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Elroi提出的示意性地图线路综合的格网匹配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格网匹配算法的逐点线路综合方法和多点平移方法。实验对比分析表明,逐点综合方法综合后线路与原线路相比,二者契合度更高,精细程度较好,但线路弯曲复杂度很高;多点平移方法综合后线路具有良好的示意性、抽象性特征,但节点位置偏移原线路较大。在制图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制图要求选择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点群密度制图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点状专题数据激增,需要突破传统制图方法的表达局限,利用海量点群数据对专题信息进行快速、直观、综合的制图表达。文中以南京市银行的ATM网点数据以及全国KTV营业点分布为制图数据源,探讨了点群数据核密度估计图以及三维核密度曲面图的制作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网点密度制图方法,消除了边界分隔对密度计算精度的影响,能更好反映点群数据的空间分布密度、区域差异、动态变化等特征,具备更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050501基于投影点密度的车载激光扫描距离图像分割方法/史文中(香港理工大学)…//测绘学报.-2005,34(2).-95~100提出了利用投影点密度进行距离图像分割的方法,是离散坐标点阵列,不表达目标边界特征和拓扑关系,展现了激光扫描技术在数据获取、处理研究上的新方向。050502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研究/王家耀(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7).-565~569在指出制图综合大部分问题可看作是优化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遗传算法引入制图综合研究中,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制图综合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是解决数字地…  相似文献   

4.
基于点云分类常用的近邻聚类法和物体表面分割等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网格密度的近邻聚类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点云进行低点提取,设置格网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对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对点云空间进行均匀格网化,使具有最大密度的格网为聚类中心,加入高程、强度以及法向量等特征对分割后的点云实现了不同地物的分类,提高了运算效率,降低了错分率。  相似文献   

5.
点群的自动选取是制图综合的重要内容。在Voronoi图点群选取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顾及多特征约束的Voronoi图点群选取方法。该方法顾及了描述点群要素重要性的空间分布特征、拓扑和密度特征、专题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联特征,构建了基于综合特征重要性的度量模型,并作为约束条件应用于Voronoi图点群要素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综合考虑点群要素的多种重要性特征,而且能够较好地保持点群综合前后空间特征的一致性,符合传统制图综合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吴增伟  张胜茂 《测绘科学》2011,36(4):178-180
地名研究能够揭示地名所固有的科学价值,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名制图法是地名研究中常用的方法,用它分析姓氏地名可以追述某姓氏起源,了解该姓氏人口的分布、迁移等.本文借助GIS软件,对张姓地名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格网制图数据分析,可以反映张姓村庄的密集程度、密度值连续变化状况、宏观分布规律;空间平滑插值制图数据分析,可以...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影像匹配中尺度不变特征应用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用于无人机影像匹配中存在匹配效率低下,误匹配较多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特征点提取优化算法,并改进了特征点匹配策略。通过将原始影像划分格网,依据每个格网影像信息熵的大小来合理分配各格网中特征点数量,实现了基于纹理信息丰富程度的特征点均匀分布;基于Harris兴趣值进行筛选,保留了适合于摄影测量的特征点;采用一种多层次自适应的匹配策略,在尽可能保留正确匹配的同时提高了匹配正确率。基于一对由小型无人机拍摄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大量减少SIFT特征点的同时,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增加了匹配点的精度,且提高了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分层格网点密度法实现了车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数据中单株树信息的提取,并通过改变格网阈值研究了算法中出现的参数(格网大小、格网高度)以及点云数据中的噪声地物对单株树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格网点密度法,能有效地在点云数据中提取单株树的点云信息.  相似文献   

