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930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自然积云与催化积云地面雨水温度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胜  陈历舒  贾绽云 《气象》1992,18(12):3-8
该文根据1989—1990年夏、秋在湖南所获的45块自然积云和催化积云地面雨水温度、环境气温、雨量以及部分雷达资料进行了统计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催化积云雨水温度比自然积云雨水温度低,平均低0.8℃;催化积云雨水温度大多数较环境气温低,平均低2.O℃,最大低2.3℃。  相似文献   
952.
据美国国家天气局观测,成熟的ENSO条件已经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形成,它将有可能对美国的天气形势产生显著的影响。天气局气候研究中心主任,David Rodenhuis说:“E1 Nino可能是除春、夏秋、冬年际变化外最重要的气候现象”。最近该中心发布的诊断报告指出:中赤道太平洋近两个月对流的不断增强,表明太平洋增暖成熟阶段的建立,即ENSO事件的前期。伴随这种变化,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北澳大利亚的很多地区观测到比正常年份偏旱的现象。而在中赤道太平洋、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地区,以及南美中部观测到较正常年份偏湿的现象。  相似文献   
953.
本文利用1991年北太平洋的海温资料,寻找造成1991年初夏江淮地区洪涝的可能因素。为此计算了1991年1—6月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场。发现1991年初夏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温距平呈现明显的西正东负分布,这有利于北太平洋中低纬纬向垂直环流加强,从而使得江淮入梅早、梅雨量大。另外,还计算了1980—1991年近十二年西太平洋的海温距平场,发现西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直接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1991年初夏副高位置比常年偏西偏北,有利于东南季风和跨赤道气流的爬坡运动,使江淮地区降水量增大。1991年初夏赤道东太平洋一直为正海温距平。该海域高温增强了中低纬纬向垂直环流并通过哈得来环流影响中纬度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954.
雪峰山区韧性剪切构造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贾宝华 《湖南地质》1992,11(3):203-208
雪峰山区存在着三条与山脉步向一致的北东向弧形韧性剪切带(Fl、F_2、F_3),F_1以左旋剪切为主,F_2、F_3以右旋剪切为主,但均系同一次构造剪切力所致。由变形岩石中的旅转应变体估算出剪切中心地带的剪切应力值大约是7-8,有限应变沿X最大拉伸量195%,沿Z方向最大缩短量为62%。其深部韧性剪切发生于加里东构造期,这之后又遭受浅部脆性应变叠加而构成断裂构造综合实体。  相似文献   
955.
根据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地震目录和历史地震文献资料,对地震活动显著增强异常指标进行归纳、总结和实验,对照《中国震例(1966-2012)》中中国东部地区发生的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4级、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等典型地震进行震例回溯检验,明确该项指标的计算规则,设计计算机自动化程序,在短时间内对指定区域进行地震活动显著增强异常指标的扫描计算,为开展测震学异常判定及预测指标提取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6.
基于SPEI指数的河北省南部夏玉米生长季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北省南部8个气象站点1962—2018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南部夏玉米生长季(6—9月)干旱变化特征以期为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及防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夏玉米苗期干旱发生频率为31.5%,1966年后苗期气候呈湿润化趋势,在1968和2009年附近可能发生了气候湿润化的突变,整个分析期(1962—2018年)干湿变化包含13~18a、5~8a周期振荡;夏玉米穗期干旱发生频率为40.3%,2006年后穗期气候呈持续干旱化趋势,在1980和1997年附近可能发生了气候干旱化的突变,整个分析期干湿变化包含15~22a、6~10a周期振荡;夏玉米花粒期干旱发生频率为29.8%,1989年后花粒期气候呈持续干旱化趋势,可能在1992和2002年附近发生了气候干旱化的突变;夏玉米生长季干旱发生频率约为30%,生长季气候总体呈干旱化趋势,特别是1997年后持续干旱化,可能在1996年附近发生了气候干旱化的突变。  相似文献   
957.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岩石轻烃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岩石酸解轻烃相对低的庚烷值、石蜡指数值、轻质芳烃含量、δ13C1‰值、正构 异构烷烃、环戊烷 己烷与区域内海相油气截然相反的分布形式,确认酸解轻烃的主体应属于存在于矿物晶格中的早期烃类,后期储层再成熟作用不明显,并可进一步推论区域内构造上的高成熟海相油气主要源自盆地深处的相关烃源岩、经历较远距离的运移。同时也发现岩石酸解轻烃具有较高K值的样品,其绝对值稍小于原油的高K值,但两者在区域分布上一致,前者的高K值与高丰度的2 ,3二甲戊烷有关。  相似文献   
958.
