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典型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韩良  宋涛  佟连军 《地理科学》2006,26(2):237-243
生态产业园区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也开始着手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并将其作为实现产业生态化与区域产业绿色化的重要手段。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对生态产业园区的一种综合与概括,集中体现了个体特色与整体差异。对国内外现有的生态产业园区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典型生态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指出不同模式的优长与局限,并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生态产业园区的整体差异化发展以及不同地区选择适宜的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宋涛  郑挺国  佟连军 《地理科学》2007,27(2):156-162
基于环境-经济的简单理论模型利用跨期消费选择问题最优化求解和稳态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这将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和短期关系的经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基于EKC假设,我们对中国1960~2000年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呈现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在短期上,人均GDP单向正向Granger影响人均CO2排放量,反过来未发现人均CO2排放量对人均GDP有明显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33.
东北地区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振兴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夕阳产业地域(Old Industrial Area)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地域现象。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背景及其相关机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特征,建立划分夕阳产业地域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划分方法,将东北地区34个城市经济区进行分类,得出抚顺、本溪、阜新、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伊春、七台河、辽源等10个夕阳产业地域;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从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夕阳产业地域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34.
35.
根据吉林省资源开发特点和资源空间组合规律,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和经济吸引强度方法进行吉林省国土区划。  相似文献   
36.
吉林省生态经济区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新营  韩良  佟连军 《地理研究》2005,24(6):975-981
吉林省依据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阐述吉林生态省和区域生态经济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创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了吉林省9个地级区的生态经济竞争力。结合吉林省生态经济区划图,得出结论:中部生态经济竞争力最强,东部和东中部次之,西部最弱。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7.
38.
郭付友  佟连军  李平  张慧敏  张春丽 《地理科学》2018,38(10):1681-1689
基于效率演化视角与适应性分析范式,综合采用投入导向生产规模报酬可变的VRS模型,对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现状格局特征分析反映出吉林省松花江流域各县市尚处于规模扩张与总量增长阶段,仍有众多县市尚未达到最优规模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规模集聚仍是产业或经济发展的主流;时序演化特征分析反映出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迟缓,产业规模扩张仍是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科学技术尚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较高的县市不断向流域中上游地区聚集,纯技术效率主要集中于中下游地区,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由于规模效率的增加,纯技术效率对其作用不明显;区位条件、路径依赖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因素是影响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产业竞争力表现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达  佟连军 《地理科学》2018,38(7):1061-1068
以德国大众、戴姆勒和宝马三大汽车制造商及其2008~2016年产业竞争力表现为研究对象,在R软件中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三大汽车制造商产业竞争力表现和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6年,大众、戴姆勒和宝马的产业竞争力表现经历了“衰退-复苏”、“冲高-回落”和“调整-反弹”3个小周期。基于生产制造、科技研发、资本运营和市场盈利4个竞争力维度,三大汽车制造商形成了不同的耦合适应竞争优势。在汽车产业竞争力发展上,大众、戴姆勒和宝马分别呈现出了全球扩散的产业转移、知识外溢的产业集聚和资源禀赋的区位优势等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40.
在我国杰出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的开拓者、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前任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先生80华诞之际,我们向他老人家表示衷心的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他健康长寿.吴传钧先生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地理学家.他作为我国地理学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农业地理、农业区划、土地利用、国土开发整治、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区域持续发展战略等研究领域,硕果累累,成就巨大,为该领域的典范.60年来一直坚持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致力于发展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开拓了我国当代地理学一系列完整研究领域,发展了全国地理学界的联合与协作,促进我国地理学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吴传钧院士为发展我国地理学,促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不遗余力,特别是在“文革”后为恢复我国地理学界在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席位,呕心沥血,并以外交家的风度,在国际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和争取工作.他不顾身体欠佳,甚至抱病奔走于世界各地,经他近10年的不懈努力奋斗,终于使我国地理学界重返国际地理联合会,从而提高了我国地理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信心,为中国地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