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技术问答     
问:1:1000比例尺测图,对于坡度近于1:1(即倾角近于45度)的冲沟沟壁是以等高线表示呢,还是用(?)符号表示?如果以等高线表示,则沟沿处的等高线将接近于直角,是否合理?(本溪市规划处测绘队)答:应用等高线表示。其理由主要有如下三点:(1)用图单位要求在图上能迅速确定点的高程,或按一定高程,根据等高线(或内插)计算面积。因  相似文献   

2.
平均海拔与平均坡度图的编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福昌 《地图》1997,(3):19-21
一、平均海拔地势图的编制地面高度与坡度是组成地貌特征的两个基本因素。在中、小比例尺地图上较大范围内表示地势高低的主要方法是等高线加分层设色,另一方法是利用各个制图单元的平均海拔分级着色。它的编图资料来源取决于在大、中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高度带的面积量测。根据地形图已有的等高线,分别量测每个经纬网梯形内各制图单元(分政区、水系,或按其它指标划分的统计单元)所含高度分带(如每隔100~200m的海拔分带)的面积。量测成果能准确揭示各地海拔高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它既是进行农业规划、国土整治及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所必…  相似文献   

3.
基于等高线表面估计法的LIDAR数据DEM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利用LIDAR数据提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原始LIDAR数据内插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然后根据DSM等高线闭合及相交情况,将等高线分为非地面等高线和地面等高线,最后内插地面等高线生成当前DEM,并采用迭代逼近的方法进行精化,生成最终的DEM。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有一定起伏的地形表面,而且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利用马尔柯夫随机场(MRF),对光谱矢量在二维空间的映射模式予以描述,建立了基于马尔柯夫随机场的多波段纹理模型,提出了在多波段遥感影像中吉布斯(Gibbs)分布势函数和吉布斯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迭代修正的多波段遥感影像纹理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5.
等高线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形图上等高线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人们分析地形的重要依据,也是利用GIS模拟地形图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利用计算机模拟人们判读地形图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计算机环境下有效地描述、表达及计算等高线空间关系,本文从空间认知的需求出发,在等高线空间关系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图论中的树结构(等高线树)形式化表达等高线空间关系,在Voronoi邻近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可执行的等高线空间关系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程文  胡晓 《河南测绘》2009,(3):19-20
在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诸如工业场地平整、连片建筑垃圾清运、地表层剥离、坑塘井挖、坑塘及洼地回填和库容计算等一些涉及土方和容量测算问题。根据设计和施工目的及精度的不同,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在计算这些量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和数字地面模型(DTM)法等。  相似文献   

7.
等高线悖论与广义等高线定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等高线是地图上可视化的线并与地图比例尺密切相关的条件,推出了等高线悖论,即等高线是地面上一定范围内高程相等或不相等的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提出了点元概念,推导了等高线是地面上的等高点元集在地图平面上的同胚或拓朴映射的广义等高线定义。本定义包容了传统的等高线定义并可解释制图综合规律。因此,广义等高线定义更适用于等高线可视化的地图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8.
技术问答     
问:在行政区划图上,如何表示概略的地形与反映本区森林的特点?(吉林 华盛葵)答:在行政区划图上如何显示地貌和是否表示地貌,应从需要和可能出发,结合本辖区的特点和本身的技术条件来考虑。通常,有技术条件的,采用银灰色“晕渲”或棕黄色“透视写景”法表示地貌的立体感效果还是很好的。如果不用上述方法表示地貌,而在图框内邻区空白处插附较小比例尺的本区分层设色“地势图”,亦可反映本区概略地貌。这样,主图以政区设色和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则更为突出和清晰易读,效果较好。关于采用“分色等高线”按平原区用0.1毫米粗的绿色等高线,丘陵区用0.2毫米粗的土黄色等高线,山区用0.3—0.5毫米粗的棕色等高线(越高越粗)表示地貌的方法,我们认为在以政区设色的行政区划图中,这还是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其效果如何,可以通过试编样图,并征求有关用图单位的意见来作出结论。不过要注意,分色等高线地貌必须按照地理图的性质作较大的概括,并作为第二层面反映在政区图上。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目前图上量测曲线的方法甚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图解解析法,它是采用固定脚距的两脚规在曲线上往返地截取曲线,然后代入公式算得曲线总长[例如华罗庚方法、伏尔科夫(БолковН.М.)方法、马洛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rkov-CA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集成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提出基于Markov(马尔柯夫)模型和CA(元胞自动机)模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式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是:从1987年到2013年,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总体态势是:城镇用地、林地、耕地和灌丛的面积逐渐增加,其增加速率依次减小;水体、草地、沙地和裸砒砂岩面积逐渐减小,其中水体缩减的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DEM建模方案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首先阐述了数字地面模型的定义,其次叙述了目前DEM建模的方法:根据离散点建模和根据等高线数据建模,最后讨论一种基于数字化等高线建立高质量DEM的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地图上等高线信息度量的层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敏  樊子德  邓敏  徐震 《测绘学报》2012,41(5):777-783
地图信息定量度量是地图学研究一个基础问题,亦是评价地图设计、地图综合、制图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以等高线地图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认知的等高线信息的层次度量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基于Shannon 信息论的地图信息度量方法。然后解析了地图等高线信息的产生原理,并将等高线信息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单条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元素层次)、基本地貌单元邻接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邻域层次)、全局地图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整体层次)。在此基础上,依据空间信息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分别建立了各层次信息定量度量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本文所提的等高线信息定量度量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等高线的滤波方法,它先由LIDAR数据生成数字表面模型,并内插出等高线,再根据DSM等高线的特征,如闭合性、首尾点距离、等高线的长度及等高线间距离等,通过设定阈值自动提取出属于自然地面的等高线线段,以获得初始的自然地面点,然后内插生成初始数字地面模型,最后使用迭代逼近法生成最终的(精确的)数字地面模型,即比较初始DTM与DSM,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点视为DTM点,而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点则标记为无数据点,最后,这些无数据点由选择的DTM点内插出.通过与现有表面估计的滤波方法的对比实验以及所提取地物轮廓线与航片的叠加对比试验,证明新方法可适用于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形,地物提取精度高、计算量小、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在我院的“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的研究方案”中,关于如何绘制等高线,提议使用计算机打印机输出等高线,对于这一部份内容的原理方法,在IBM/370计算机上,用离散点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进行了试验,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以这种方式产生等高线是灵活、快速而且无需过大的计算机内存,同时还可以利用打印机能重迭打印产生不同灰度的原理,以浓淡色调表示地貌起伏特征。  相似文献   

