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八大历史文化古都之一,境内有文物古迹1万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近年来,随着郑州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在保障城市建设用地的前提下,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郑州市以  相似文献   

2.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最北部,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土地总面积7354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市以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加快了城市发展步伐,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安阳正在向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面,临着大气污染、地基下沉、严重缺水、地震与洪涝灾害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原有城市的随机扩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要向生态城市转换。生态城市应具有功能分区和卫星城镇系统,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城镇的建设首先要对城市的功能进行定位,在深入研究地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规划,要做好城市地下水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推广使用轻质环保建筑材料,实施绿色洁净资源开发政策,通过立法保护城市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已影响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和措施才能使城市环境污染得以治理 ,城市建设高速协调发展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政策要求历史文化遗产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全面保护目标下,针对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范畴局限、缺少规范性、成果物化、管理部门分散等方面的不足,以长沙市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作为研究范本,从技术路径、普查范畴、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成果表达、应用途径等六个方面对普查与应用路径进行优化,创建了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与应用方法,对提升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与应用工作效率、推动建立全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有重要意义,可为全国各城市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战略谋划加强黄河生态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对开封来说,4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与黄河相濡以沫、荟萃交融的历史。为此,推进黄河流域开封段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局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最北部,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土地总面积7354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市以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加快了城市发展步伐,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安阳正在向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迈进。 “八五”时期,我市的城市建设资金为4.6亿元,“九五”时期为8.3亿元,而2001年上升到13.8亿元,2002年高达18.5亿元,近两年每年的城建投资额均超过了“八五”…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全球新兴发达经济体和中心城市之一,新加坡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宜居吸引着全球人才、企业、商旅和投资,也为国民提供着优良的生活品质和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花园城市—新加坡"的称谓于20世纪80年代闻名于世。随着"花园城市"成为现实,上世纪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提出了"花园中的城市"愿景,并且在"花园城市"基础上,注重生态自然的保护和连接城市环境的绿色空间、使其网络化和  相似文献   

9.
沈阳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城市地域文化。现存古老的建筑和街区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的见证,也是城市的魂魄。方城内的古建筑无声地诉说着昨天的故事,用有形的实体展示着昔日的文明。不仅沈阳如此,每座城市都有其鲜明的特色,无论北方的城市,还是南方的水乡,不同地区建筑都具有自己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地质评价与监测工作浅议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大,人口增加,矿产资源扩大开采,使大部分城市和矿区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水资源短缺,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诸多环境地质问题。为了保护城市和矿区的环境,减免灾害,最终达到人口资源环...  相似文献   

11.
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京杭大运河是独特的超大型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根据空间信息科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京杭大运河保护实际业务需求,探讨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设计和开发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并实际应用于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工作中,产生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为大运河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对山东省聊城市、湖南省岳阳市、云南省大理市、河北省邯郸市等8县市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名城保护专家指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必备要素历史文化街区在"拆旧建新"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不断沦为废墟,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因为过度商业化导致已无"文化"可言。要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  相似文献   

13.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过相应的数字化保护探索还相对缺乏。本文就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内涵、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等开展探讨:① 数字化可以丰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促进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② 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主体内容包括粮食与生计安全、农业生物多样性、地方和传统知识体系、文化与信仰和社会组织、景观与美学特征;③ 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包括多粒度时空数据对象分析与处理、云计算与服务、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对建设目标、标准以及示范性应用等的研究,同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明确其地位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复制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文化空间。习近平总书记说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好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好文化的根基,就是留住可以触摸的乡愁。传统村落不只是一种生活的需求,也是一种文化的需要,文化的价值。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台州历史文化发祥地,素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国土资源部时明确提出"要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好耕地"。习总书记将耕地比作文物,生动表达出我国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也表明了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人类的不断发展必须保持生态稳定和有控制的经济增长,这样才能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稳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人类面临的新课题.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和主要空间载体,各种矛盾在此得到充分暴露与冲突.因此,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空间是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20多年,济南泉水流量逐渐衰竭,泉水断流时有发生,为保护泉水,恢复泉水喷涌,塑造济南城市形象,该次研究基于50多年的济南地下水勘查、试验和研究成果,实现对城市多源、海量、多期次、多比例尺、异构地质数据的有效管理,然后建立不同地质数据的专业模型,实现对模型时空展布特征的三维可视化再现,并提供对模型的专业处理与分析。最后,从二维三维等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出发,加入时间维度,由历史积累的时空关系,反映济南城市地下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的嵌入,构成地下水四维地质信息系统,在其空间表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地下水的形成,泉水的分布、成因、演化以及泉水断流的原因、保泉供水的对策措施等,引导城市地下水的保护和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变革,也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和新的形式。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的涵义、产生的源头、技术特征、空间表现形式、目标和结果进行探索,提出智慧城市三大技术特征、四大核心技术、五大空间、六大效果表现特征,并论述了新型城市化、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十个一"为重点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和技术路线,强调智慧城市要以数字城市为基础来整合城市各种数据和信息,才能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城市协同高效的智慧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一般包括:区域地壳稳定性,地基稳定性,供水条件,城市废弃物处置,天然建筑材料和城市地质灾害等。本文从以上六方面对平顶山城市地质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价,为合理利用、整治和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了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是解决资源枯竭后城市的发展问题,是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资源型城市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资源在开发结束后仍能维持当地人口的长期生存。这就要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协调,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利用资源,同时,更要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构建良性城市系统,为长远发展提供条件。因此,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