杨根山  石永红  唐虎  李秋立  侯振辉 《岩石学报》2020,36(12):3654-3672
佛子岭群位于大别造山带最北缘,处于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结合部位,构造位置十分关键,是解析两大板块精细耦合过程和探究大别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事件的重要单元。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佛子岭群一直被视为"浅变质"复理石沉积单元,因而对其变质演化过程的解析较为薄弱,制约了对大别造山带形成过程的全面理解。本次通过对老虎场-龚店地质剖面细致的观测,石榴黑云母片麻岩精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分析、热力学评价和年代学研究,建立了佛子岭群一个逆时针P-T变质演化型式。研究显示,佛子岭群记录了Ⅰ、Ⅱ、Ⅲ和Ⅳ四个变质阶段,温压变化依次为:①T=658~663℃、P=1.08~1.16GPa→②T=755~762℃、P=1.21~1.45GPa→③T=549~554℃、P=1.08~1.19GPa→④P标定=0.3~0.6GPa、T=477~499℃,①至③为近等压升温和降温过程,③至④则表现为近等温降压型式。锆石U-Pb定年显示了1484±64Ma~1180±192Ma、995±35Ma~606±14Ma和370±14Ma~331±8Ma三组年龄,前两组代表了碎屑锆石年龄;第三组共计7颗锆石,年龄集中,Th/U比值0.01~0.03,加权平均年龄为344±11Ma,代表了主期变质年龄。结合此次地质剖面结构特征和岩石类型,以及前人白云母40Ar-39Ar的270~255Ma变质年龄,表明佛子岭群记录了两期变质事件,早期为晚古生代的拉张背景下的岛弧根部变质,晚期为晚古生代末的较为快速抬升构造热事件,并据此推测大别造山带可能为增生和碰撞复合型造山带。  相似文献   
959.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地区(张宣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区内自显生宙以来构造活动频繁,并产出大量岩浆岩和金矿床,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构造-成矿演化体系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张宣地区的水泉沟正长岩、响水沟似斑状花岗岩、井儿洼粗安岩-英安岩、象山花岗闪长岩、青羊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张家口组流纹岩的锆石年龄、Lu-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组成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区内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的侵位时期主要为海西期(峰值398Ma和373Ma)、印支期(峰值234Ma)和燕山期(峰值143Ma和130Ma)。张宣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经历了古亚洲洋俯冲、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过程。早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到泥盆纪,白乃庙岛弧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生弧陆碰撞,张宣地区处于弧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富集地幔岩浆上涌并经历了地壳的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的共同作用,形成大量碱性岩;二叠纪末期-三叠纪,各微陆块相互碰撞,张宣地区处于碰撞后伸展阶段,地幔岩浆引起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基性、酸性岩浆混合,导致区内的基性岩与酸性岩共存;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华北克拉通发生减薄,形成区内大范围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张宣地区产有大量金矿、铅锌矿、银矿及少量铜矿和钼矿,金矿集中产于宣化-崇礼-赤城交界处,而银铅锌多金属矿则成群成带环绕金矿化集中区分布。成矿时间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印支期成矿尚未明确,但成矿潜力巨大。根据地质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可将张宣地区的金矿床划分为"东坪式"、"小营盘式"和"张全庄式"三类。古生代-中生代各时期岩浆活动对金成矿均有贡献,大部分金矿床与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联系密切,多期次成矿及成矿叠加是形成张宣地区大量金矿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0.
塔里其组系从新疆塔里木地层区铁克里克地层分区棋盘地层小区古元古界埃连卡特群中独立出来的一个新组 ,为一套灰绿色的浅变质岩系 ,厚度较大 ,横向分布稳定。与上覆地层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或上石炭统卡拉乌依组、阿孜干组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底界未见出露 ,但根据其为和田推覆体最下部的一套地层 ,与下伏的准原地系统应为断层接触。该组中新发现有孢粉化石 ,并结合岩性特征、Rb- Sr等时线法测年等资料及野外观测 ,将其时代定为志留纪—中泥盆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