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地震发生后,震损结构能否承受强余震是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准确评估主余震造成的结构损伤以及评估主震后震损结构的剩余倒塌能力至关重要。采用基于能量的地震损伤指标对结构损伤进行评估,以能量谱作为工程需求参数,再通过引入震损结构模型对结构在主余震作用下的累积损伤进行评估,建立主余震作用下结构整体损伤评估理论框架。然后,基于IV损伤指数对主余震下的结构损伤进行量化,得到震损结构的倒塌能力曲线,并确定结构剩余承受强余震的能力。以6层3跨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框架结构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能量损伤指标法物理意义明确,可以从能量角度快速评价主余震下结构损伤;震损结构的剩余倒塌能力随着主震强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对于案例结构而言,主震下结构损伤小于0.32时可以认为震损结构是安全的可以承受强余震,介于0.32~0.52之间时,需要对震损结构加固修复,以保障余震安全。  相似文献   
132.
孝丰—三门湾断裂是浙江地区一条规模较大的NW向断裂,该断裂与萧山—球川断裂交汇处曾发生929年杭州5 1/4级地震,与余姚—丽水断裂交汇处曾发生1998年嵊州—新昌4.5级地震。研究认为孝丰—三门湾断裂广德—杭州段大致以苏州—安吉断裂和湖州—临安断裂为界,分为广德—安吉段、安吉—黄湖段和黄湖—瓶窑段,活动性质为正断层,倾向NE。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ESR年龄样品测年认为,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33.
13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脑黑质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早期原发性PD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DTI及SWI序列扫描,其中原发性早期PD患者13例,正常对照组13例。测量两组间脑黑质的FA值、ADC值及黑质致密带大小。结果:两组间双侧黑质的FA值比较,PD组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黑质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黑质致密带大小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质的FA值及黑质致密带大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与SWI具有协同作用,可为P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5.
地球磁层的超低频(ULF)波是导致能量带电粒子快速加速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些粒子又可以使ULF波发生阻尼,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通过星载仪器来定量观测.作者根据波与粒子相互作用的原理,结合中高轨道三维空间电场测量系统DC和低频部分的频率响应特点,设计了一种针对ULF波的波-粒相互作用分析器,并进行了模拟实验和验证.该仪器具有快速、精确、结构简单的特点,在中高轨道卫星观测时能对ULF波与粒子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实时的定量测量.  相似文献   
136.
以棋盘石穿越断层破碎带段隧道为背景,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棋盘石隧道在汶川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断层破碎带衬砌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方式,并且把数值模拟结果与汶川特大地震震害的公路隧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松动圈折减系数法估算出衬砌最大弯矩和剪力的数值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MIDAS/GTS-NX模拟隧道地震时程分析的可行性;同时根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时程分析的结果,探讨了断层破碎带处衬砌的破坏方式,并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及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37.
评价区属于安徽省地质灾害高发区,也是华东地区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区之一。本文以霍山县典型区域——落儿岭区为研究区,选取评价因子,分别开展基于信息量模型和Newmark模型的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并综合二者的结果,根据所得结果基于斜坡单元进行危险性分区,将研究区的地震地质灾害危险区分为三个等级:低危险区、中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以期为该区城镇规划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模型,研究了复合地基和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附加沉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地基技术,对减少附加沉降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对群桩复合地基不同桩位特点进行分析,表明群桩复合地基中桩附加沉降大于边、角桩。提出了附加沉降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可对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9.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板的横截面处孔洞在平面P波入射下动应力集中问题的解。本文使用大圆弧假定法来满足板中的自由表面的边界条件。数值结果表明,上表面和孔洞间的距离与下表面和孔洞间的距离都对结果有影响。如果孔洞半径相对板的厚度很小,解近似等于孔洞全空间解。所给出的解是半解析解。因此能被用来验证诸如BEM,FEM,FDM等数值法。  相似文献   
140.
为了解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土壤湿度数据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利用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Noah模型输出的土壤湿度产品,对CMIP6 Historical试验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地区,CMIP6集合平均土壤湿度总体高于Noah产品,季节变化幅度明显小于Noah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