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6 毫秒
61.
在使用TOUGH2程序模拟咸水层CO2封存时,常使用VG模型计算岩石表面毛细压力,而岩石表面毛细压力的大小则会直接影响CO2在咸水层中运移形式和储存量。总结了不同类型常见砂泥岩的VG模型参数取值范围,基于松辽盆地典型储盖地质结构特征,运用TOUGH2构建了二维CO2封存模型,设计3组算例对比分析了VG参数取值对咸水层CO2封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VG模型参数值大小取决于岩石的性质,TOUGH2使用的VG模型缺省值仅适用于小部分岩石;盖层的3个VG模型参数取值对咸水层CO2封存效果影响很大,单纯微调部分VG参数仍不能提高模拟可信度,而对于高、中渗透率储层,VG模型参数取值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咸水层CO2封存模拟时,应结合储盖层岩性特征赋VG模型参数值。  相似文献   
62.
东海丽水凹陷新生代基底岩体锆石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水凹陷东部边界 W Z27-1井为东海陆架盆地钻穿新生代的少数钻井之一,依据录井资料显示其前新生代钻遇花岗 岩。通过对其底部岩屑样品岩石薄片研究发现,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呈半自形或它形粒状分布,具有典型的花岗岩 结构;结合对样品的肉眼观察,以及地震剖面和测井解释资料,进一步确认该井底部所钻遇地层为浅层中酸性花岗岩,或具 有一定规模的分布。同时运用锆石 U-Pb定年方法,厘定该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结果显示该岩体主体形成于晚三叠世-早侏 罗世 ( 194~243 Ma依 ) ,大致可分为 205 Ma依和 220 Ma依两期。上述结果,首次揭示在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内发育有印支期 基底花岗岩体,具有重要的构造指示意义。结合我国东南陆域及琉球岛弧同期岩体发育特征及中生代沉积岩分布特点,认为 东南陆域与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处于同一基底之上,经历三期相同构造背景的转换。  相似文献   
63.
叶兰肃  南青民  罗伟 《探矿工程》2009,36(12):65-68
为了克服绳索取心钻头钻进坚硬致密岩层出现的进尺缓慢、钻头寿命短的难题,着重从钻头胎体配方、金刚石参数、钻头水口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试验并生产应用,使研制的绳索取心钻头(S77)具备良好的适应性,钻进坚硬~硬、中~弱研磨性岩层克服了“打滑”现象并延长了钻头的寿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4.
广西田东县国土资源局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热潮中,认真联系实际,努力破解难题,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相似文献   
65.
河西走廊过渡带东部位于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和祁连造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结合交汇部位,关于其古生代期间的演化过程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为深入探讨该区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对香山群第三亚群硅质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该套硅质岩SiO_2含量较高,为81.08%~98.39%,平均值为91.89%,而Al_2O_3(0.26%~1.74%)、TiO_2(0.01%~0.06%)和稀土元素总量(∑REE)(6.5×10~(-6)~37.52×10~(-6))含量均较低,且Al_2O_3、TiO_2与SiO_2则反映出较弱的相关性,表明其受到一定的陆源碎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此外,研究区硅质岩具有较低的Al/(Al+Fe+Mn)值(0.06~0.56),大多数样品在相关成因判别图解中均落入热液成因区域,说明河西走廊过渡带东部早古生代硅质岩主要为海底热液成因。研究区硅质岩Al/(Al+Fe)比值为0.06~0.62,∑REE值为6.5×10~(-6)~37.52×10~(-6),(La/Yb)_N值为0.32~1.63,(La/Ce)_N值为0.57~1.16,δCe值为0.84~1.82,显示出大陆边缘和大洋盆地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早古生代走廊过渡带东部地区应为古祁连洋的一部分,其硅质岩的形成环境与古祁连洋的演化密切相关,而并非前人所认为的坳拉槽环境。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凉山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对其矿床成因类型进行探讨、总结,对州内铅锌矿找矿方向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67.
68.
1 引言1998年夏季肆虐三江之洪水和 2 0 0 0年春天横扫大半个中国之沙尘暴 ,一下子使中国的老百姓体会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全民的环保意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煤炭作为一种不洁净的能源 ,在原已十分困难的局面下又被推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它促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 ,2 1世纪煤炭工业的发展如何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这将是煤炭工业和煤田地质工作的一次历史性的转折 ,其中充满发展的机遇 ,同时还将遇到严峻的挑战。煤炭工业是资源制约型产业。作为矿产资源的研究者 ,作为进行煤炭工业长远规划的研究者 ,必须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9.
几年来,我们利用一月特征图形作二月低温阴雨预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利用此图形较准确地报出二月七日至十七日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现总结如下。 一、预报思路: 实践证明,单站作中、长期预报,必须遵循气候背景和大气环流的周期变化。而单站要素时间剖面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地大气环流的交替变化。所以,利用剖面图中的某些特征图形,来预测自然天气周期变化,比单从旬、月的资料找相关作预报较为优越。所以,我们根据天气变化的隔季相关,运用30天较好的韵律关系,用一月两完全高压夹一低压的特征图形,作二月的低温阴雨预报。  相似文献   
70.
1976年8月16日四川省松潘7.2级地震,震前曾作了预报。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预报的主要依据和地震前兆异常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