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北秦岭侵入岩带中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晋宁旋回的中晚期阶段。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B型俯冲和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中,而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据此,该侵入岩带揭示了北秦岭褶皱带在晋宁旋回中晚期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辽东古元古代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太子河凹陷以南的营口、宽甸、丹东、桓仁等地。本文概述了侵入岩地质、岩石、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 ,探讨了其源区有幔源型、壳幔混源型、壳源型的属性。岩浆演化规律为:造山前富 Mg质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系列与钙碱系列双向演化;造山期由中酸性→酸性,由钠质→钾质;造山后崩塌期由基性→中性→酸性,由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系列,由钠质→钾质。构造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和模式为造山前毗芦寺超基性-基性杂岩侵喷就位,造山早期条痕状花岗岩同构造底劈侵位,造山主期片麻状黑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同构造中高位侵入,造山晚期块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高位侵入,造山期后构造崩塌期辉长-辉绿岩组合、闪长岩-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组合伸展就位。  相似文献   

3.
阿尔金地块南西缘钙碱性侵入岩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金地块南西缘钙碱性侵入岩带由10余个大小不等的花岗岩体组成,其岩石类型主要有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对带内有代表性岩体的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属钙碱性系列,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其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花岗闪长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575 Ma,确定为晚震旦世产物.这一发现,对于深入研究阿尔金地块活动机制,再造震旦期造山过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沟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样品中锆石呈半自形-自形柱状,震荡环带较发育,为岩浆成因锆石,样品的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25±1.7)Ma,代表其岩浆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地区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和低钛特征,为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及Rb、Ba、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弱的Eu负异常,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表明,东昆仑沟里地区花岗岩形成在晚三叠世碰撞到后碰撞造山阶段,且该岩体的形成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俯冲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鲁西太古代徂徕山杂岩体主要由片麻状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构成,此外尚发育少量小规模的中粗粒、细粒闪长岩。本文着重讨论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徂徕山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片麻状花岗岩为深源(下地壳)花岗质岩浆侵位结晶的产物;钾长花岗岩是片麻状花岗岩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部分熔融形成的,两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6.
喀英迪铁铜矿床的形成与晚泥盘世呼斯特大型复式侵入岩体相关,由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闪长斑岩等组成。岩石SiO_2含量为65.88%~76.26%、K_2O+Na_2O含量为5.76%~8.20%、K_2O含量为2.28%~4.99%,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149.88~214.32,平均185.45,总体偏低,LREE/HREE=8.59~10.59,均远大于1,属轻稀土相对富集,δEu值为0.29~0.63,具有中等-较强的铕负异常。通过R_1-R_2构造判别分析,呼斯特花岗岩的形成主要经历板块碰撞前、同碰撞期及后碰撞3个阶段,与板块构造碰撞造山有着密切关系,结合Fw%-Mw%和Nb-Y构造判别进一步分析,其侵入岩构造背景应为板块汇聚阶段的岛弧造山带。  相似文献   

7.
商丹地区幔源侵入岩是北秦岭活动陆缘型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Sm-Nd等时线年龄(973.9±85.9)Ma。岩石化学研究证明,它们分属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三个系列的岩石均不同程度地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和不相容性高场强元素,不同程度地贫化相容元素、过渡族元素、相容性高场强元素和TNT组元素,显示了系统的板块会聚边缘型地球化学特征。北秦岭侵入岩带与同时代的蛇绿岩带有力地证明,北秦岭晋宁运动的构造体制是板块体制。而且,该体制下形成的基本构造格局至今仍清晰可辨。所以,晋宁运动是秦岭褶皱带漫长演化历史中的一个独立阶段。  相似文献   

8.
鲁西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占基底变质岩出露面积的90%左右,由晚太古代泰山期TTG质花岗岩、变闪长岩类杂岩体和早元古代傲徕山期二长花岗岩及钾长花岗岩组成,均侵入泰山群。 TTG质花岗岩同位素年龄为2700—2600Ma,岩石具明显的片麻状构造,Na/K比值较高,(~(87)Sr/~(80)Sr)比值较低,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为硅铝质基底活化并有泰山群地层部分熔融而形成。变闪长岩类杂岩体同位素年龄值为2595—2483Ma,岩浆演化系列完整,为地幔岩浆分异形成。二长花岗岩及钾长花岗岩同位素年龄为2490—2284Ma,块状构造,Na/K比值较低,(~(87)Sr/~(80)Sr)比值较高,为泰山群、泰山期侵入岩经部分重熔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9.
胶东金矿成矿构造背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编制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图基础上,通过对大地构造相研究显示:胶东微地块是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其漫长的板块构造演化明显具有阶段性。侏罗纪是该区板块构造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换期,构造演化由原来的南、北分异转变为东、西分异,胶东地区NE向新生构造起了主要作用。胶东地区中生代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及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胶东地区表现为3次造山和3次伸展。晚侏罗世造山早期玲珑片麻状花岗岩组合是区域构造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引起地壳重熔的产物,代表了大陆弧花岗岩特征;早白垩世造山中期郭家岭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代表了造山期大陆弧花岗岩的特点;造山晚期伟德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表现为大陆弧花岗岩,后造山A型崂山晶洞过碱性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为大陆造陆隆升花岗岩与后造山花岗岩,代表燕山构造的结束。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相互作用,金矿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是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起因与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胶东地区与金矿有关的中生代侵入岩构造地质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地质信息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属于I型和S型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总体上归属于I型花岗岩类;两者具有不同的源岩,形成的环境为洋壳俯冲引起的火山岛弧环境、大陆碰撞环境和弧后拉张性质的大陆边缘环境;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形成于侏罗纪;郭家岭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从岩石构造组合的概念,玲珑-昆嵛山花岗岩应划为玲珑-昆嵛山造山早期片麻状花岗岩组合;郭家岭花岗岩应为郭家岭造山中期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  相似文献   

