间分辨率对解算出的可降水量数据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了PLAOD软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13.
对观测量进行高阶电离层改正,利用改正后的观测量求解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根据所得的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来计算其余测站的对流层。结果显示,二阶电离层在低纬度地区很容易达到1 cm,可使对流层引起2~3 mm的误差。而三阶电离层在低纬度地区一般不超过5 mm,对对流层的影响不会超过0.5 mm。数据测试表明,要获取1 mm精度的对流层,中低纬度地区的二阶电离层必须进行改正,而三阶电离层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14.
汶川地震同震形变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形变在郫县、绵阳、中江和成都等GPS测站的水平形变分别达70 cm、31 cm、23 cm、20 cm,变形方向约N45°W,垂直于断裂带方向,且成都平原呈下降趋势.动态GPS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地震的动态变形在郫县达1 m.根据四川GPS网络参考站各站记录的汶川地震的确切发震时间,反算得到了汶川地区S波的平均传播波速.  相似文献   
215.
基于CLM模式的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陆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使用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站的观测数据驱动CLM3.5模式,设计一组去除模式中冻融过程的"退化试验",进行为期一年的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原试验与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初步分析冻融过程在土壤温度变化、各能量通量分配中的作用,得到以下结论:(1)冻融过程是土壤温度变化的"缓冲器",冻结过程向周围环境释放能量减缓了土壤降温的速率,使土壤温度不至降得太低,而消融过程从周围环境吸收能量减缓了土壤升温的速率,使土壤温度不至升高太多;(2)冻融过程改变了地表辐射通量,土壤冻结改变了地表反照率,改变了向上短波辐射,且由于冻结过程减缓了地表温度的下降,改变了地表向上长波辐射,进而改变了净辐射通量;(3)冻融过程显著地改变了陆面能量的分配,通过相变能量的释放和吸收增大了地气间能量的传输,显著地增大了地表土壤热通量,且通过改变地表温度和地表蒸发,改变了感热及潜热通量。在冻结过程及完全冻结阶段,感热及潜热通量均增大,但在消融过程阶段,感热及潜热通量均减小。冻融过程对土壤热通量及感热通量的影响在冻结过程及完全冻结阶段更为显著,而对潜热的影响则是在消融过程阶段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16.
盾构机穿越邻近土洞区域是在岩溶区修建的地铁隧道常常遇到的问题,为降低盾构掘进对土洞的扰动,以防止盾构突陷、偏离轴线或发生地面塌陷,需对穿越时盾构的掘进参数进行优化控制。针对当前主要根据经验选取掘进参数的不足,根据弹性力学Mindlin解建立了盾构穿越邻近土洞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掘进速度为控制变量,以掘进引起土洞顶部能量密度变化为指标函数,提出了穿越时的掘进速度最优控制问题,并利用梯度法进行了数值求解,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广州地铁九号线花-马区间盾构穿越邻近土洞问题的分析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反映盾构掘进时正面推力对土洞顶部的扰动;在该模型上建立的掘进速度最优控制问题,能对掘进速度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与工程经验相符,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7.
通过对猫儿山花岗岩及其相邻基底地层进行地球化学与成矿潜力研究,发现猫儿山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67.61%~83.16%)、富钾(K2O=3.75%~6.28%)、富铁(FeOT=1.85%~5.38%)、贫钠(Na2O=0.08%~3.06%)、贫镁(MgO=0.14%~1.28%)、过铝质(A/CNK的平均值为1.49)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Eu显示负异常(δEu=0.15~0.46),为主要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同时,猫儿山花岗岩及其相邻基底地层的元素组合、烃类组分具有继承性关系,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基底地层的部分熔融,W、Sn、Bi具备良好的成矿潜力。换言之,基底地层不仅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花岗岩浆进一步分异形成钨锡多金属矿化(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18.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岩系为一套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中浅变质岩系,并形成绢云母-白云母带、黑云母带和石榴石-角闪石带3个递增变质带。通过对石榴石-角闪石带变质作用p-T轨迹的深入研究表明,其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作用:即经历了俯冲碰撞深埋到30~35 km深度的中高压变质作用(M1),压力可达7.27×108~9.63×108 Pa;随后经历了快速抬升所导致的近等温降压变质过程(M2),压力降至4.1×108~5.62×108 Pa;晚期经历了降温降压退变质作用(M3)。整个过程为顺时针方向演化的p-T轨迹,其地质动力学过程属于较典型的板块俯冲碰撞→抬升模式,表明阿尔金南缘构造带的地质构造演化经历了俯冲碰撞及碰撞后的快速抬升过程。  相似文献   
219.
黎金水 《广西气象》1999,20(3):27-29
通过对橄榄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得出影响橄榄产量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主要有秋梢抽生期,花芽形成期的日照,气温,花果期的降水量等条件,根据这些因子的影响机制及苍梧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提出选好适宜发展种植区,促秋梢,控冬梢以及适时防旱排涝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20.
广西红树林湿地现状与生态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湿地是湿地系统中的非常重要而又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广西是我国几个有红树林湿地的省区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及人类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对湿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遭受破坏,功能和效益在衰退,如再不进行科学保护,将严重危及红树林湿地生物的生存,制约红树林湿地周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