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回顾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因子生态分析的视角对近60年的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行回顾,尝试理清其发展的整个脉络和阶段特征,以期为处于发展期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基于因子生态方法的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①20世纪50-60年代城市"社会区"概念提出,研究范式发展完善阶段:②60-70年代末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案例积累阶段;③80年代初-90年代末,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比较总结阶段:④1990年代末至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多元化发展阶段.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借鉴意义有:①基于因子生态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有助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归纳:⑦今后中国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应重视空间过程的演化分析;③将城市因子生态分析的定量结果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从定性的角度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比较归纳中国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的特征及与西方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2.
区域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视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区域认知视角出发,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立足区域“时空统一体”“人地关系”“地理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以“空间幅—时间轴—事件链”为逻辑框架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研究以“空间幅”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多尺度的地理特征,结合“时间轴”划定地理现象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特征,通过研究区域发展的重大事件的时空关联特征解析“事件链”形成机制及其对“人地关系”变化的响应特征,以期强化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3.
王晖  袁丰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6):1053-1067
就业分布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就业多中心化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现象并主导着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范式转变,然而中国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探讨。论文在梳理中西方相关文献基础上,试图呈现城市就业多中心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首先,系统总结国内外城市就业集散与多中心化的地理格局与过程,重点回顾当前研究的共识与争论以及就业中心的生长动态与趋势。其次,从不同理论视角追踪城市就业集散与多中心模式演化的动力机制,关注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就业多中心结构的形成机理,特别是空间规划与管治等制度因素和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最后,从就业多中心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通勤的影响2个方面总结就业多中心化的空间效应。城市就业多中心模式演化为我们认知城市的空间增长逻辑提供了独特观察窗口,可以为中国城市转型与空间重构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傅伯杰  赵文武  陈利顶 《地理学报》2006,61(11):1123-1131
在人类活动深刻影响和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传统地理-生态过程研究正发生深刻变化。本文在概述地理-生态过程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指出:(1)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包括结构与过程、综合与集成两大方面,涉及结构、功能、动态、驱动力、过程、机制、要素集成、过程集成、区域集成等科学要点;(2)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尺度-结构-过程相互作用、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联系、地貌-水文-生态过程相互耦合、地理-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相结合等领域;(3)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发展呈现出系统化、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发展趋势;(4) 未来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重大论题包括地表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流过程研究,地表环境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区域综合和区域内异质性研究,尺度推绎与转换研究,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方法论创新,应用研究等内容;(5) 未来地理-生态过程研究应当注意加强观测、实验、调查与模拟,加强遥感与野外观测的结合,加强区域综合和全球研究,加强学科交叉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进行阶段性分析,按建城 过程的生态思想分析生态自发阶段(前工业社会)、生态失落阶段(工业社会)和生态觉醒 阶段(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认为在人与自然经历“依赖-对抗-调节” 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也由相融、脱离到再次协调;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由弱单中心结构转变为同心圆模式,再发展为主副多中心模式.  相似文献   

6.
政治生态学是西方人文政治地理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辩证关系的核心领域。城市政治生态学作为政治生态学的衍生分支同样经历了二十年快速的发展,这一领域尚未获得中国人文地理学界的系统关注。本文对西方文献中城市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发展、研究议题以及近期前沿的学术争论和理论拓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探讨。政治生态学分析方法批判和克服了技术专家治国论、新马尔萨斯主义、增长的极限等非政治视角的环境生态解释。理论溯源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的城市政治生态学,继承了政治生态学的政治视角,但同时对政治生态学和城市研究两个领域中的自然/社会的二元对立提出了批判,以社会-生态混合体为理论出发点,打破并超越了城市-自然的对立和二元划分,通过研究自然的生产、循环与新陈代谢,将城市概念化为动态变化的社会-生态混合体,并揭露了城市环境的生产和社会-生态演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突出强调了社会-生态混合体演化变迁过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过程、权力关系的分析对于理解不平等的城市环境的核心作用。近5年来,城市政治生态学研究在后结构主义理论启发下扩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生态学,拓展了理论溯源,丰富了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的解释,并产生了一系列围绕方法论上的城市主义、星球城市化、多地点方法论等的前沿学术批判与争论。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化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近百年来,辽宁沿海地区逐渐完成带状空间格局演变,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地区内部城市化进程不均衡,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城市化滞后工业化,城市基础设施不健全.通过实际考察分析,从城市化响应视角探究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复兴和区域发展,提出中心城市化辐射带动、城市体系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构建4种适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内城市化发展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性转型研究动态与经济地理学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晓辉  董柯 《地理研究》2022,41(1):18-33
