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9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城市交通热点区域的空间交互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热点区域是人们频繁活动的体现,利用人们的出行可构建空间交互网络。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热点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对交通热点的交互作用及其构成的空间交互网络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武汉市的出租车轨迹为数据源,利用基于时空数据场的聚类方法提取城市交通热点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城市交通热点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通过研究发现:①节假日,热点区域之间的往返交互较多;工作日,热点区域之间的交互较少;②节假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为车站、机场等;工作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是社区和工作地;③社团探测发现,工作日跨越长江的交互较多,非工作日跨越长江的交互较少。上述研究结论可为交通管理部门针对节假日和工作日分别制定不同的交通管理政策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建筑区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地理要素,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在更精细的尺度上获取建筑区信息。针对建筑区这类结构复杂、面积相对较大的地物类,提出一种分块表示与合并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角点上下文约束来划分图像,并将获得的图像块作为影像处理的基本单元;然后,利用空间变异函数来建模每个图像块并提取特征描述参数,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变换实现建筑区图像块的结构特征表示;最后,根据图像块空间结构特征的相似性实现建筑区的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高分影像建筑区的提取,并且对不同分辨率的高分影像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3.
天气状况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对居民日常出行可产生显著的影响,具体可表征为特定空间位置和用地类型范围内出行活动的需求量以及道路交通路线选择的变化。高效、智能化的交通应急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亟需理解天气因素影响交通出行时空分布的基本规律。本文选取武汉市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出租车、气象和空气质量等数据,对不同天气下的居民出行模式和司机路径选择模式进行时空分析,并解释2类模式产生变化的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① 从时间上看,工作日的出租车需求量更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其中降雨、气温的升高和风速的增强会显著降低居民对出租车的需求;② 从全市域空间尺度上看,降雨使得居民对出租车的需求量在工作日时段减少,而在周末时段增加,其中降雨主要刺激短距离出租车出行需求而抑制中长距离出行需求;③ 从城郊区空间尺度上看,雨天时段主城区内部的中距离流量减少,郊区内部的短距离流量增加,往返于主城区和郊区的中长距离流量在工作日减少、在周末增加;④ 从功能区空间尺度上看,下雨使得行政办公用地的出租车需求量减少,商业金融用地的出租车需求量在工作日减少、在周末增加,工业用地的出租车需求量在工作日增加、在周末减少;⑤ 从行驶路径上看,出租车司机在晴天时偏好根据距离来判断最佳路线,而在雨天倾向于改变原先路线选择策略,将距离和车速共同作为最佳路线的指标,选择用时最少的最佳路线。本文研究成果可帮助城市和交通管理部门更加深入地理解城市居民出行规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命题逻辑演算方法。以武汉地区1993年和2002年的Landsat TM数据为例.应用该方法对近10年武汉城镇建筑的覆盖变化进行了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用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基于栅格数据的最佳路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讨论了基于栅格数据的最佳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Dijistra算法的基本思路和“节点/联系”模型,首先通过8邻域像元算出每个像元到源像元的最小权距离,然后计算后向连接值,最后根据累积权距离栅格和后向连接栅格计算出最佳路径。本结合实例讲述了应用Arc/Info的GRID模块进行最佳路径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提出了改进算法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6.
基于数据场的图像分割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据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场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原有图像分割方法基础上实现了可视化基础上的分割,通过实验,并根据图像分割效果定性定量角度的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算子的缺点,研究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方法,给出了基于多结构元的抗噪型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的具体流程,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边缘提取能力和抗噪性。  相似文献   
28.
遥感物理基础课程是遥感科学与技术类本科专业的大类平台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针对遥感物理基础课程内容在全国各高校过度差异化的问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组织和设计建议,以电磁波原理及应用为出发点,分章节论述了相关知识点及其联系,并设计了教学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程的知识.同时对该课程与先修和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针对原有方向关系矩阵模型对于参考目标MBR区域的方向描述缺陷问题,本文将拓扑约束引入方向关系定性描述,构建基于拓扑参考的方向关系定性描述模型,实现了MBR区域方向关系的有效表达。新模型首先将参考目标的MBR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拓扑区域,提出方向关系拓扑参考定义;基于拓扑参考,分别对不同拓扑区域定义相应的方向关系矩阵;最后,根据参考目标与源目标间的不同拓扑关系,提出不同情况下方向关系分层定性描述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充分反映了拓扑关系对方向关系描述的约束关系,能有效提高方向关系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30.
COVID-19疫情不断蔓延为国际政治、外交关系等带来深刻影响。目前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国际关系研究较少考虑节点的空间属性,难以探索国际关系的动态演化模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时间序列聚类与空间统计的国家关系交互网络演化模式探测方法。基于2020年1月-2021年3月的GDELT数据构建国家关系交互网络,基于节点的演化特征,应用K-means聚类算法将节点划分为6种类型,结合局部连接统计方法分析节点演化模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面对疫情冲击,各国为控制疫情蔓延倾向于参与合作交互事件;国家关系交互网络中的不同时序演化模式总体按照节点的点度中心性强度由高到低分布;疫情防控期间网络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的节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聚集特征,而核心节点空间分布较分散。通过研究网络节点的时序演化模式及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期间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研究提供新思路,对于危机事件期间制定外交政策与应对策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