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apStore软件以面向对象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为数据模型基础。该模型对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实现了几何、实体、符号等概念,以及实体数据、几何数据、符号数据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实体3个部分的内容。不同数据的编辑操作在不同的视图环境下进行,既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数据生产和加工的统一,为制图与建库数据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详细介绍利用MapStore软件进行制图数据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描述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传统空间数据模型描述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描述方法,定义了地理实体及其构成,并探讨了基于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这些方法的研究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共建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全空间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空间数据模型——多粒度时空对象模型,多粒度时空实体对象通过唯一实体标识、多元特征信息记录空间实体,能够较好地支持空间实体的空间和语义表达。矢量地图数据作为现有重要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记录了地理实体具体属性和位置信息,为实体对象生成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数据支持。本文提出了路网矢量地图数据生成实体道路对象的研究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特征分析、实体对象生成策略和关键技术研究、实体对象转换3个方面对矢量地图数据的实体对象生成展开研究,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实体对象转换方法为矢量地图数据生成实体对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朱蕊  胡英男  周滨  严薇 《测绘通报》2014,(3):107-110
由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不同部门往往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对同一地区的数据生产采用了异构的生产环境,导致生产出的数据各有特点和优势,对于同一个地理实体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数据源,当空间数据更新和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多个数据源描述同一地理实体时,就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本文首先对空间数据更新中多源数据的不一致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分别从几何位置、要素关系和属性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了多源空间数据不一致的表现;然后分析了多源空间数据不一致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坐标系、地图投影、资料应用情况、空间数据误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导致多源空间数据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Web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的开放式表达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Web环境下的适合分布式异构地理空间数据表达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地图、实体地图以及可视化地图的概念 ,并分别基于XML、GML以及SVG创建了开放式地理空间数据的三层表达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为开放式WebGIS的数据互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已有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不足,从人类空间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认知,设计了一种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为复杂地理空间对象的表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理空间数据库联动更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多比例尺、跨行业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与更新为背景,介绍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联动更新模式,描述了多比例尺数据的级联更新和跨行业数据的协同更新两种模式,以及支撑联动更新的两大关键技术,即实体级增量更新和地理实体编码。联动更新技术在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的运用与相关机制的建立,对提高平台各类空间数据的更新效率和数据一致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8.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差异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理信息的应用不断深入,人们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可避免产生不同来源、格式、比例尺、多投影方式或大地坐标系统的地理空间数据.从空间实体或现象本身不确定性、人类认知表达能力的局限性、空间实体或现象观测的误差、计算机表达地理对象的局限性和空间数据操作产生的误差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原因,这对GIS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来说,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语义相似性度量是实现多源矢量空间数据集成与融合的关键技术。首先以地理实体为研究对象,从矢量空间数据表达视角对地理实体的语义信息进行分析与描述,提出基于多特征约束的语义相似性度量模型。然后该模型将地理要素分类关系作为控制条件提取目标实体集,在构建实体间语义特征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引入属性特征熵的概念,计算不同特征的权重值,进而综合多特征相似性来度量地理实体的整体语义相似程度。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道路实体匹配实验中,通过计算实体之间的语义相似性实现匹配,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特征约束下的语义相似性度量模型能够合理计算地理实体的语义相似度,且提高了地理实体语义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地理实体时空数据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维数据维度一体化的地理实体时空数据超曲面预测问题,重点研究了时空超曲面输入数据中异构的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及过程,并探讨了基于时空超曲面的河流水质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GIS的蓬勃发展和地理空间数据内容的逐步丰富,面向行业和社会公众的综合地理信息应用成为GIS和地理空间数据存在的生命线.不同的GIS软件和地理空间数据之间由于软件接口、数据格式的不同,很难做到数据和应用的集成,影响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本文结合ISM关于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的思路.提出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协议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多协议地理信息服务集成框架,探讨解决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实现了从不同地理信息服务获取的影像数据、矢量数据和DEM数据的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13.
