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南 《浙江测绘》1996,(3):50-50
以往在编制浙江省地图时,总认为浙江省不涉及到国界,省市界线有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权宜画法,县、市界线有习惯画法,如有争议之处可以不绘,对境界线的表示未引起高度重视,以致在有些地图上对沿海一些重要海洋岛屿漏绘或绘得不准确或名称有误.影响我国领海基线的正确画法。  相似文献   

2.
《地图》1990,(4)
地图的数学基础是地图重要特征之一。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要正确理解地图的数学基础,必须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表面是一个高低不平、极其复杂和不规则的自然表面,通常以假定海水处于静止状态向大陆延伸形成的大地水准面来代替地球的自然表面。但是由于地壳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致使这个表面仍是不规则的。也就是说,它不能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表达出来。为了便于计算,人们选择了一个绕地球短轴旋转的椭圆所构成的椭  相似文献   

3.
两种高效率的地图存贮方法彭小元(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土信息与地图科学系)地图是以特有的符号,运用某些数学规则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及社会经济现象缩小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地图具有准确性和直观性,其应用非常广泛。地图既可以全面地反映某一区域的地理信息,也可以仅反...  相似文献   

4.
我与地图     
地图,是地球在平面上的肖像。它虽不能毫无遗漏地反映地表万物,却是测绘智慧地表现真实地表的极至形式,它趋近真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再没有何物可以在此方面与地图相比。它在人类历史上比字的起源一定要早得多,因为原始的图画般的地图是人们狩猎的向导。人没有翅膀,视野也极其有限,然而,地图真仿佛是童话中的一张张魔片,缩大地万物于眼前,  相似文献   

5.
关于地图投影存在变形的数学分析和几何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业勋  冯可君 《地图》1993,(2):11-13
地球椭球或一般球体的表面,在数学上讲是一种不能展开的曲面。将曲面上的要素转换到平面上时,必然会产生变形。本文想就这一基本问题,应用数学分析与初等几何方法,进行通俗的论证。一、关于地球曲面与平面关系的数学分析文献[1]指出:广义地图投影定义是开口的地球椭球面或实际地球表面到平面上的拓扑变换。数学基础、居民地、道路、水系、地貌等地图要素,是以线划为主体的地图符号。图面被地图要素分割形成的各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面状域是与地图要素对比而存在的。任何地图均为线和面的  相似文献   

6.
吴志荣 《地图》2005,(3):111-112
地图是地球的缩影。我们到各地去旅行,需要地图,开发矿山.兴修水利。需要地图而航海、航空.行军作战更是不能没有地图。其中,与战争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国家疆域图和军用地图。  相似文献   

7.
包维铅 《地图》1992,(2):52-54
在地图编制过程中,无论是普通地图还是专题地图都有大量的底图要素与专题内容需要等大、缩小或放大转绘。通常采用的转绘方法有照相法、光学投影法、缩放仪法和网格法等,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在编图实践中根据复印机操作简便、复印图像清晰均匀等特点,用它复印转绘了数百幅地图,感到这样复印转绘地图内容、编绘比例尺较小的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特别是图集、图册,有可以加快编图速度、节省转绘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制图周期等优点,是地图编制工作中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地图转绘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图与非地图都符合图的定义,由于地图表示的地物处于地球椭球面上而具有若干基本特性,因此地图获得了非地图所没有的丰富内涵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静爱  干萍 《地图》2004,(5):35-39
人类由于自身的局限不可能重新经历地球的每段历史,也不可能亲至地球的每个角落去认识世界但所幸我们有地图.可以通过地图来看世界.通过地图来认识地球的过去与现在。地图像人类历史一样古老.而且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演变。地图告诉我们的远比指导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内容多得多。地图展现  相似文献   

10.
在玻璃上流布土沥青膜刻绘地图的线划原素,从而代替在纸上用墨清绘的方法,经实验证明:这种刻图法能保证和提高地图的质量,并降低成本。采用刻图法制印地图,其主要优点在于:1)提高绘图员的劳动生产率(1—2倍);2)刻绘地貌和水系图形的质量较高;3)地图各要素的套合精度较好;4)采用这种方法可省掉分涂作业;5)刻绘地貌和水系的工具构造非常简单,并刻图技术亦易为绘图员很快掌握。  相似文献   

