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针对当前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需要现场指导和监督、实时在线监管功能缺乏、在线交互性差等问题,该文研究了网络三维地理场景构建、修复区环境智能化实时监测和预警、土壤采样数据与网络三维地理场景融合的方法。研发了基于3D WebGIS的土壤修复工程智能监管系统,将各类感知数据与三维地理场景结合,实现了在网络三维地理场景中土壤修复环境在线感知和远程监控、土壤现状分析、健康风险评估和修复效果的可视化表达等功能。工程实践表明,此方法便于管理者在线监管工程的现场环境和修复现状,有效提高了土壤修复工程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需要现场指导和监督、实时在线监管功能缺乏、在线交互性差等问题,该文研究了网络三维地理场景构建、修复区环境智能化实时监测和预警、土壤采样数据与网络三维地理场景融合的方法。研发了基于3D Web GIS的土壤修复工程智能监管系统,将各类感知数据与三维地理场景结合,实现了在网络三维地理场景中土壤修复环境在线感知和远程监控、土壤现状分析、健康风险评估和修复效果的可视化表达等功能。工程实践表明,此方法便于管理者在线监管工程的现场环境和修复现状,有效提高了土壤修复工程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需要现场指导和监督、实时在线监管功能缺乏、在线交互性差等问题,该文研究了网络三维地理场景构建、修复区环境智能化实时监测和预警、土壤采样数据与网络三维地理场景融合的方法。研发了基于3D Web GIS的土壤修复工程智能监管系统,将各类感知数据与三维地理场景结合,实现了在网络三维地理场景中土壤修复环境在线感知和远程监控、土壤现状分析、健康风险评估和修复效果的可视化表达等功能。工程实践表明,此方法便于管理者在线监管工程的现场环境和修复现状,有效提高了土壤修复工程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落实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求,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尤其是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面临业务独立协作难、数据分散共享难、信息化不高监管难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业务重塑、数据治理、平台搭建、一码管地"四大措施,建成了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自然资源业务高效协同、数据全面共享,探索建立了县级自然资源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新机制、新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当前建设用地项目管理中信息关联较弱、管理协同困难、监管缺乏智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图谱技术的“一码管地”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编码串联土地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数据,实现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互联互通,并将该体系应用于“一码管地”平台,提高了用地项目审批、监管工作的智能性和时效性,说明基于数据图谱的“一码管地”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赵骞  邓轶  傅宇 《测绘科学》2019,44(7):152-155
针对河道多种业务场景空间信息采集与管理问题,该文提出了河道在线多场景采集标绘方法。基于空间关系自动检查技术,构建了鼠标在线采集、文件批量数据导入、移动设备轨迹数据采集等多场景采集方法,实现了河道多种业务场景采集的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研究了"自下而上"的自由标绘和"自上而下"的任务标绘两种采集工作模式,实现了采集信息在线检查、更新、审核等全流程管理。研究成果在水利相关部门的河道信息采集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采集效率、改进了管理流程,为河道的空间信息科学采集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信息化对南京市污水处理监管业务的智能支撑,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南京市污水处理监管信息平台。针对南京市污水处理监管的现状,分析了水务数据中心、物联感知体系、监管应用平台的建设需求,构建一套包含智慧监测、水务设施GIS一张图、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排水许可证后监管、泵站监管、污泥处置监管、水务易APP等应用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城市污水智能感知、运营、监管及决策的全过程智能管控,推进南京市水安全韧性城市的构建,提高水务服务和行业监管水平,可为国内城市进一步探索污水管理的智慧化应用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发亮  林康 《北京测绘》2021,35(2):280-284
传统的园林管理存在数据信息多、测量手法多,无法实时在线监测等问题,针对园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智慧园林的解决方案。并根据设计理念,对各个子模块的功能进行设计和实现,给出实现方式。结合空间信息集成技术、可视化技术、物联网、GIS等信息技术构建园林资源信息的动态监测、数据时空分析、多维分析、在线服务平台。给园林绿化规划、虫害分析预报、养护管理、名树古木保护等提供科学管理依据,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测管理与实时动态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土部门土地监管业务越发要求科学化和精细化。为了能够根据国土业务规则对监控视频进行解读,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的视频监管系统。该系统接入移动"千里眼"平台摄像头信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优化布局塔基视频监控系统,能够结合各类国土业务数据对监控视频数据进行研判,实现了土地利用状态的多自由度实时动态视频信息采集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对于"智慧国土"项目中的视频监管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深入,国土信息化建设也面领着新的问题:数据没有进行有效地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分散、信息应用比较局限。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建立集信息集聚、预警监测、辅助决策、在线指挥功能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和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转变,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有力数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4,(6)
  相似文献   

12.
赤子"南方"     
  相似文献   

13.
“飞地”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博峰 《地图》2009,(4):34-43
飞地是一种特殊、有趣的地理现象,虽然它的存在造成了一些不便和弊端,例如邮政通讯上容易使邮编、号码混乱,经济上也很难与当地一体化发展等等,以至许多地方都主张行政变更,取消飞地。但飞地并非一无是处,它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我国省级单位间,自然地理、经济水平差异很大。例如西部省份农业、能源等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而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但人口稠密、资源短缺,如果西部省份和东部省份互相设置飞地,不仅有利于人口流动、经济互补,更提供了一个横向比较不同省份政府执政能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a "digital local, regional, region" inform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SIG" and its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to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First, the concept of the "grid computing" and "SIG" is interpreted and discusse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id computing" and "digital region" is analyzed,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digital region" is put forward. Finally,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grid computing" to the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佛乐之航"     
《地图》2007,(5)
亲眷们到北京来,我总是建议他们到博物馆去看看.在我个人看来,来北京游览,除了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天坛几处不可不看的胜迹,与其看某些新造"古迹"或"全球拙劣抄袭"的"公园",还不如看看那些纯粹独一份的特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南涧"跳菜"     
《地图》2002,(1)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fter describing the changes which program packages, such as SYMAP, can make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matic maps the author briefly considers the aesthetics of computer graphics. The simplicity and versatility of KOMPLOT are then discussed with the aim of bringing computer aided cartography to a wider field of users.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琦  杨超伟  易善桢 《遥感学报》1999,3(4):254-258
根据我们一年来对“数字地球”的研究,从地理信息与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数字地球”涉及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应用前景等问题,比较客观地阐明了“数字地球”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围绕"天地图·上海"与主节点数据融合方案的制订,分别对双方的数据内容、融合的技术流程、实现融合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对比数据找出差异,确立融合原则和内容,制定技术流程,在对双方资料做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和管理技术、专题数据变化检测和提取技术、数据自动检查和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经过35 km~2数据试点,融合方案达到了预期目标,试点成果满足了主节点的要求,证明了本方案设计路线可行。  相似文献   

20.
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高职高专土建类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测量新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从我院实际出发,提出了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办法与措施,符合教学认知规律,利于改进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