11.
商丹断裂带是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与中秦岭海西造山带的分界断裂,由韧性剪切应变带、逆冲推覆构造带、地堑断陷带及其所夹持的岩块、岩片、构造岩、褶曲等多种地质体组合成复杂的断裂带。其演化历史至少经历晋宁期俯冲、加里东期碰撞、海西—印支期陆内俯冲、燕山期滑脱推覆和喜山期地堑断陷的复杂演化过程而形成今日所见的复杂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12.
商丹断裂带是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与中秦岭海西造山带的分界断裂,在空间上由韧性剪切带、逆冲推覆构造带、断陷-走滑地堑断裂带及其所夹持的岩块、岩片、褶皱所组成的大型复杂断裂带。其演化历史至少经历晋宁期海沟俯冲;加里东期陆内俯冲-碰撞;海西—印支期陆内俯冲;燕山期的逆冲-推覆和喜山期断块-走滑的复杂演化过程,而形成今日所见的复杂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13.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属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具I型或S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属于H型花岗岩;在构造环境上,又具有火山弧型和同碰撞型花岗岩特点,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形成于华北与扬子古陆块在晋宁期由活动陆缘向碰撞带构造环境转变过渡时期,岩石构造类型属碰撞前(火山弧型)-同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韧性剪切带叠加的中元古界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基于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笔者认为成矿物质不仅来自容矿碳质糜棱片岩,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由 15%的绿岩带 (变质表壳岩系 )和 85%的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 )组成。呈包体产出的绿岩系分为以变火山岩为主的兰树沟岩组和以变沉积岩为主的杨寺沟岩组。花岗质片麻岩包括早期富钠的TTG质花岗岩和稍后的富钾花岗岩。晚期则有代表大陆地壳裂解的基性岩墙群侵入。文中介绍了各岩石单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绿岩带的变形和变质特征 ,探讨了研究区太古宙的大陆地壳演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新近在北秦岭造山带中发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带)和松树沟高压变质带(南带)代表性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这些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多为基性火成岩。与北带相比,南带的高压变质岩起源于更强烈亏损的地幔,结合岩相学,同位素年龄和Sm-Nd同位素特征的差异,推测南北二带形成于不同的地质事件。产在北秦岭造山带中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东部产在南秦岭造山带的同类岩石有许多相似之处.推测秦岭─大别造山带从南到北是在同一个岩石圈上演化来的,不是不同地块拼接成的。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塔山地区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故可以作为研究准噶尔地区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北塔山地区晚石炭世侵入岩类型复杂,早期岩体多为闪长岩类,后期岩体以花岗岩为主,是原始岩浆不同时期演化形成的一套岩石序列,且岩浆具有明显壳幔混合源的特征。在地球化学特征上,里特曼指数σ<3.3、A/CNK<1.1、w(P2O5)<0.65%、Fe2O3/FeO>0.4,岩石相对富集LILE和亏损HFSE,均表现典型Ⅰ型花岗岩类的特征。然而进一步研究显示,晚期侵入体富硅富碱,高钾、低钙铁镁含量的特点指示其为碱性花岗岩的性质,表明北塔山地区在晚石炭世末期经历了由挤压碰撞向后碰撞伸展环境的转变,且转换时限为(290.4±3.2)Ma或更早。所获认识为进一步探讨准噶尔地区及中亚造山带构造环境的演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秦岭东段泥盆系中新发现一种似碧玉层纹钠长石岩,发育有与中泥盆统同样良好的韵律层。野外和室内研究表明,岩石具古热泉沉积成因的可靠信息。这类岩石的发现,对研究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海盆中古地热异常及热泉活动引起的局部热水沉积环境具重要意义,也为了解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时期的成因演化积累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华北陆块南缘富碱侵入岩与金矿床成矿关系主要表现在空间、热动力和衍生关系三方面,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热液-淋滤富集型、含金剪切带型和熔结(爆发)角砾岩型。富碱岩石含金背景值总体较高,近矿围岩含金丰度低于远矿围岩,富碱侵入体中的部分金组分参与了成金作用。区域侵入体含金性,其一:沿着栾川—方城深大断裂带分布的富碱浅成侵入体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区域构造活动引发淋滤富集作用和含金剪切构造带成金作用;其二:位于成金基底源区出露的一些富碱侵入体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爆发角砾岩和热液蚀变。  相似文献   

20.
东昆仑东段晋宁运动表现为一期强烈的构造热事件,不仅有碰撞型花岗岩侵入体形成,而且使基底岩系发生角闪岩相变质和变形。同位素研究表明本区晋宁运动的活动时期在957~746MaB.P.,在晋宁运动早期开始的大规模碰撞拼合在晋宁晚期达到高峰,并一直延续到震旦纪早期,它可能是全球范围内Rodinia超大陆形成时的构造热过程在东昆仑地区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