15.
傅立叶级数支持下的等高线多尺度表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傅立叶级数提取等高线的特征向量,并提出了一种等高线多尺度表达的数据模型.对开等高线采用以首尾点连线作镜像处理的方式将其拓展成闭合曲线,进而将闭合曲线描述成弧长的周期函数,并将其表示为傅立叶级数.以一定阶次的傅立叶级数展开曲线与原始曲线形成的缝隙面积为依据,计算当前展开曲线的比例尺,建立傅立叶级数展开项数与等高线比例尺的对应关系.不同于传统的通过对曲线上点和弯曲的取舍来实现尺度变化的方法,通过控制傅立叶特征向量的长度来实现不同尺度的等高线表达.  相似文献   

16.
基于拓扑关系的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郝向阳 《测绘学报》1997,26(3):247-253
地面高程信息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地图上的等高线进行数字化来获取。等高线的数字化包括获取其特征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两个方面。本文讨论了闭合等高线之间的拓扑关系及其表示形成,给出了根据等高线的平面位置判定其拓扑关系的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自动获取闭合等高线高程值的方法。实验表示,本文所述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一、等高线的作用等高线是表示地貌起伏变化的最好方法。它只需用几根简单的曲线就可以把地面上变化无穷的形状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如何勾绘好等高线,使它与实地一致、“像真”,并充分反映地貌上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解释和提高地图的感受潜力是理论地图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地图科学领域正在寻找能解决这项任务的工具。因此,60年代初期,信息论成为感兴趣的中心议题。首先使用关键词“地图信息”,并把制图过程(制图与用图)作为地图信息传输过程。这种理论方法的创始人是莫尔斯(Moles,1964),不久就有了许多追随者。信息论原理在最初尝试把地图作为感受潜力源来表达地图信息量。最早进行这方面工作的是苏霍夫(Sukhov,1970),他在一张地图上只计算符号代表的信息。用信息论计算摘减少量的方法来表达信息量,熵H计算公式如下:式中,m是…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设λ、φ代表地面上点z的经、纬度;x、y代表投影面上对应点z的坐标。如所周知,推求地图投影的一般方法是,首先规定投影面上经、纬线形状,得出投影的普遍方程:x=f_1(λ,φ), y=f_2(λ,φ);然后考察变形分布问题,并引入基本条件(例如,角度不变)和补充条件(例如,要求在某一纬线上比例尺达到最小)。这样,最后再确定投影函数的具体形式。因此,利用近代数学工具来研究地图投影,显然是数学制图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尔马也夫教授曾经研究了正形投影的比例尺与拉普拉斯偏微分方程的关系。概略来说,就是把这种投影的探求归结于求解所谓狄里克莱(Dirichilet)边值问题:  相似文献   

20.
技术问答     
问:在1:1万航测外业规范第12页§8中规定图上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见表2)及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都比1959年出版的平版仪规范中(第11、12页)的相应规定有所放宽,这样规定的依据是什么?答:考虑到平板仪测图时,所有高程注记点,都是在野外用仪器直接测定的点,但采用航测方法成图时,不少高程注记点是由航测内业在野外控制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密求得的,有的高程注记点还是在立体测图时测定的,它们受所使用仪器量测精度的限制,有的误差还增加得比较多(如山地用多倍仪),所以在两种规范上对高程注记点分别作了精度规定,而把航测的规定得宽一些(当然这只是就实测的点而言,如就整个精度来讲,则航测较平板仪测图要高)。至于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两者已趋于一致,可参看航测外业规范第13页表3及平板仪规范补充规定第5页之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