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有拱星壳层的AGB星的红外辐射的双黑体模型并给出了便于似合某些AGB星的红外辐射的双黑体模型并给出了便于拟合某些AGB星的红外观测数据的数学表达式,应用Taylor级数方法解决了这一复杂非线性模型拟合的困难,从而得出了一些AGB星较合理的中心星及壳层的色温度和红外能谱曲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1948年巨蛇座新星和天鹅座新星的光谱:前一顆已经達到星雲階段,后一颗尚很接近爆發時期.我们做了一些分光光度测量,因而一方面,利用氧的禁線的相對強度,定出这两顆新星的电子温度,另一方面也定出天鹅座新星的色温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67年海豚座新星12月极大前光谱作了分光光度测量,测定了壳层膨胀速度.分析测量结果,提出如下看法:一、归纳出新星极大前光谱变化有三个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1.壳层膨胀速度逐步减小,并渐趋稳定;2.色温度总的趋势是下降;3.某些电离电位或激发电位相对较高的元素的发射线,其相对于连续谱的强度也有下降的趋势.二、海豚座新星特征有利于把其平坦极大阶段看成是极大前休止的假设.三、用连续物质流的假设可以满意地解释我们所观测到的新星极大前光谱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罗志全  彭秋和 《天文学报》2001,42(3):302-306
利用核的壳层模型,讨论了电荷屏蔽对超新星的前身星阶段一些较丰的核在一些重要的温度-密度点的电子俘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电荷屏蔽的作用基电子丰度变化率下降了10-20%。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以下内容: (1)对在1963年5月18日到8月8日拍摄的7条武仙座1963年新星的光谱作了发射带相对强度的测定(表2)。 (2)按新星光度变化的统计规律得到上述新星的距离模数值(10~m),用平均消光法求得目视总吸光值A_v=0~m.23,距离900秒差距,井由此得到改正星际选择吸光后的谱带的相对强度(表3)。 (3)由新星绝对星等M_B和发射带的相对强度求得了谱带的绝对强度(表4)。 (4)对于一些发射带的绝对强度作Δm-lgt图,发现发射带绝对强度的变化也存在Δm=blgt的线性关系。对于不同的谱线,系数b是不同的。 (5)根据测定的相对强度,用安巴楚勉和斯托伊两种方法求得核星温度,它们分别在150000°—160000°和30000°—60000°之间,由于前者是上限,后者是下限,真实的核星温度应当在两种方法求得的值之间。 (6)用H_β的绝对强度和[OⅢ]5007+4959对[OⅢ]4363的强度比两种方法分别求得不同电子温度T_e相对应的电子密n_e。并且用由上述两个方法求得的T_e—n_e曲线的交点,同时求得了T_e和n_e的值。由此法求得的结果是:在所讨论的期间内,T_e由10800°K逐渐上升到17500°K,然后又下降至13000°K。n_e则单调的由5.0×10~7cm~(-3)逐渐下降到7.0×10~6cm~(-3)。 (7)求得壳层质量约为2.3×10~(-5)M_⊙。 (8)初步分析了一些壳层物理参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蒋苏云 《天文学报》2005,46(4):380-397
建立了热脉动AGB星氦燃烧壳层源出现非稳定热核反应的判据,新判据包含 了丰富的物理信息,它不仅与热脉动AGB星氦燃烧壳层源的几何性质有关,而且与氦燃 烧壳层源的力学、热学和化学的性质都有关. 提出了热脉动AGB星氦燃烧壳层源非稳定热核反应的发生和消失的机理,它可表述 为:热脉动AGB星氦燃烧壳层源的局部区域出现对流不稳定区会触发非稳定热核反应的 发生,非稳定热核反应会促使氦燃烧壳层源急速膨胀,氦燃烧壳层源的急速几何形变会消 除非稳定热核反应. 用改进后的Kippenhahn恒星演化程序对5M(?)恒星进行了从主序星到热脉动AGB 星的演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新判据能很好地反映5M(?)AGB星氦燃烧壳层源的热核反应 情况.并得出5M(?)热脉动AGB星在第6次热脉动周期阶段,被挖掘到热脉动AGB星 表面的元素主要是在温度lgT2/K<8.155和密度4.0相似文献   

7.
