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透水率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全球范围内仅有1 km和30 m分辨率尺度的不透水面专题信息,无法满足城市尺度水文模型建模、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需求。提出了图谱信息融合的不透水面提取模型,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透水面提取新方法,研制了不透水面遥感全流程提取和监测软件。基于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首次完成了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 m不透水面专题信息提取,形成全国不透水面一张图,为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技术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逐步向毫米波频段(FR2)部署,以及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需求,高性能的毫米波收发前端集成电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硅基器件工艺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为低成本、高性能的硅基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基础.本文对近年来的毫米波通信和雷达的硅基收发前端集成电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赵琳娜  董航宇  吴亮  王彬雁  白雪梅  党皓飞 《气象》2015,41(12):1503-1513
利用我国黄淮地区1961—2010年50年6—8月的日降水资料,采用REOF和t检验的方法,将中国黄淮地区夏季降水分成Ⅰ—Ⅴ区。5个区域进行差异性t检验表明5个区域之间(彼此)差异显著,说明了区域划分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1999—2007年6—8月站点日降水资料以及CFSv2模式后预报的日降水资料建立了5个区域内共5个代表站点的夏季日降水概率预报方程,并进行了确定性、概率性预报检验和业务试用检验。对各区域内5个代表站日降水量的确定性预报检验表明:Logistic回归降水概率预报方程的TS评分要高于CFSv2模式预报和T213的集合预报平均,空报率也低于CFSv2模式预报和T213集合预报平均,但是漏报率却略高。各区域代表站日降水量的概率预报Brier评分检验表明:Brier评分均不超过0.2,大大低于T213集合预报所得概率预报的Brier评分分值,说明本文Logistic回归方程的概率预报较为可靠。Brier技巧评分表明:Logistic回归降水概率预报方程各站的BSS技巧评分都大于0.0,说明各站的预报技巧高于检验样本气候概率的预报技巧,且高于T213集合预报的Brier技巧评分,说明在分区基础上建立Logistic回归降水概率预报方程的方法是有预报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吴信才  徐世武  万波  吴亮 《地球科学》2014,39(2):221-226
随着云GIS理念的提出及深化, 继局部网软件的C/S结构、互联网软件的B/S结构之后, 提出新一代适合云计算、云服务的软件结构——T-C-V结构(terminal-cloud-virtual), 并从基本概念、总体结构及核心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在该结构中, V层基于底层的虚拟化软硬件设备, 屏蔽不同计算机、不同网络、不同存储设备的异构特性, 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高效的运行环境; C层是海量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和资源管理与服务体系框架; T层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 提供标准访问接口, 搭建各类终端应用.可以说, T-C-V结构将改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计算模式和商业模式, 可以更好的交互、更加透明化的创建面向大众和企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填图数据集成服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丰丹  李超岭  吴亮  李健强  吕霞 《地质通报》2015,34(7):1300-1308
应用数字填图技术形成了大量地质填图图幅数据,这些数据空间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特征并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供高效的数据服务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填图、数据集成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对数字填图数据特征的分析,在研究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大数据处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的有序化组织管理、发布与服务方法,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及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中,测量GPS偏心分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现介绍了一种GPS偏心分量的测量方法,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且后期计算量小;讨论了偏心分量测量对区域网空三精度的影响,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偏心分量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普宜地区位于上扬子腹地——四川盆地东南缘,区内晚三叠世碎屑岩记录了上扬子前陆盆地演化信息,是研究盆地东缘盆山耦合的理想对象.二桥组主要由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相砂岩组成,交错层理恢复的物源主要来自东侧,砂岩岩屑主要由岩浆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组成,碎屑重矿物主要由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白钛石、黄铁矿、锐钛矿、石榴子石、铬铁...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集群环境下网络空间信息服务性能优化策略的特点和弊端进行分析,提出集群环境下网络空间信息服务高性能内存缓存方法,重点研究网络空间信息服务高性能内存缓存体系结构、可扩展的高性能内存缓存控制设计、内存缓存工作流程,最终实现集群环境下基于内存缓存的网络空间信息服务的加速,解决传统WebGIS模型中存在的I/O瓶颈问题。最后,使用五个常用的网络空间信息服务类型对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的集群环境下网络空间信息服务相比,文中设计的网络空间信息服务高性能内存缓存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服务并发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GIS空间数据库的"一库两用"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IS有两种普遍的应用需求:空间分析和数字制图,但两种需求对空间数据的要求不完全一致,导致空间数据在同一GIS中无法充分共享。该文探讨能够同时满足两种需求的GIS构建方法。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存在的冲突,引入"一库两用"思想,建立空间分析型数据模型;利用专家系统机制实现空间分析数据向数字制图数据的转换,转换过程中补充的信息源于专家知识库。该研究有助于解决GIS中数据不一致问题,使GIS更实用、功能更完善。  相似文献   
10.
吴亮  谢忠  陈占龙  马丽娜 《地球科学》2010,35(3):362-368
为了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空间运算的效率,解决空间分析处理模块在设计上与底层的数据库服务协议、空间数据模型等透明一致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空间运算具备的基本特征,从空间运算任务分解和分布式空间数据的划分方法、共享数据复制策略、基于负载的数据划分策略和空间运算框架的缓存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空间信息的运算技术体系,并提出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框架.基于本框架开发的系统用于实际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运算的效率问题.以分布式环境下的经典空间运算为例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框架设计新颖,提高了空间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