9.
针对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的多尺度表达问题,根据DEM格网数据在能量谱密度中“低频-高能-大尺度”的对应关系,在化简中关联地形语义特征,构建了DEM数据的多尺度表达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时动态派生不同尺度下的DEM数据,通过等高线放样观察发现,该模型派生的DEM数据满足地形表达、空间认知和制图综合中的“保留主要地形特征、舍弃次要地形特征”的基本原则。与常用的DEM化简方法进行高程值统计以及坡形变化的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统计意义与结构意义上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GIS规模的扩大,GIS软件需要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制图综合方面,虽然前人已经提出了很多关于计算机自动制图综合的算法,但是目前的软件在这方面的功能还不能令人满意.文章就是结合前人的一些工作针对曲线的自动制图综合提出的一种可以保留较多曲线特征点的综合算法,并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加权Voronoi图在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点的微观状况,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各居民点的综合影响力,并据此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中心村、保留村及零星居民点(搬迁村)3类。引入城市地理学空间分割方法,利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各中心村的综合影响力范围,确定各搬迁居民点的安置去向,以维持原有的社交范围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三生空间协调度的中泉镇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中分类推进乡村发展的问题,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度模型,该文选取甘肃省景泰县中泉镇为研究区,开展三生空间协调度计算与分析,并结合居民点布局优化方向,将中泉镇居民点优化类型划分为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规模管控型和搬迁撤并型4类。实验表明:中泉镇城郊融合型居民点共有21个,占比2.73%,主要分布在中庄村;集聚提升型居民点392个,占比52.84%,分布在龙湾村、腰水村、三合村、尾泉村、胡麻水村和长生村;规模管控型居民点共有365个,占比32.16%,分布在红砚台村和大水村;搬迁撤并型居民点共有95个,占比12.26%,分布在崇华村和白水村。该研究可为乡镇尺度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口资源是制约山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决定了山区的资源环境安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分析川滇黔接壤地区山区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方法,构建了适合山区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模型.以2007年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居民点作为人口分布指示因子,利用GIS软件工具,分析了居民点分布与地貌形态、土地利用、道路以及水系间的关系.基于多源空间数据融合的思想,引进了居民点缓冲区的概念,以较客观的赋权方式确定影响因子权重,实现山区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结果表明,通过融合产生的人口密度与乡镇级人口密度的相关性均在0.80以上,结果可靠,为进一步分析山区人口分布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栅格DEM的地形特征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陕北延安地区燕儿沟流域为实验样区,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基于栅格DEM的地形特征提取和分析,以及DEM分辨率对地形特征的影响,并计算和比较了地形特征的空间统计分布。研究表明:一个相对真实的DEM能够通过修改生成DEM的基本材料,以及对DEM进行再加工而获得。由于DEM分辨率的不同,由此得到的地形特征值(如坡度、地形指数、河网密度等)在统计特性上也会随之变化。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坡度减小,地形坦化,地形指数均值变大,流域总面积变大,子流域数量减少,河流总长度减小,河网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居民地对人口分布的指示作用,同时考虑居民地性质、规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居民地重分类"的人口空间展布方法。首先根据居民地性质、规模等对居民地进行重分类,然后再根据统计方法求得各居民点类型的居住密度,从而获得人口的空间分布。以湖北省40多个县市作为研究区,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朝鲜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朝鲜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重要途径。基于朝鲜市郡级人口普查数据,将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朝鲜人口密度与空间因子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朝鲜人口密度空间化模型,在GIS平台中实现了朝鲜人口密度的空间格网化模拟,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朝鲜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因素的决定力进行了有效探测。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达到0.769,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与朝鲜三级行政区人口统计数据保持一致。同时,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的因子依次为道路网密度、居民点密度、居民地指数、海拔、坡度和耕地指数。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密度栅格数据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山区人口分布与地形、土地利用、道路、河网以及居民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区人口密度与高程、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83以上;与道路、河流存在类似关系,即距离越远人口密度越低,与河流相关性较弱;居民点密度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状态,人口密度与中心城市距离存在较高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04;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建设用地和耕地中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8.
村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平原村镇香河县、山地村镇密云县和水乡村镇昆山市为研究区, 分析了村镇空间结构的特征。建立基于网格的村镇选址及空间范围模型, 采用GIS空间分析和建模技术实现; 此外, 空间范围模型根据泰森多边形模型的思想, 提出用土地效益的概念代替距离来确定村镇的空间范围。由于考虑因素更全面, 更具体, 这两个模型可以更好地为村镇的选址与空间范围的确定提供参考。此研究为村镇规划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以黄土丘陵1:1万DEM为基础数据,通过稀疏抽点法获取不同格网点布设位置下的DEM,进而分析不同分辨率DEM中单个地面点和区域地形单元的Et概率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任意格网分辨率DEM,无论是不同布设方案下的单个地面点,还是区域地形单元,其Et的概率密度均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对于单个地面点,如果以其为中心的3×3DEM格网单元区域以凸地形为主,其Et概率密度呈现出右偏正态分布特征;如果以凹地形为主,则呈现左偏正态分布特征,其他区域则呈现标准正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宅基地测量是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许昌某一村庄为例,主要介绍了利用GPS-RTK和全站仪进行宅基地测量的具体过程。经过实践验证,这种方法不但满足地籍测量精度要求,而且减少了外业观测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和经济效益,可为平原地区农村宅基地测图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