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彭水工程地下厂房开挖及支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  丁秀丽 《岩土力学》1997,18(A08):193-197
根据彭水工程地下厂房开挖设计,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中,尾部方案的数值模拟计算,对开挖洞群的应力位移状况,各洞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该地地下厂房支护加固设计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62.
D001树脂在酸性硫脲溶液中吸附,分离金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3.
澄江化石库以富产软躯体化石而知名。最近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对澄江化石库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发掘,发现纯真滇东贝(Diandongia pista Rong,1974)是一类带肉茎的腕足类、其脉管系统包括背脉管痕和腹脉管痕,均保存异常精美。它们脉管系统的排列方式与博茨福徒贝(Botsfordia)的脉管系统相似。本文进一步研究、证实了这群  相似文献   
64.
活跃边底水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以后,由于受储层非均质性,开采方式,油藏边底水,射孔井段等因素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蒸汽吞吐开采效果变差。通过对活跃边底水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新钻井,定向侧钻,扶停产井完善井网,采用补孔扩射调整注汽产液剖面,注氮气或注氮气加化学剂控制水锥等手段,改善了高轮次吞吐稠油油藏开发效果,在单家寺稠油油藏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5.
Lingo在优化水文地质参数估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  刘丹 《地下水》2008,30(4):27-28
基于Thies公式和最小二乘原理,采用Lingo软件对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进行水文地质参数估值,计算结果表明:Lingo计算值与实测降深值之间非常接近,二者相关系数达到了0.996,且占总数83.33%的数据点其相对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5%,完全满足工程应用要求。Lingo具有的编程简单、运行速度快和计算结果准确等优点,使其在水文地质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6.
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   总被引:10,自引:20,他引:10  
准噶尔盆地西缘新发现的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带,其形成时代尚未给出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微体古生物研究,确定该蛇绿混杂岩带形成于早古生代。  相似文献   
67.
拜仁达坝多金属矿区的地震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属矿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方法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该方法所具备的探测深度大、多解性少和精度高的特点表明地震方法在今后深部金属矿勘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笔者结合在内蒙古拜仁达坝多金属矿区的试验研究,讨论了地震方法技术在根据钻孔资料追踪矿体和探测深部矿体方面的试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8.
云南省不同地质地貌条件下滑坡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段旭  陶云  刘建宇  彭贵芬 《气象》2007,33(9):33-39
利用2001—2005年5—10月逐日降水量资料、滑坡泥石流样本和地质地貌特征等级,分析研究了不同地质地貌条件下滑坡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滑坡泥石流发生与短时强降水和前期累积降水量关系密切,8天累积降水量40~50mm、9天累积降水量70~80mm、10天累积降水量100~110mm和1~2天30~40mm等降水条件最为敏感。在现有降水量观测空间密度不足的情况下,用前期累积降水量来分析与滑坡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不同地质和地貌条件下滑坡泥石流发生对降水量大小的响应有比较大的差异,在预测预报时,若能综合考虑各类地质地貌特征,将有助于减少空报率。  相似文献   
69.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研究区,利用地理国情数据、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城市规划资料,提取新区2010年、2012年、2015年、2017年4个年度的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数据。从数量变化、空间拓展热度、质心演变、分异特征等方面,定量分析2010年以来重庆两江新区职住空间格局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数量变化方面,新区职住空间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年均增速稳中略降,居住空间年均增速逐年提升;②空间格局上,职住空间差异较大,就业空间条带状分布明显,居住空间呈"两核多点"分布特征;③空间演化特征上,就业空间东拓北进趋势明显,居住空间中部、西部集约化发展;④职住平衡方面,新区职住空间偏离程度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呈现职住进一步分离。  相似文献   
70.
孟加拉湾风暴Mala登陆期间地形敏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曼  段旭  李华宏  刘建宇  符睿 《气象学报》2011,69(3):486-495
孟加拉湾是全球8个热带气旋易发生的地区之一。孟加拉湾风暴向偏北和偏东方向移动,会对中国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形成重大影响,而孟加拉湾风暴的移动方向受到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大地形的影响很大。为了分析大地形对孟加拉湾风暴路径、结构变化和降水分布的作用和影响,文中利用WRF模式对2006年4月29—30日孟加拉湾风暴Mala的登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模拟风暴中心的路径和强度与实况虽有一定误差,但移动趋势均为东北方向,强度误差较小,表明WRF模式对本个例的模拟可以参考。通过不同地形高度敏感试验,分析风暴在登陆前后分别在全地形、半地形和零地形高度情况下的移动路径和速度、环流结构、动力结构以及在云南省产生的降水分布和强度。结果表明:风暴登陆前,大地形对风暴结构有间接影响,使高层出现倾斜。在风暴登陆过程中,地形的阻挡和摩擦作用能较明显影响风暴的移动路径和速度。风暴登陆后,地形抬升使风暴强度减弱,移动速度加快;结构由基本对称变为非对称,且斜压结构明显。地形对降水存在双重作用,一方面地形抬升使风暴产生的降水增加,另一方面地形摩擦使风暴强度减弱从而减少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