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南海北部湾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南海北部湾东部海域61 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组成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以及元素组合特征, 揭示了元素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常微量元素具有相似的平面分布特征, 而MnO、Zr、CaO 和Sr 空间变异系数较大,在部分区域出现了异常高值, 表明其沉积环境受到正常陆源沉积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元素和Al2O3的比值分布特征表明, 广西和海南岛近岸沉积物主要由陆源碎屑沉积组成, 在潮汐和近岸径流作用下,由近岸向远海输送; 而研究区西部海域沉积物主要为来自红河的物质。元素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绝大多数常微量元素主要受沉积物粒度的控制; CaO 和Sr 含量主要受生物活动活跃程度控制; Zr 含量分布主要受控于源区母岩矿物组成以及自源区的搬运距离; 而MnO 含量则受陆源、海底热液以及自生作用等多种来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2.
搜索引擎是从互联网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第一代搜索引擎的特征是目录式搜索,以雅虎为代表;第二代搜索引擎的特征是关键字搜索,以Google为代表.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急速膨胀,第二代搜索引擎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期待第三代搜索引擎的到来.什么是第三代搜索引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结论.分析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尝试,并提出了SearchEngineService(搜索引敬服务)的概念,认为它是第三代搜索引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3.
越南金瓯化肥项目真空预压监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南金瓯化肥项目软基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在预压过程中采用了膜下真空度、地面沉降、分层沉降、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深层水平位移等多种监测方法。对监测目的、方法做了介绍,根据监测的数据预测了最终沉降,计算了固结度,为卸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德州市政府纠风办和广播电台开办“承诺热线”节目6年来,悠州市国土资源曷每月13日上线接昕,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共为人民群众解答解决问题几百件,受到了性会好评。也对部门良好风气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9月13日,德州市国土资源局在办理完该市2007年“承诺热线”群众反映的59起事项后,又对下一步规范工怍理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25.
江绍断裂两侧早元古代变质基底特征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绍断裂东侧出露的早元古代变质基底以一套遭受中压型角闪岩相区域热流变质作用改造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夹少量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已遭受4期构造变形作用改造,从原岩建造和主要岩类地球化学特点推测它可能形成于大陆或大陆边缘类似于内硅铝盆地环境。江绍断裂西侧早元古代变质基底则以星子杂岩为代表,由变粒岩、浅粒岩、(十字一石榴)云母片岩和少量斜长角闪岩组成,已遭受中压型高绿片岩相一低角闪岩相区域热流变质作用改造,推测其形成于活动性较强大陆一大陆边缘环境。江绍断裂两侧早元古代变质基底在原岩建造、变质一变形作用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在早元古代可能是两个地块。  相似文献   
26.
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桌子山地区下奥陶统三道坎组发现遗迹化石,其中绝大部分为无法鉴定遗迹属种的生物扰动构造。该组属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互层的混合沉积,按岩性及韵律性将其分为5段,分析概括了生物扰动构造的分布、特征及形成的沉积环境。本组沉积期出现的古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前滨沙滩及沙坝、云坪及含沙云坪、局限台地潮下低能、台地粒屑滩(介壳滩)和开阔台地潮下带。采用沉积学与实体化石及生物扰动构造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各古地理单元的特征与各段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认为:本组沉积早期先后以含沙云坪环境、局限台地潮下低能环境为主,中、晚期则开阔台地潮下带环境频繁出现并时而占优势,反映了海平面上升的总体趋势;同时在海进的背景下,前滨沙滩、沙坝与云坪、含沙云坪或开阔台地潮下带等环境的交互出现,则反映了阿雷尼格中期本区是接近古陆的,随着相邻古陆的周期性抬升或海平面的周期性上升,出现了海陆争夺、频繁的海水进退的古地理变化,从而混合沉积发育。直形壳鹦鹉螺类化石产出状态的研究等表明三道坎组古流向是自北而南的。据岩性和古生物化石分析,本组沉积期气候干热,桌子山地区应归属早奥陶世华北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相似文献   
27.
赤布张错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于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物化石、植物化石和孢粉多属多种。其中所有孢粉和植物化石在测区均为首次发现。发现软体动物并建立1新属2新种(Quemocuomegalodon orientus Yao Sha et Zhang,Q.longitatus Yao Sha et Zhang)。在藏北地区首次发现典型的古近纪双壳类化石(Pisidium amnicum Miiller)。在上三叠统中发现厚度超过800m的钙碱性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岩浆侵入岩获得一批岩石化学资料和21个喜马拉雅期的同位素年龄数据(23~48Ma),显示南部同碰撞、北部造山后拉张的特点。新近纪火山岩分布于测区北部,划分为2个喷发旋回,为板内裂谷活动的产物。发现中-晚侏罗世地层与晚三叠世地层的明显角度不整合接触面。查明了测区北部的二叠纪地层与上覆晚三叠世至侏罗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28.
赣东北-浙西北登山群和松木坞群中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东北-浙西北新元古代登山群和松木坞群主要由板岩、砂岩、流纹岩、流纹质英安岩、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组成,火山岩的Rb-Sr和Sm-Nd等时线年龄以及流纹岩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显示其成岩时代为800-900Ma。登山群和松木坞群火山岩呈双峰式产出,其中镁铁质火山岩在化学成分上呈现出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evolvednature),高强场元素(Ti、Nb、Ta等)相对于碱土元素未发生明显亏损,反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镁铁质火山岩具低的Nd值,表明其来源于弱亏损的地幔源,也可能遭受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改造。酸性火山岩在化学成分上表现出S型火山岩特点,但其变化于-1.9~+28,指示其为先存的长英质基底分熔作用的产物,但存在强烈的地慢物质添加作用。  相似文献   
29.
华南火成岩中捕获锆石的早元古代——太古宙U—Pb年龄信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甘晓春  赵风清 《地球化学》1996,25(2):112-120
本文以火成岩中捕获锆石为测年对象,用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对华南地区扬子地块南部和华夏地块进行了比较广泛系统的取样和测年工作。测年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火成岩中普遍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捕获锆石,最大年龄达3.1Ga,表明华南地壳深部在较大范围内存在早元古代-太古宙的地壳再循环物质,华南大陆地壳可能最初形成于3.1Ga之前,根据捕获锆石年龄信息,华南早元古代之前大陆地壳生长生长集中于 ̄3.1Ga,  相似文献   
30.
地震行波作用下埋设管线的反应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输入地震波,对埋设管线在地震行波作用下反应作分析,研究了十弹簧刚度、管土间的滑移、波速等多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与现行的简化方法进行比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某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