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有限的城市地上空间日趋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中存在的工作繁杂、信息量巨大、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基于地理信息和3维技术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系统建设构想,以可视化管理手段实现城市地下空间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2.
基于3S技术的数字城市规划监察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哈尔滨市传统城市规划监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GPS, GIS, RS, VRS等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了数字城市规划监察系统的建设,分别从建设环境、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数据库与软件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并详细阐述了关健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23.
焉耆盆地侏罗纪煤系源岩显微组分组合与生油潜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焉耆盆地为我国西部含煤、含油气盆地, 侏罗系含煤地层是最重要的潜在源岩.对侏罗纪煤系中的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分别进行了有机岩石学、Rock-Eval热解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具有不同的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其中煤层具有3种有机显微组分组合类型, 不同显微组分组合类型的煤层具有不同的生油、生气潜力或倾油、倾气性.基质镜质体、角质体、孢子体等显微组分是煤中的主要生烃组分.侏罗系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具有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生物标志物组合分析表明焉耆盆地已发现原油是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生成原油的混合产物.含煤地层的地球化学生烃潜力分析和已发现原油的油源对比均表明, 含煤地层不仅是重要的气源岩, 而且可成为有效的油源岩.   相似文献   
24.
1976年初,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应用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提出以“飓风”卫星为基础来设计Glonass系统的技术建议,1976年1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部署Glonass完整太空系统》的决议。由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应用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负责系统总体设计和Glonass卫星及卫星控制软件的设计工作;航天仪器制造研  相似文献   
25.
改进的等效半空间法及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状模型的理论频散曲线表明,层状模型表面瑞雷波同一频率对应的相速度具有多值特点,这就是所谓的瑞雷波多阶性. 面波的多阶性导致了实测频散曲线的复杂性,当地层中存在软弱夹层时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从而给实测频散曲线的解释带来了困难. 本文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根据等效半空间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理论频散曲线的新算法——改进的等效半空间法,避开了面波多阶性这一复杂问题. 由此方法计算得到的面波相速度并不同于某个具体阶数的面波,而是对多阶面波的综合反映. 按照改进的等效半空间法编制了拟合反演程序,并在工程中进行了运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为了使海南地球物理管理系统运维高效便捷,项目基于B/S架构,应用Django、Uwsgi、Virtualenv和Python等技术手段设计与实现了一套海南地球物理站网运维辅助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具有高效、便捷、易于操作的特点,可实现一键将已备份好的数据从服务器端并行传输至移动硬盘或者电脑端,也可实现一键快速查阅服务软硬件情况和数据库的状态。此外,可通过页面可视化操作一键备份重要的数据库数据,避免重复操作,实现一键产出服务器与数据库等参数Excel表格的月报告。利用此平台系统的辅助,有助于提升海南地球物理站网运维的工作效率,减轻运维负担,为海南地球物理站网的数据完整性、连续性和安全性做好保障。  相似文献   
27.
溶藻弧菌as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活性研究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溶藻弧菌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SP)蛋白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将构建的pET23d-asp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分析,并优化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咪唑洗脱缓冲液浓度为100 mmol/L时,表达的可溶性ASP被大量洗脱,纯化的ASP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 000,具有蛋白活性;在诱导温度28℃、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浓度1 mmol/L及诱导时间16 h时,表达的活性ASP蛋白最多。  相似文献   
28.
马厂箐复式岩体w(SiO2)变化于61.56%~71.63%,平均67.30%(≥56%);w(Al2O3)变化于13.38%~17.18%,平均15.44%(≥15%);w(K2O)变化于3.36%~8.92%,平均5.35%,w(K2O)+ w(Na2O)变化于7.75%~11.55%,平均9.08%,w(K2O)/ w(Na2O)变化于0.65~4.00,平均1.49,明显地具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的特征;w(MgO)变化于0.40%~4.59%,平均1.11%。在R1-R2图解中处在造山晚期和同碰撞期岩浆岩的范围内。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相对亏损,wSr高(337×10-6~1 046×10-6),wY主要集中在6.2×10-6~15.8×10-6之间(≤18×10-6),wYb变化于0.20×10-6~1.63×10-6之间(≤1.9×10-6),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且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的特点,LREE/HREE变化于8.02~24.01,wSr/wY变化于40.5~57.4之间,平均48.2(>40),wLa/wYb变化于17.5~75.1之间,平均43.4(>20),wSc变化于2.5×10-6~7.9×10-6之间(<10×10-6);δEu 变化于0.81~1.38之间,显示出弧火山与埃达克岩的过渡特征,可称为似埃达克岩或总体上属于C型埃达克岩。  相似文献   
29.
浅水湖泊沉积物磷释放的波浪水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探索浅水湖泊水动力扰动作用对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的规律,采用波浪水槽试验研究了波浪扰动对太湖和巢湖沉积物悬浮和磷释放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在强波浪扰动下,底泥大规模悬浮,使得水体中悬浮固体(SS)、总磷(TP)和溶解性总磷(DTP)含量显著升高,太湖和巢湖底泥水槽试验中上覆水体TP含量分别升高了6倍和3倍,DTP分别升高了1倍和70%,太湖底泥试验中溶解性活性磷(SRP)含量亦升高了25%.掀沙过程中,不但表层底泥间隙水中的溶解性磷释放到上覆水体当中,沉积物颗粒所吸附的磷也大量转化为SRP而解吸释放.然而,强波浪掀沙一段时间后,溶解态磷的释放逐渐受到限制.随着波浪扰动作用的持续,悬浮物的中值粒径减小,细颗粒组分的百分含量明显增加,使得悬浮物对溶解态磷的吸附能力增强;波浪扰动显著提高了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也会促进水体铁锰物质的氧化,增大其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这些变化可能是波浪掀沙后期限制水体SRP浓度进一步升高的主要原因.太湖底泥波浪水槽试验的结果与太湖梅梁湾中心区域常见风浪扰动下底泥的悬浮起动情况相吻合,底泥起动的临界切应力也基本相同,强波浪掀沙的切应力条件及水体SS,TP及SRP浓度变化的特点也一致,表明本实验的结果接近太湖的实际状况.本研究说明太湖的水动力扰动能显著提高水体TP及SRP浓度,大波掀沙初期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最大,后期的影响强度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0.
现场观测了一次风浪过程中风速的变化及水体中磷酸盐,溶解性铁等多种物化参数的变化过程.结合室内分析及模拟实验,分析了风浪作用下水体中磷酸盐的变化规律.溶解态铁磷比的变化规律显示随着风浪的增强和水体氧化性的升高,水体中溶解态磷与铁形成共沉淀从水体中去除的趋势得到增强.间隙水中铁磷比小于2,溶解态磷酸盐能够在动力条件下释放进入水体,但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受动力条件的制约.沉积物中磷酸盐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分子扩散仅是水体磷负荷的部分来源,而间隙水直接释放导致的磷释放也只是水体中磷负荷的一部分,悬浮物的矿化分解和生物过程可能是梅梁湾内源性磷负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