近年来,可持续性转型概念进入经济地理学者视野,用于探究区域绿色技术、消费市场和产业转型的多维因果过程与空间动力机制,已成为演化经济地理学和环境经济地理学新兴议题之一。为掌握该研究动态,本文对2000—2020年来共计2453篇可持续性转型文献进行回顾,重点探讨了转型地理研究进展和理论不足,阐述了经济地理学对可持续性转型研究的理论价值和融入方向。本文发现:① 可持续性转型是创新研究和可持续管理领域热门议题,呈多学科介入特点;其中,转型地理研究正不断崛起,并聚焦区域绿色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技术共演过程、多尺度动力机制、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及其转型地理性等问题。② 经济地理学对转型研究有三个视角优势:时空语境敏感性;转型过程、机制和结果的空间多样性;新产业系统的地方嵌入及其合法化的地理性。③ 经济地理学对可持续性转型研究含三个提升方向:概念内涵深化(含地方、尺度和空间)、多范式互动融合(演化、制度和政治经济地理)、分析框架构建方向(多地理尺度性与多层次视角,区域创新系统与技术创新系统)。④ 中国转型地理研究在三个议题上有广阔前景:基于国家语境敏感的地方转型探索、绿色利基发展与转型空间机制研究、以及区域新产业路径发展与转型研究。  相似文献   

9.
能动性视角下中国新工人空间生产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理论对劳动力地理的研究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地理到劳工地理的转变。阶级斗争地理强调资本主导的空间生产发源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劳工地理研究则将劳动力视为与资本一样具有“时空修复”能力的行为主体,工人能动性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工人——农民工群体,随着社会进步和代际变迁,其在权益焦点、表达方式及实践效能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不断以其特有的“时空修复”改变既有的劳动关系和塑造自身的经济地理景观。论文将研究视角接续到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中,尝试构建能动性视角下的中国新工人空间生产研究框架。能动性视角是一种批判性视角,在日常空间实践过程中,抗争的生产与再生产政治、融入的生活政治和创造的身份政治构成新工人空间生产的能动机制,并在全球化、在地等外部机制推动下,三元机制互动形成新工人感知空间、构想空间、生活空间等3类空间生产的基本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社会关系格局和地方劳动力市场管制体制的重构。最后,论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新工人空间生产的机制及其经济地理重构的关系研究、新工人能动性的区域差异研究、新工人能动性与地方劳动力市场管制体制的互动研究、乡村回流劳动力的能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受人文地理“情感转向”思潮的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开始关注情感对空间的构建作用,情感空间的营造与城市空间的治理存在一定的耦合关联。本文以广州市区的宣传类户外广告为例,援引情感地理与空间治理的相关理论,采用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探讨宣传类户外广告在营造情感氛围过程中与城市空间的内在关联,进而讨论情感氛围与城市空间治理的联系。研究发现,户外广告尤其是宣传类户外广告通过视觉表征生产情感空间,由身体-街区-城市三个尺度构成情感化的公共空间,置身城市公共空间的个体在宣传类户外广告的话语作用下重构对城市空间的想象,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等情感,并通过视觉、情感等非表征形式使居民在自我审视中加深群体文化认同,使空间治理内化。研究将情感地理的研究放置在城市这一中观尺度,通过广州市区宣传类户外广告的讨论丰富了情感地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对拓展情感地理研究的尺度与视角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刁承泰 《地理研究》1991,10(1):95-102
本文分析了城市地貌环境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认为地貌过程不仅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而且是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和发展的重要控制因素。以四川省几个城市为例,分析了山地城市、丘陵城市和平原城市道路系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进入人类纪尤其是近数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愈来愈突出,愈来愈强烈,许多新的问题用传统水文学理论难以给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因此,作为两个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学分支学科,社会水文学和城市水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水互动关系的增强,水文系统和人类系统逐渐演变为一个耦合系统,为研究其互馈关系和协同演化过程,社会水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互影响最剧烈的部分之一,城市区域水循环问题日趋复杂,由此诞生了城市水文学。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对水资源和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管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增强城市水安全和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两个学科的发展规律,总结了研究特点。分析了两个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社会水文学对社会因子的研究、典型流域的案例研究、不同案例的对比研究、模型模拟研究;以及城市水文学中城市化对降水和洪涝灾害的影响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本文探讨了两个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如社会水文学中的本构关系研究、比较社会水文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城市水文学中的城市化对水文过程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城市暴雨洪水监测与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城市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该文论述了信息时代城市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四大功能的转变,并进而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最后讨论了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1)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变革;2)城市增长极的重新思考;3)注重城市的绿色设计;4)注重非物质的城市规划;5)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As the state’s primary means of both redistributing wealth and incentivizing private investment, tax plays an outsized role in a range of critical urban processes, including (re)development, gentrification, financialization, and local and regional governance. We argue, through reference to existing literature in urb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as well as our own research on taxation and the state, that urban scholarship could benefit by close and careful engagement with taxation and the tax system. We term this new vein of research “fiscal geographies” and see it as offering potential for more nuanced study of urban political economy, politics, an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5.
