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8月对天文爱好者来说非常特别。8月1日出现了日食,半个月后的8月17日又出现月食。这两次天象在香港皆可看到。小朋友们看了没有?  相似文献   

2.
课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课本,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课本应尽量避免出现错误,特别应尽量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万一出现了错误,应尽快纠正并尽力想法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然而,堂堂教材出版“老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数学课本中,却都出现过明显的天文常识性错误,有的错误延续几十年,在几个版本中反复出现并至今未作纠正,真称得上是咄咄怪事。  相似文献   

3.
空间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导致了全波段天文学的到来。其中,近紫外和远紫外的空间观测出现很早,但极紫外天文的出场却晚了许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既有技术上的困难,同时也出于天文学家对极紫外天文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4.
蔡涛 《天文学报》2006,47(2):144-152
依传统的局部混合长理论进行了对流包层模型计算,在黄红巨星和超巨星对流区的顶部出现超声速对流的情况,这与局部对流理论本身是不自恰的.文章详细分析了恒星大气超声速对流的成因,并按照星族Ⅰ恒星的演化轨迹,在赫罗图上给出了出现超声速对流的区域.其结果是。在演化过程中, (1)低质量星基本不出现超声速对流; (2)中等质量星的超声速对流主要出现在3.6相似文献   

5.
二、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及厄尔尼诺预防的可能上面谈到的厄尔尼诺出现的三个主要现象:东太平洋冷水区消失,太平洋赤道地区东南信风消失和西太洋堆积的热水向东回流。这三种现象的出现都是使占全球面积13的太平洋热了起来,本来厄尔尼诺出现的首要条件就是全球气温...  相似文献   

6.
远虑与近忧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车言车,且不说全国经济形势企稳向好,就是汽车工业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到年底全国汽车产销破1000万辆大关指日可待。但在日前召开的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却对汽车产能问题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发改委的官员认为汽车产能有过剩的可能,产业协调司陈斌司长指出:今年以来,汽车市场迅速回升,政策惠及的部分车型甚至出现了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磁流力学理论出发,研究了有流动情况下等离子体柱的扭折不稳定性线性理论,并以所导出的色散方程计算色散曲线,从而估计速度因子在线性不稳定性理论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发现流体的流动与磁场环向分量H_(eφ)一样是一个不稳定因子,随着流动速度的出现和增加,不稳定性增长率会提高几倍至几十倍,发生不稳定的波长范围会扩大.在速度较大的情况下,对短波扰动,m=0,m=1模几乎会同时出现。最后,用本文计算结果对太阳大气中出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8.
紫金山天文台在1989年8月16日较完整地记录到色球边缘耀斑和射电大爆发,这是产生在活动区5629区之中。在光学上先出现拱状物,随后在拱顶出现物质喷射。射电爆发出现与此相对应的爆发峰,在3厘米波段主峰顶部出现凹谷和脉动现象。对这些  相似文献   

