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裂缝诱导各向异性理论研究中通常使用等效HTI介质来近似多组裂缝所引起的综合效应.由于构造运动的复杂性,多组裂缝普遍存在于地壳与油气储层中.为了研究多组裂缝的地震属性特征,分析常用的等效HTI模型对于多组裂缝近似精度及附加裂缝对介质属性特征的影响,本文利用线性滑移模型进行了多组垂直裂缝的单斜各向异性等效介质理论计算,并利用空间搜索方法求取与其最为接近的HTI介质各向异性弹性参数.重点研究了在两种各向异性介质中纵波速度、快慢横波速度和极化特征及其差异,量化分析附加裂缝对于地震属性如速度、极化方向和走时等的影响,研究对附加裂缝敏感的地震属性.此研究结果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多组裂缝的反演及识别方法提供基础,同时对于将高阶对称性各向异性介质中已存在的计算方法应用于低阶对称性时的适用程度、精度分析及相关方法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薄互层弹性波反演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赟  杨春  芦俊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3):1118-1135
对于薄互层地震传播特征的研究我们已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基于厚层单阻抗差界面地震反射理论的、具有频率依赖性的调谐反射.因而也使得对具有N层结构的弹性介质薄互层反演时,现有有限带宽的基于空间-频率域采样的地震观测难以规避多解性问题.长波长假设下的薄互层VTI近似似乎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待反演弹性参数只有5个的可行性方案,使得我们可以将薄互层背景下任一目标薄层的反演看作VTI厚层介质背景下单薄层的反演.但是,我们首先面临薄互层VTI近似的误差和适用性条件等问题;其次,既使对于单薄层厚度的反演,目前地震领域也未能提供一种通用有效的解决方案,实际地震勘探中薄层厚度的预测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因此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单薄层的物性参数、裂缝隙和流体的预测则更叠加了难以预知的多解性.显然单纯P波已难以应对,弹性波的介入成为必然;而且单薄层含裂缝与流体的预测更需要横波分裂和双相介质理论的支撑.可以预见的是,除了纵、横波速度,薄互层反射系数的频率依赖性是我们试图给出相对可靠的、单薄层物性精细刻画必须使用的一种重要地震属性.  相似文献   
93.
利用FY-4卫星云顶亮温(Cloud Top Temperature,CTT)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19年6-9月大连地区的闪电活动特征,重点分析了该地区2019年9月4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闪电活动特征与雷达回波及CT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雷暴起始于大连东南方向。在雷暴初始阶段,以云闪为主,云闪高度主要集中在7-12 km。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雷达回波强度>30 dBz的区域,对应的云顶高度超过了8 km。闪电活动与FY-4卫星CTT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闪电主要发生在CTT为240-250 K左右区域。对2019年5-8月大连地区雷达与闪电活动进行量化分析,发现闪电活动主要集中于雷达组合反射率39.38 dBz附近区域,对应的云顶高度为8.21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