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394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630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据初步统计,自1992年至1996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发表论文900余篇(中文),本文试图应用文献计量和主题分析等方法,剖析这些论文的分布结构和主题特色,对于认识我校1992 ̄1996年科学研究成果和不来科研潜力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论文发表中所存在的数量较少,质量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2.
晋南地穹列煤层气赋存区构造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晋南地穹列构造型相分析,恢复了4期应力场:①地洼初动期(印支期)近S-N水平挤压;②地洼激烈期(燕山期)NWW-SEE水平挤压;③地洼余动期(喜山早期)NNE-SSW水平挤压;④地洼余动期(喜山中期)NW-SE、NWW-SEE近水平伸展。其现代构造应力场以NW-SE向伸展应力场为主,但在沁水地穹则表现为NEE-SWW向近水平挤压应力场。有限元模拟分析证实:此局部挤压应力场的动力来源于挽近地质时期太行山和霍山的隆起与抬升,临汾地洼和太原地洼中的伸展应力场则与地洼壳体下部慢源物质逸散所导致的侧向拉伸有关。区内应力降的分布特点与晋南地穹列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具有良好的对应相关性,在高应力降区,单位体积煤层气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模拟主应力差等值线图中两个高主应力差值区恰好与东部沁水地穹中两个高含气量区相对应,充分说明地洼余动期构造应力场中高压应力区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3.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古地温梯度及地质热历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测温和裂变径迹法对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地质热历史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盆地地温具有古高今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大断裂发育处高的特点,该规律主要受控于该区基岩埋深和热流值的差异,导致二叠纪烃源岩于三叠纪晚期成熟,侏罗纪烃源岩成熟于侏罗纪末期至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34.
论胀缩岩土特征与斜坡失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同珍  方云 《地球科学》1997,22(4):415-418
讨论了胀缩岩土的基本特征与测试技术,探讨了该类岩土全球宏观人布及其胀缩势能,研究了粘土矿物尤其是高钠蒙脱石与地质环境变化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胀缩岩土斜坡的移动规律和失稳机制,揭示了相应内外环境作用下不同边坡破坏的再现性,结果表明;失稳机制有助于同类工程问题的后继研究与处理。  相似文献   
35.
亓宾  佴磊  江娟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472-475
介绍了一种模拟试验确定桩承载力的新方法,通过室内中型剪切摩擦试验确定桩与土层间的c,φ值,按库仑准则确定桩侧摩阻力.桩侧法向应力的确定采用桩土上部荷载引起的作用于桩身的水平应力;桩端承载力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确定.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了该方法在肇源松花江大桥桩基承载力试验中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地震波速变化和地壳内应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重复爆破方法,得到了关于日本关东东海地区的地震观测信号,进而给出了其P波速度的时间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地壳岩石对地壳中应力变化的三个基本过程:潮汐变化、构造应力积累及与大震相联系的应力变化。部分波速变化对应力的反映灵敏度可以估算为0.01~0.1(MPa)^-1。结果显示,大震孕育区内的应力变化可以通过观测地震波速的变化得到监控。  相似文献   
37.
SAGE(Stellar Abundance and Galactic Evolution)巡天采用一套对恒星大气参数敏感的独特测光系统,包括uSC,vSAGE,g,r,i,Hα_n,Hα_w和λ_(DDO51)(David Dunlap Observatory,DDO)共8个波段。该系统对恒星大气参数(有效温度T_(eff)、表面重力lg g和金属丰度[Fe/H])和星际消光的测量比传统的uvbyβ系统(Str?mgren-Crawford,SC)更敏感。由于g,r,i波段带宽较宽,因而观测效率较高,对恒星大气参数的测量精度和观测效率均超过uvbyβ系统和宽带测光系统。利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Steward天文台2.3 m Bok望远镜、新疆天文台南山1 m望远镜和乌兹别克斯坦MAO(Maidanak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1 m望远镜已展开巡天观测。项目计划在约4年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巡天观测,北天天区覆盖面积约12000(~?)~2,高精度测光(信噪比为100σ)深度约15 mag(V波段);5σ探测极限可深至约20 mag(V波段)。最终将探测约5×108颗恒星,并得出其恒星大气参数以及星际消光。该样本比之前的u,v,b,y,β测光巡天,如GCS(Geneva-Copenhagen Survey)巡天和HM(Hauck and Mermilliod 1998)巡天,扩展到更深的区域,即深度达到7~8 mag(V波段)。利用观测得到的大样本恒星测光星表,可以开展如下课题的研究:(1)得到银河系约5×10~8颗恒星大样本的金属丰度分布,并根据恒星演化模型得到其年龄分布;(2)预期搜寻到一批贫金属星候选体,并利用其他望远镜进行下一步观测;(3)结合高质量的uSC波段数据,预期可以找到一批白矮星;(4)结合其他星表,预期找到一批长周期变源以及移动天体;(5)结合uSC波段数据和其他星表,预期可以找到一批类星体。  相似文献   
38.
为加快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共享,有力支撑海洋防灾减灾决策,文章概述我国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共享现状,分析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信息支撑主要包括海洋和气象观测监测信息、海洋预报信息、海洋防灾减灾对象及其主体信息以及救灾措施和政策法规信息,通过全国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实现信息共享;针对目前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在组织领导机构、统筹规划协调、标准规范和技术支撑、服务意识以及专业人才等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亟须组建信息管理机构、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开发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共享服务意识、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和实施考核激励办法。  相似文献   
39.
小黄鱼是我国近海四种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小黄鱼种群及其两个地理亚种群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小黄鱼的种群动力学研究,对于维持这一重要渔业的可持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仅有的两个小黄鱼种群动力学模型只涵盖了较短的时间,且没有关注其空间差异。本文研究了1968年至2015年间黄渤海和东海小黄鱼的种群动力学模型,包含和不包含空间分层结构的两种贝叶斯模型被用于分析其种群动力学的大尺度空间异质性。本文分析了不同的假设,来研究小黄鱼种群动力学潜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种群动力学特征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种群的增长速度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增加,而可捕系数从1981年到2015年增加了两倍多。与黄渤海亚种群相比,东海的小黄鱼亚种群生长速度更快,遭受的捕捞压力也更大。基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的参考点表明,无论是整个小黄鱼种群还是两个亚种群,近年来都有非常高的过度捕捞风险。因此我国小黄鱼的渔业管理急需更加保守的管理策略,同时考虑其地域差异。本文所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种类的资源评估和渔业管理,尤其是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数据有限的种类。  相似文献   
40.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为快速展开地震救援,评估震害损失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本文基于汶川震中东南平原地区的ENVISATASAR影像,利用相位干涉方法处理得到相干变化指数图像,对6个评估区域的像元相干变化指数进行统计分析,以相干变化指数平均值作为区分建筑物基本完好与损毁的阈值,并与实地调查结果相比,精度基本达到70%。验证干涉相干变化指数法对震害快速评估有效的同时,也为震区提供震害救援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