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王光耀  赵峰 《现代测绘》2003,26(3):23-25
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上海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库工作给出大型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中制订数据标准、利用原有数字成果的经验,并介绍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2.
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的开采和研究刚刚起步,在地质认识方面尚不够深刻。本文通过对雷家地区沙四段岩芯观察、XRD衍射、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CT扫描及氮气吸附等方法对沙四段储层地质特征展开系统分析,结果发现:该区主要发育白云岩,根据组成矿物含量的不同可分为白云岩类、方沸石岩类和泥岩类3大类15种岩;孔隙度分布范围1.68%~11.65%,渗透率介于0.01~6.35mD,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溶蚀孔、晶间孔、有机质孔裂缝,该区孔隙结构较复杂,存在少量大孔,但主要由纳米孔组成,孔隙分布较为分散,喉道数量少,连通性差;根据该段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空间分布特征,将该段储层分为孔隙型、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3类,其中孔隙型储层孔隙分布较为分散、连通性较差,裂缝型储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类,裂缝-孔隙型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且主要发育在杜家台段。  相似文献   
93.
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及平差计算结果证明,在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崇明岛至长兴岛跨距为8.3 km共11跨段的跨江高程联测过程中,通过采取程序化的高差计算方法以及合理、严密的平差计算方法,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测量成果精度,所得成果达到国家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满足了桥梁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
陈功亮  赵峰 《测绘通报》2008,(12):42-44
就跨海大桥中的高程控制测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常规等级水准测量、GPS高程测量、跨海三角高程测量等三种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阐述,重点分析每种方法的作业方案,并就东海大桥的测量数据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得出采用GPS高程测量方法能够满足大桥控制测量精度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
三波段梯度差植被指数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现有植被指数的不足, 从分析植被的光谱特点入手, 提出一种新的植被指数TGDVI, 并建立了用TGDVI反演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的方法. 理论分析和模型模拟方法研究表明, 该植被指数具有高饱和点和一定的背景影响消除能力, 并可以和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建立比较明确的函数关系. 此外, 该植被指数对于薄云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 北京顺义试验数据研究表明, 利用该植被指数反演叶面积指数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了NDVI饱和点低的原因, 指出NDVI的低饱和点是由其定义本身和植被的光谱响应特点决定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无法克服的. 同时还通过模型模拟证明比值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之间为近似分段线性关系, 而非普遍采用的线性关系, 这主要是由背景影响以及红光、近红光反射率随叶面积指数增加变化速率不一致造成的.  相似文献   
96.
三、海岛的军事价值 海岛的军事价值指海岛在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由海岛的位置、规模及其在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中的地位决定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战场空间,海岛的军事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神农架后山坪地区古城组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和沉积环境,系统采集了该组样品并进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TiO_2与SiO_2、Al_2O_3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CaO、MgO呈负相关,说明古城组的沉积物来源可能为陆源沉积物和化学沉积物,主要为陆源沉积物;古城组沉积岩为水成沉积岩,非热水来源沉积,沉积物富火山碎屑或经历过钾交代变质作用;古城组沉积时为寒冷干燥、化学风化作用弱的古海洋氧化环境,地球化学参数指示,古城组沉积时期的氧化程度较比中元古代古海洋环境强,这与该时期所发育的冰期(古城冰期)有良好对应。  相似文献   
98.
煤中有机态微量元素含量与煤级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分析了煤中有机质结构的合的微量元素含量与煤级关系。结果表明,有机态结合的微量元素在褐煤中含量比较高。烟烟中含量降低,到无烟煤阶段,有机态微量元素含量进一步降低,证明了随煤化程度增加,煤中有面态的微量元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9.
煤矿酸性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水化学数据为依据,应用相关分析,结合地质、水文勘探资料,对煤矿酸性矿排水 (AMD)的水化学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煤矿AMD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形成,只要条件适宜,不管是高硫煤还是低硫煤均可产生酸性水;低pH、高Eh、高TDS及高硬度是煤矿AMD的重要特征,水中的SO32-与其EC之间以及Fe3+/Fe2+比值与其Eh值走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水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来源较复杂,如Ni、Cu、Co、Zn等来源于黄铁矿的氧化溶解,但Pb、Sr等主要来自AMD对煤系地层中煤及岩石中矿物的淋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Noroviruses(NoVs) are the main cause of viral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worldwide, and oysters are the most common carriers of NoV contamination and transmission. NoVs bind specifically to oyster tissues through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 and this facilitates virus accumulation and increases virus persistence in oyster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HBGAs in Pacific oysters with GⅡ.4 NoV, we examined HBGAs with ELISAs and investigated binding patterns with oligosaccharide-binding assays using P particles as a model of five GⅡ.4 NoV capsids. The HBGAs in the gut and gills exhibited polymorphisms. In the gut, type A was detected(100%), whereas type Leb(91.67%) and type A(61.11%) were both observed in the gill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seasonal NoV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fic HBGAs detected in the oyster gut and gills. In the gut, we found that strain-2006 b and strain-96/96 US bound to type A and H1 but only weakly bound to type Leb; in contrast, the Camberwell and Hunter strains exhibited weak binding to types H1 and Ley, and strain-Sakai exhibited no binding to any HBGA type. In the gills, strain-96/96 US and strain-2006 b bound to type Leb but only weakly bound to type H1; strains Camberwell, Hunter, and Sakai did not bind to oyster HBGAs. Assays for oligosaccharide binding to GⅡ.4 NoV P particles showed that strain-95/96 US and strain-2006 b strongly bound to type A, B, H1, Leb, and Ley oligosaccharides, while strains Camberwell and Hunter showed weak binding ability to type H1 and Ley oligosaccharides and strain-Sakai showed weak binding ability to type Leb and Ley oligosaccharides. Our study presents new information and enhance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mechanism for NoV accumulation in oysters. Further studies of multiple NoV-tissue interactions might assist in identifying new or improved strategies for minimizing contamination, including HBGA-based attachment inhibition or depu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