11.
《地图》1986,(1)
地图是地球按不同的地图投影要求,将地球表面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描绘在平面上的图形。要想知道图上某段的距离在实地上的长度,就必须知道缩小的倍数。因此,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某一段长度与实地相应长度之比。地图上通常所标记的比例尺是主比例尺,它代表了整个地球的缩小倍率,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只有沿标准纬线或其他个别线或点上的比例尺属主比例尺(等于1),标准纬线之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图制图与调绘相配合关系到精准制图新工艺的创新、发展,对地图编制、地图使用起到促进作用。细化调绘方向,将制图工作与调绘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地图的精准度,成为制图工艺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地图,是地球缩小的表象,是按不同的比例尺和不同的投影法绘制而成的。在地图上,可以反映出地球上各种事物及其空间关系,是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精心组织教材,使课本和地图有机地加以结合。教材内容,绝大部分要通过地图(也就是要从空间位置上)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讲地图,不是讲书本,把学生的视线引入祖国锦绣河山,带到色彩绚丽的世界各地。纠正以往学生丢开地图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的弊病。  相似文献   

14.
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制作地球仪,首先离不开地球仪的数据制作。因为地球仪是球体,目前还不可能在曲面上印刷地图,所以地球仪的数据制作也必须是制作平面地图,印刷成图,然后再附着在球体上。本文讨论了制作地球仪数据的投影类型,并介绍了制作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地图》2008,(6):15-15
2008年9月,绘制于清康熙年间的绢底巨幅台湾长卷轴地图——《康熙台湾舆图》在台湾博物馆展出。《康熙台湾舆图》是山水画式彩绘地图,画心长522.9厘米,宽64.2厘米。全图笔法细腻,设色精美,绘制年代约在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间(1699~1704年)。  相似文献   

16.
制图学是保证一个国家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很难说出哪一个科技或实践活动领域中不使用地图。 “标准”文献中将地图定义为:用地图投影将分布在地球及其它星球表面的或天体上的客体用特定的系统图例表示,从而编制出缩小的、概括的图形。在当今这个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这就拓宽了制图学的发展领域和使用范围,使其负有重要使命——解决一些科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地图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图是反映现实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17.
互动     
《地图》2008,(1):8-9
大地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她确实太大,太大。古人创造的缩地之方.是把大地缩小,画在纸(古代为百板、小板、龟板、羊皮、丝绸等)上,就成为地图。而《地图》杂志是发扬和传播这种文化的唯一普及读物,2008年元月即将出刊100期,简此之际,我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8.
《地图》2014,(4):12-13
这是罗伯特·戴顿为地图出版公司鲍尔斯&卡弗创作的国家幽默地图系列之一。这幅英格兰幽默地图应是根据《不列颠尼亚》(右图)转绘而来,细节上有所不同。罗伯特·戴顿生活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的英国,是当时极具天分的著名的幽默讽刺画家。  相似文献   

19.
孙靖国 《地图》2014,(4):130-131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一幅清代地图,彩绘,纸本,纵25.9厘米,横64.7厘米.该图的四周标明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用红纸裱背,背面用墨笔书写“蓟州桥道图”几字.这幅地图运用传统的山水画技法描绘出直隶顺天府的蓟州城(今天津蓟县)以及附近的山峦、寺庙、行宫、桥梁、村庄,用红色虚线表示道路,对于城垣、行宫、寺庙、村庄等建筑采用写实与形象结合的透视画法,桥梁的可视与不可视两面用不同颜色区分.值得注意的是,地图的东侧和西侧都标注“交界”二字.在西侧略偏内,绘有两个红色方块,用墨笔标注为“芦殿地盘”与“黄幄地盘”.在东侧略偏内,也绘有一红色方块,标注为“芦殿地盘”.在图的东部边缘,有一张红色贴签,上面写道:“自段家岭交界起,过白涧芦殿地盘,至桃花寺芦殿地盘止,计道八十六里六分七厘.”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图,电子地图与地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飞 《地图》1998,(3):26-27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一种以数字形式记录、反映地表自然与社会现象、可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图形形式快速表现的地图新品种已经产生,在军事及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许多名称如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屏幕地图等,关于其内涵和分类的说法不一。本文谈一些看法,供商榷。一、数字地图什么是数字地图,各种说法的内涵大致是相同的,以GJB1840—93的定义最为精练:“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存贮的地图”。数字地图是存贮于计算机(电脑)中的地图,属于虚地图。数字地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所表现的是地图信息,二是以数字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