1963年紫金山天文台对1963年武仙座新星(NHer 1963)~(++)作了三色(紫外、蓝、黄)照相测光和光谱观测.照相测光从2月17日开始到11月9日为止,用照相方法独立测定了星等,列出了新星和比较星的星等.用对数曲线法讨论了新星光变曲线.光谱观测自2月21日开始至8月8日结束.文中叙述了光谱的特征和变化,列出了壳层膨胀速度的测量结果,以及照相区和目视区的新星光谱描记图各6张,4月24日到25日的“氮闪”光谱描记图一张.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28M⊙和7M⊙恒星由主序到红巨星和AGB星阶段的演化.结果发现,湍流压的存在对质量较大的7M⊙恒星的内部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它将使氢燃烧壳层明显变厚并较早地消失;使恒星中心的温度降低;使HR图中的演化轨迹向温度降低和光度减小的方向变化;使氢壳层燃烧出现周期性脉动;氦壳层的热脉动周期变短等等.但是,对于质量较小的28M⊙恒星,湍流压的效应很微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了2.8M⊙和7M⊙恒星由于主序到红巨星和AGB星阶段的演化,结果发现,湍流压的存在质量较大的7M⊙恒星的内部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它将使氢燃烧壳屋明显变厚并较早地消失,使恒星中心的温度降低,使HR图中的演化轨迹向温度降低和光度减小的方向变化,使氢壳层燃烧出现周期性脉动,氦壳层的热脉动周期变短等等。但是,对于质量较小的2.8M⊙恒星,湍流压的效应很微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82—84年对20颗Be星的观测结果。对其发射线特征(定义了V/R、E/C、E/A_0)进行了描述。按发射线特征可将Be星简单地分为三类:单峰、双峰和在发射线中心有强的壳层吸收的星。但是,除了第三类可认为是Be壳层星外,前两类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轴向的和赤道向的Be星。单峰和双峰通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说明Be星的外包层在变化,即HⅡ和HⅠ区的厚度在变化。并且,由观测表明,很可能同时伴随着有光球电子密度等参量的变化。本文还利用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由氦线的半强度宽求得了恒星的自转速度v sin i,并将结果与其它文献给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能量守恒的方法,对光学厚Mira变星NV Aur在其相位0.206处的光学及红外波段的观测值进行模型拟合处理,得到其中心星有效温度值T_*=1750K,亮层有效温度T_d=250K。我们发现富氧AGB星的25μm处的光度和周期有很好的相关,通过此周光关系,算出了NV Aur的距离d≈590pc,中心星光度约为9.4×10~4L_⊙,中心星半径为3.4×10~3R_⊙,尘埃壳层光学厚度τ_v=2.7,显示其为一光学厚Mira星,中心星为一红超巨星。我们所得质量流失率(?)=3.1×10~(-6)M_⊙/yr,与Knapp等人从CO观测得到的5.7×10~(-6)M_⊙/yr在量级上相符。在本文中还给出了NV Aur的球对称壳层黑体谱模型。  相似文献   

12.
曾艺蓉 《天文学报》2003,44(2):103-109
研究了可以影响蓝回绕(blue loops)的各种主要因素,发现蓝回绕的形状和中心氦燃烧阶段的总产能率的变化相关联,而总产能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壳层氢燃烧和中心氦燃烧产能率的变化,所以蓝回绕主要与壳层氢燃烧和中心氦燃烧产能率的变化相联系,壳层氢产能率的变化主要与氢丰度变化区(μ-梯度区)的氢丰度分布轮廓(X-proflle),μ-梯度区的温度,以及外对流区的深入程度密切相关,氦核的大小和温度会影响中心氦燃烧产能率的变化,中心氦燃烧产能率的变化不仅对总产能率的变化有贡献,而且也会影响壳层氢燃烧产能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新星极大后的照相星等m_(og)光谱成份、发射带结构、发射带相对强度比和核星温度。由10月11日至30日在3500—6700波长范围内它的主要光谱成份为H,FeII,NIITiII,[OI],[NII],NIII。从11月10日开始,陆续出现[OIII],HeI和HeII等谱线。H_a发射带由3个子峰构成,红移最大的子峰强度最大,每个子峰又各分成几个小子峰。核星温度随新星亮度的下降而升高,其温度上限可能为120000K左右。  相似文献   

14.
