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西秋雨的多年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51—1980年资料分析发现,长江上游宜昌站9月和10月的径流量变化与华西秋雨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可能利用宜昌站1882—1980年的流量资料来研究华西秋雨近百年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华西秋雨的多年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9月的主要周期约为3年和17年,10月则约为13年。并按照正、负距平的分布特点,将9月划分为8个阶段、10月划分为9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出现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9月份与西太平洋高压脊西伸位置有关,10月则与印度低压的强弱相联系。  相似文献   

2.
1954~2005年三江平原自然湿地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ArcGIS9.1为数据处理平台,从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中提取自然湿地空间分布信息,分别将其与三江平原的地貌、地形、水系等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了6个时期三江平原自然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2 a来,三江平原自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由1954年的353×104 hm2减少至2005年的81×104 hm2;低河漫滩上的自然湿地面积占三江平原自然湿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954年的42.5%增加至2005年的64.7%,6个时期平均,有57.2%的自然湿地分布在低河漫滩上,21.3%分布在高河漫滩上;自然湿地主要分布在30~60 m高程上;0°~1°的坡度范围内,几乎分布了三江平原所有的自然湿地;坡向对自然湿地分布的影响不大;近年来自然湿地主要分布在距离河流0~1 km的河漫滩上;湖泊周围的自然湿地分布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统计红河州46年降雨资料,研究分析旬、月、季、年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红河州5月降雨量、5~10月降雨量、年降雨量及11~4月降雨量的空间分布都存在从西南到东北呈多雨区、中雨区、少雨区的阶梯式分布待征。雨季前由西南到东北存在旬雨量从3月中旬至5月中旬逐渐增多的分布特征。这种有规律的、呈阶梯式降雨的分布特征和由西南到东北旬雨量从3月中旬至5月中旬逐渐增多的分布特征对指导短期气候预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纹层沙粒度特征与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罗布泊西南缘一个红柳沙包的132个清晰沉积纹层沙物质特征分析表明:所有沉积纹层沙物质均以细砂为主,占42.54~91.82%,其中1871-1874年纹层砂粒最细,1903-1910年纹层砂粒最粗;沙物质粒径分布在0.044~0.283mm之间,平均值0.095mm,中值粒径0.083mm;所有纹层沙物质的分选性都很好,分选系数分布在0.04~0.06之间,平均值0.05;偏态值分布在0.14~0.35之间,平均值0.19;峰态值分布在1.03~1.17之间,平均值1.13;沙物质粒度分维值分布在1.39~2.88之间,平均值2.80。除沙层厚度外,粒级组成、粒度特征参数、粒级分布曲线以及粒度累计概率曲线等也有较明确的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巢址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96年、2003~2007年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巢址分布数据,计算巢址分布的质心、巢址的空间离散度,分析了巢址的空间格局特征;并统计了巢址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的高程.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遇到严重的干扰,扎龙保护区丹顶鹤巢址的质心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内,每年的偏移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内部;而在受到火灾干扰的2005年,丹顶鹤巢址的质心几乎迁出了核心区.扎龙湿地丹顶鹤巢址空间分布在此期间具有聚群的特征,2005年以前,丹顶鹤营巢距离逐年缩小;而2005年以后营巢距离又有所增加.丹顶鹤巢址分布在高程142~148 m的占92.03%,而芦苇沼泽分布在高程142~148 m的占82.04%;丹顶鹤巢址分布于坡度小于0.25°的占90.93%,芦苇沼泽分布在坡度小于0.25°的占87.31%;芦苇沼泽和丹顶鹤巢址在高程、坡度上的分布相关性较强,说明芦苇沼泽是扎龙湿地丹顶鹤营巢的重要生境.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城市规模Zipf法则检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省1990年~2007年各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据计算广东省城市规模分布的Zipf指数,得出广东省城市规模分布由分散分布向均衡的位序——规模分布过渡的结论。同时,选取5个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广东省城市规模分布的zipf指数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5个解释变量对广东省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作用有所变化。1990年~2000年,促使城市规模分布趋于集中的力量强于分散力量。进入2000年以后,集中力量逐渐减弱,与分散力量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7.
用主分量方法分析广东春季低温阴雨年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英  简裕庚 《热带地理》1997,17(4):364-370
本文利用主分量方法对广东47站1954~1991年2~3月平均温度和广东2~3月间低温阴雨出现年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主分量原理,计算该时期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直接评价低温阴雨出现年景:①广东2~3月温度时空分布极为集中,第1主分量已占埸的总方差的95.1%;③用前4个主分量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配合划分温度分布类型;③广东2~3月温度分布主要由2个类型控制,即全省一致的偏低(或高)分布和南暖北冷或南冷北暧分布.由主分量极大值(正)和极小值(负)表明:1957、1968、1969年为全省性温度偏低年,1973和1987年为全省性温度偏高年。这些年份恰好对应广东2~3月低温阴雨严重和轻微(或无)的年份。  相似文献   

8.
李国涛 《地理教学》2014,(15):59-60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内容之一,也是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刚学完《故都的秋》一文,对作品中借助物象来表现故都的秋色、寓情于景的优美意境,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课前,我让学生在作品中找出描写秋雨、天色和日光的语句或段落,思考作品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完成导学案。课堂上,在解析冷锋的天气特点时,让学生朗读作品中描写秋雨的语句或段落。  相似文献   

9.
赵霏  郭逍宇  赵文吉  刘克 《湿地科学》2013,11(1):100-107
以北京市典型再生水利用河流(清河、北小河、坝河和通惠河)及其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1989年、2000年和2008年3期Landsat TM数据,借助于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参数、景观聚集度、景观斑块密度等指标,在流域和河岸带尺度上,分析1989~200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变化轨迹.基于流域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和林地减少;与1989~2000年间相比,2000~2008年的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率相对减小.基于河岸带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8年期间,因城市化发展导致沟渠、库塘等水域面积减小;耕地主要分布在100~500m河岸缓冲带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500~800m河岸缓冲带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由1989~2000年间的分散扩张转变为2000~2008年间的有序优化整合,扩张范围趋向远离河道的河岸缓冲带区域;2000~2008年间,新增林地密集分布在100~200m和700~800m河岸缓冲带区域.内河流域生态廊道功能主要体现在沿河道200m的河岸缓冲带范围内,以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高度人工化的城市内河流域生态廊道效应在增强.  相似文献   

10.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0~2009年覆盖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MOD09A1和MOD13Q1数据集的相关数据,该保护区1:5万DEM,并结合2008年9月采集的野外湿地数据,进行了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改进型调整植被指数(MSAVI)、地表水分指数(LSWI)、海拔和坡度5个参数的保护区湿地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100~4700m且坡度≤4°的佩枯错、浪强错、多布扎等湖泊密集的高原湖盆地区、佩枯错与浪强错之间的平原地带和保护区中部及北部坡度较缓的河谷地区,大部分湿地分布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2000~2008年保护区湿地以季相变化为主,6~9月(湿季)湿地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6~9月湿地面积年际变化幅度小于保护区总面积的0.1%;坡度和海拔是影响保护区湿地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和提取该地区湿地空间分布范围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