张旭  郝向阳  李建胜  李朋月 《测绘学报》2019,48(11):1415-1423
监控视频的动态前景目标智能分析是平安城市、智慧园区等安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将监控视频与地理空间数据融合可为静态的地理数据赋予动态属性。针对传统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数据集成仅仅将视频数据投射至地理空间,造成存储难、视频内容理解难度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前景动态目标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融合模型,通过推导出的映射模型将图像空间中的动态前景目标及跟踪轨迹映射至地理空间中,达到将监控视频与地理信息有机融合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设计了4种多图层融合显示模式,实现了监控视频中的动态前景目标在地理空间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们对地理空间数据迫切需求,介绍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产生的管理与技术原因及其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和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是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本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方法。最后,讨论了地理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以及通过地理要素语义融合消除地理要素数据描述和属性差异的矢量数据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的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集成问题,从集成框架体系结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3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分布式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框架的5层体系结构模型和原子空间信息服务概念;通过研究分布式空间查询路由算法和虚拟四叉树模型等关键技术,探索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空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数据中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其无处不在、形式与结构多样的特征决定了感知和融合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泛在地理信息分类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感知和融合技术的总体现状,总结了服务快速准确发现、深层网络数据高覆盖度采集、非结构化文本中位置信息提取和关联图像空间语义提取等感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异源几何数据匹配关联、地址标准化处理、同名实体语义对齐、地理实体关系构建等融合处理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展望了互联网泛在地理信息感知融合技术在开放地理数据网络、城市治理与应急管理、网络监测与地理空间情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论可量测实景影像的概念与应用——从4D产品到5D产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面向第三次Internet浪潮和Web2.0模式,本文探讨信息化测绘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各行各业日益增长的需求。数字化测绘是利用4D产品(DEM、DOM、DLG和DRG)实现测绘成果的数字化,但4D产品是按规范测绘的基础空间地理框架数据,难以直接为各类不同用户使用,而信息化测绘要求直接向社会提供空间信息服务,为此,作者建议将移动测量系统所获得的可量测实景影像作为新的数字化测绘产品与4D产品集成,从而推进按需测量的空间信息服务。文中扼要介绍了可量测实景影像(DMI)的获取方法及其与4D产品的集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空间信息原子服务的概念,阐述了其互操作模型与互操作层次结构,进而提出了空间信息原子服务的集成框架,包括服务分类框架、服务链接模式以及由空间信息原子服务、分子服务、流程服务和方案服务组成的服务集成模型。空间信息原子服务概念的提出,对于空间信息服务(GIService)的服务组织与管理、服务集成以及更好地实现软件复用和空间信息互操作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尹志华  唐斌 《测绘科学》2011,36(2):162-164
本文就目前空间数据集成的两种主流模式,在论证了各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得出了用GML作为地理空间数据转换及传输的标准是切实可行、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案。从而提出了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的模型,并探讨了基于这一模型实现空间数据共享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rapid advance of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the availability of geospatial data from a wide variety of source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t is beneficial to integrate / conflate these multi‐source geospatial datasets, since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source geospatial data can provide insights and capabilities not possible with individual datasets. However, multi‐source datasets over the same geographical area are often disparate. Accurately integrating geospatial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s a challenging task. Among the subtasks of integration/conflation, the most crucial one is feature matching, which identifies the features from different datasets as presentations of the same real‐world geographic entity.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new relaxation‐based point feature matching approach to match the road intersections from two GIS vector road datasets. The relaxation labeling algorithm utilizes iterated local context updates to achieve a globally consistent result. The contextual constraints (relative distances between point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mpatibility function employed in each iteration's updates. The point‐to‐point matching confidence matrix is initialized using the road 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at each point. Both the traditional proximity‐based approach and our relaxation‐based point matching approach are implemented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ver 18 test sites in rural and suburban areas of Columbia, MO.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our relaxation labeling approach has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proximity matching approach in both simple and complex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