古新星新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緒言新星的研究在天體演化学上和射電天文學上都有着重大意義,新星和超新星的爆發是否形成射電源?超新星或慢新星是否和行星狀星雲有演化上的聯系?新星是否能多次爆發?新星或超新星的爆發是否表示普通星向白矮星過渡?銀河系內超新  相似文献   

15.
小质量AGB星热脉冲阶段氟的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计算并讨论了当^13C以渐进注入方式进入氦燃烧壳层时,^19F在小质量AGB星热脉冲中的核合成问题。采用小质量AGB星热脉冲的氢氦混合燃烧模型,中子源为^13C(α,n)^16O,质量则是脉冲开始时从氢燃烧壳层卷入的。对丰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小质量AGB星的热脉冲中,^19F是能够有效合成的,有效合成的温度T的范围为1.8≤Ts〈2.8(T8=T/10^8K)。采用小质量AGB星的挖掘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中等质量恒星在赫罗图中由E-AGB星进入TP-AGB星的分界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雅芳  蒋苏云 《天文学报》2011,52(4):275-287
通过对3~10 M_☉恒星在赫罗图上演化轨迹的研究,分析恒星内部氦壳层燃烧峰值处能量、密度、温度、氦壳层表面光度与恒星表面光度比及恒星半径的变化,给出了中等质量恒星由早期AGB星演化至热脉冲AGB星阶段在赫罗图上的分界点,与119颗碳星的观测结果吻合得相当好.同时提出:在恒星演化至该分界点之后,其星风物质损失公式可能需要引入一个与表面光度无关的量以主导超星风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考虑湍流压效应下5 M_☉恒星的结构和演化及星风物质损失率的分析,发现湍流压在热脉冲AGB星阶段对星风物质损失影响较大,从而使得热脉冲AGB星的湍流压不可忽略,进而提出了影响热脉冲AGB星星风物质损失的可能的物理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朗道能级量子化近似和核壳层模型,研究了超强磁场对~(53,54,55)Fe的电子俘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强磁场下的电子俘获率比在弱场近似下的电子俘获率增加了约2个数量级.在弱场近似和磁场为B=4.414×10~(15)Gs条件下计算了每个核素的电子丰度变化率和总的电子丰度变化率,它们一般相差3个量级以上.这些结论对将来的磁星演化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计算并讨论了当13C以渐进注入方式进入氦燃烧壳层时,19F在小质量AGB星热脉冲中的核合成问题.采用小质量AGB星热脉冲的氢氦混合燃烧模型,中子源为13C(a,n)16O,质子则是脉冲开始时从氢燃烧壳层卷入的.对丰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小质量AGB星的热脉冲中,19F是能够有效合成的,有效合成的温度T的范围为1.8≤D<2.8(T8=T/108K).采用小质量AGB星的挖掘模型,计算了AGB星大气中氟、氧等元素丰度的变化,较好地拟会了观测结果.对中子源的双脉冲机制,本文亦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Ia超新星作为测量遥远星距离(从而测定宇宙膨胀速率)的“标准烛光”,已经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天体,主要介绍当前Ia超新星研究的理论和观测进展,光谱分光及测光证据表明,Ia超新星是由吸积碳氧白短星热核爆炸产生,但有关Ia超新星前身星双星系统及流体动力学模型仍是有争议的,蓝Ia超新星具有相对均匀的峰值光度,它是天文学家已的校准得最好的示距天体,近年来,人们在利用Ia超新星测量时空方面已取得了巨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射电星     
本文介绍了射电星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恒星射电天体物理的初步知识,并按如下四个方面评介了射电星观测研究最前沿的成果:星风的射电辐射(OB型星,沃尔夫-拉叶星,早型发射线星,共生星,金牛T型星,晚型巨星和超巨星);活动双星和dMe型星(猎犬RS型星,dMe型星,大陵五,激变变星,大熊W型星,活动超巨星);X射线星;新星和超新星。为了更好地理解观测结果,文中也介绍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