9.
一套小型化杜瓦的机械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天文实测的发展,对小型化杜瓦出现了一定需求。本文介绍了我们新设计的一套小型化半导体制冷杜瓦,给出了机械设计的要点,可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Hinode卫星观测的单色像和磁图,对出现在黑子半影内的35对偶极运动磁特征进行形态特征、运动速度以及低层太阳大气响应3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偶极运动磁特征正负两极成对出现在黑子半影较垂直的磁场之间并向着半影外边界运动,间接验证了偶极运动磁特征起源于黑子半影水平磁场,在2-8小时的时间间隔内,同一位置上会反复出现形态特征和运动速度相似的偶极运动磁特征,为海蛇状磁力线模型提供了证据支持. (2)光球和色球在偶极运动磁特征向外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增亮,说明偶极运动磁特征会加热中低层太阳大气.(3)偶极运动磁特征的出现位置和半影磁场结构分布符合非梳子状黑子半影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家骥  陈力 《天文学进展》2005,23(4):293-303
详细介绍了Hipparcos测定的昴星团距离与以往地面测定结果比较所出现的差异、近年来对昴星团距离新的测定和对Hipparcos数据作的重新处理以及对造成不一致的原因所进行的探讨,最后对有关进展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对远东地区的中国、日本、新加坡、泰国以及菲律宾等18个电离层台站的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变化中的凌晨特征。 由于太阳活动低年影响因素较少,电离层频高图图形较规范。因此,出于简化影响因素,利于探源与便于识别现象以及资料质量的考虑,在判断现象与确定凌晨特征的存在时,以武昌台1964与1965年的频高图为主,进行了逐日的考查。至于其它台站主要是依据于月报表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远东地区一些台站在日出前1—2小时或太阳天顶角110到96度之间foF2出现了明显的小峰,小峰的出现规律与相关因素具有一些十分有趣的特点: 1、主要出现于冬季的04LT左右。 2、多出现于纬度15°—35°之间。 3、小峰的出现与太阳活动成负相关。 4、foF2小峰出现的同时,F层峰下TEC与峰高hm也增加。 在概略考察各种可能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还指出了这一现象的形成,可能与磁共轭点日出时,由于电子温度的剧增而引起的光电子沿磁力线向共轭电离层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虑到干涉仪对电离层中不同尺度不规则性的滤波作用、结合密云米波综合孔径系统、提出了电离层E_(?)层是电离层不规则性影响该系统的主要根源。不规则性的尺度约在700~1000米的范围。再考虑到E_(?)层的漂移运动,提出了文中所描述的模型。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E_(?)层对综合射束污染的模拟计算,结果指出:射束主瓣的增益下降约10%,副瓣由13%增大到18%;综合射束在赤经方向出现不对称性,从而引起约0.6秒的赤经误差;射束的边缘处和两个扇形区出现了杂瓣。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同幅双速跟踪成像CCD相机对控制软件的设计要求,描述了该控制软件的设计思想及其基本结构,重点介绍了相机管理与控制模块和数据上传模块的设计方法与过程,包括如何对相机硬件进行控制的一些技术细节,给出了系统测试的结果,并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天文实测的发展,对小型化杜瓦出现了一定需求.本文介绍了我们新设计的一套小型化半导体制冷杜瓦,给出了机械设计的要点,可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1988年6月29日云南天文台高时间分辨率射电望远镜观测到的微波超快速吸收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世界时07h38m50s至07h38m58s超快速吸收现象出现在太阳活动区NOAA/USAF5060上空的400GHz上,而在284GHz和142GHz上空出现的是spike辐射。当时,该活动区呈现出极其活跃的双极磁场位形。在世界时07h38m至08h47m先后产生了3B级和2B级的Hα耀斑,并出现了M65X射线爆发。根据电子回旋脉泽谐波吸收峰的特性,我们计算了三个波段的二次、三次谐波的磁场强度,并采用偶极磁场模型进行分析。对于400GHz上出现的超快速吸收现象,可能是产生的三次谐波脉泽辐射,在穿过吸收区时被吸收掉了。  相似文献   

17.
E.K.Smith等根据统计分析早就提出远东地区的电离层Es出现甚频繁是远东电离层的地区特色之一的论断,并指出这一现象可能与地磁水平分量H有关。虽然Es寻常波的极限频率foEs与仪器的灵敏度有关,但Smith等的结论在根据电离层垂测资料的分析提出之后,又得到了VHF的斜向探测资料的验证。因此,应是无容置疑的。然而,对这一特征的形成,尽管提出者已指出了与地磁水平分量的密切相关,仍存在一些不同的论点。论点之一,是认为这一特色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远东地区的地理纬度与地磁纬度偏离较大的结果;论点之二,是认为序列性Es在中国的频繁出现是导致中国大陆Es出现率更高的原因。本文从地磁纬度的计算公式出发;从解释中纬度地区Es的形成卓有成效的风剪切理论出发,并列举了一些事实,指出了这二论点的困难。 最后。本文列举了foEs突然增加之前,有地磁K指数的剧变与地磁场水平分量H的一大一小两主要异常区,正好对应于Es出现率的一大一小两主要分布区这一事实,指出Es出现率不同的实质,就是地磁场水平分量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运用Fokker—planck方程对主动型量子频标伺服环的非线性进行了分析,求出了伺服环跳周的平均时间,计算了从初始相位φ_n(0)=0的起始点开始,经过时间T后,出现一次失锁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海外站点和无人值守望远镜进行动态监测,判断望远镜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出了一种联合使用天文定位数据和轴系定位数据对望远镜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测的方法。该方法对观测得到的天文定位与轴系定位数据进行误差计算,对比分析两种数据的误差范围,判断望远镜的工作状态。利用该方法对亚太地基光学空间物体观测系统项目位于伊朗和巴基斯坦的两台15 cm地基光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其中1台15 cm望远镜轴系定位中方位角存在较大误差,误差在上百角秒,设备存在问题。通过对比此设备在国内与国外两地观测数据的误差,确定了出现问题的时间和地点。观测站工作人员对望远镜出现问题的报告印证了分析结论,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1989年3月太阳强烈活动期间,武汉电离层观象台用高频多普勒阵,对电离层扰动进行了连续监测。3月8日—20日共出现五次地磁急始(SC),在多普勒图上出现五次与SC相伴的,在文献中叫SCF或SCFD的频移变化。本文认为这是一种突发电离层振荡(SIO),当太阳风激波阵面冲击磁层时,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变化使电离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