As two rising great powers, China and India have undergone similar development processes, but they also exhibi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 paths and pattern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systems, economic systems, and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es in urbanization and urban system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rom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demographic censuses of both countries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data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systems in China and India using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spatial analysis,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Since the 1990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in China have transformed from south-north differences to coastal-inland differences, whereas the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India have been stable. (2) In recent year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urbanization rate kept increasing in China, while such correlation has been decreasing in India. (3) The economic reform pos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urban systems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 economic reform changed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to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system. However, in India, the driving forces for urban development have always been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and the economic reform even decreased the effect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n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As two rising great powers, China and India have undergone similar development processes, but they also exhibi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 paths and pattern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systems, economic systems, and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es in urbanization and urban system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rom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demographic censuses of both countries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data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systems in China and India using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spatial analysis,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 Since the 1990 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in China have transformed from south-north differences to coastal-inland differences, whereas the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India have been stable.(2) In recent year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urbanization rate kept increasing in China, while such correlation has been decreasing in India.(3) The economic reform pos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urban systems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 economic reform changed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to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system. However, in India, the driving forces for urban development have always been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and the economic reform even decreased the effect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n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李玲 《热带地理》1996,16(1):47-55
本文分析了80年代以来广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变化特征,认为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广东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指出今后庆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产业结构的深入高速为动力,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劝,促进各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印城镇化区域差异及城镇体系空间演化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发展历程较为相似,但发展路径和模式差异较大。两个国家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发展环境等的显著差异已经吸引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重点关注两国城镇化及城镇体系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演化过程。以人口普查和联合国城市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分析、参数估计、非参数估计等多种方法,对中印两国城镇化和城镇体系的空间特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由南北差异转变为沿海—内部差异,而印度南北差异的格局则基本稳定;② 从省(邦)级空间尺度来看,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当城镇化率超过50%后,两者的相关性更为显著,但是近年来中国人口密度与城镇化率的相关性不断增强,而印度则呈现降低的趋势;③ 现阶段中印两国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体系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的特征,但是经济改革对于两个国家城镇体系空间演化的影响差异明显,改革使得中国城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地理历史因素向经济系统空间结构转变,而印度城镇发展的驱动力始终是地理历史因素,经济改革甚至降低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成超男  胡杨  赵鸣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0):1770-1782
科学合理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空间保障,对其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揭示城市绿色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各要素与演变过程的复杂关系,以确保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将在多尺度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如何衔接却有待商榷。因此,论文在梳理城市绿色空间概念界定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一方面讨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评价、驱动因子、情景模拟及优化策略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总结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评价中的应用进展。通过归纳以上研究内容,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有关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评价及优化框架,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外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法 《世界地理研究》2007,16(4):28-35,114
本文综述海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中国城市的急速变化为城市地理研究学者提供许多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机会。大部分海外关于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集中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国际资本和经济改革在城市化、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空间重构中的作用。至今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研究的大多数理论研究是在中国以外的实际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在中国的实际背景下城市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各种过程与空间关系动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这包括地方化、城市主义、区域主义、城市竞争与合作过程、城市管治过程、地方、区域与全球过程的动态关系、空间与尺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