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复习,教师提出“坐地日行……”,学生立刻有了共鸣,想到“坐地日行八万里”。教师提出问题:该诗句反映的是不是地球自转呢?为什么?学生想到“日行”为地球的日运动,所以体现地球的自转运动。教师再提出问题:已知地球赤道周长约四万千米,那么该诗句所描述的地点在哪里最合适呢?为什么?学生得出该地点位于赤道上,  相似文献   

2.
金明德 《地理学报》1996,51(2):142-146
本文从力学原理出发,讨论了由于地球自转,大陆板块受到一个沿纬圈指向东的主矩和指向赤道的主矢作用,致使板块向赤道作俯冲运动。  相似文献   

3.
1.创设问题情景,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确切性 在地球公转的教学中,有教师问:“今天是10月9日,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不明白老师提问的意思,无从回答,后来老师改问:“今天是10月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还是以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赤道以南”。课堂实践证明,教师提问的问题非常的确切,学生才容易明确题意,才能准确回答。反之,学生不明白老师提问的意图,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4.
江晔 《地理教学》2005,(11):14-17
上海中学地理课程起始年级设置在六年级。在以往,六年级的地理人门学习是从有关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开始的,涉及到经纬网、半球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区和日界线、地图比例尺的换算、地图的阅读等。这些地理概念、原理的集中学习,实际并不适合初次接触地理、对地理充满好奇的六年级学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景观”作为课程内容设置在开题篇章中。在“初中阶段内容与要求”中的“内容”栏里规定了“她理景观丰富多样”、“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和“地理景观的发展变化”三部分内容。同时,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景观”不仅作为课程内容被编人到教科书中,还“同步编写《地理景观》光盘教材。……”以此丰富“地理景观”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期盼“地理景观”带来地理学习的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林启福 《地理教学》2013,(12):49-52
介绍地球运动演示仪的制作和教学应用。本演示仪是对现有教学仪器的高度综合和平面简化,结构极为简单,功能极为强大,演示特别直观;可以演示中学教材中所要求的地球运动的全部内容,如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和地理意义,演示日地月三者的关系,还可作为测量当地经纬度的研究性学习的测量仪器,可增强教师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据我国媒体报道,国家有关部门近日宣布: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明年“元旦”时钟拨慢1秒。  相似文献   

7.
雷鸣 《地理教学》2012,(22):54-56
由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在高中地理“地球运动”部分的高考复习课中,经常发现一些地理老师认为“赤道上太阳终年正东升正西落”,并利用赤道上全年周日视运动图示(如图1)加以解析,甚至一些地理刊物也曾刊登有这样观点的文章。笔者认为这是他们对赤道上日出、日落时太阳方位的判断依据存在重大疏漏,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文献[1]中探讨了我国大气透明度系数的空间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本文则探讨大气透明度系数的时间变化,特别是它的长期变化及其成因。结果发现:火山爆发可使大气透明度系数明显减小;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冬季大气透明度系数P_2、P_d有明显的减小趋势,P_2、P_d与用煤量等污染指标有很好的负相关。文中还对大气可降水含量的气候学推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应用1820—1983年的地球自转变化率资料,分析出地球自转变化存在准44个月、准11年、准24年和准49年的周期。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大气活动中心位置的移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等,都能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思期中找到关系。已经发现,在地转长期(准24年和准49年周期)加(减)速时,南方涛动指数减弱(增强),大气活动中心向西北(东南)移动,非洲干旱区降水偏多(偏少);同时发现:在地转短期(准44个月周期)加(减)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升高)。  相似文献   

9.
朱毅 《地理教学》2014,(1):42-43
正一、相关知识背景1.太阳视运动地球自转产生的影响中,最明显的是天体的周日运动。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对在地球上的观测者而言,地外的天体以相反的方向、相同的周期旋转。天体的周日运动中最典型的就是太阳的周日运动,也叫做太阳的视运动。2.天球  相似文献   

10.
长期天气变化与地球自转速度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1820—1983年的地球自转变化率资料,分析出地球自转变化存在准44个月、准11年、准24年和准49年的周期。南方涛动指数的变化,大气活动中心位置的移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等,都能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思期中找到关系。已经发现,在地转长期(准24年和准49年周期)加(减)速时,南方涛动指数减弱(增强),大气活动中心向西北(东南)移动,非洲干旱区降水偏多(偏少);同时发现:在地转短期(准44个月周期)加(减)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升高)。本文讨论微机在地理学上的应用,介绍可以从英美市场获得的地理软件,并检讨微机在英美地理教学和研究上的一些限制,以促进其在国内地理学上的应用。现存的软件和硬件基本上可以满足地理教学和研究上的大部分需要。随着微机价格的降低,体积的缩小,计算速度、内外存储器容量以及可携带性的增加,其实际应用将会更广。微机已逐渐成为地理教学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正某地的日出时间为当地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所以当两地地理位置确定之后日出时间差值的变化主要由晨线的运动决定。晨线的运动又主要有日运动和年运动两种形式:日运动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晨线以每小时15个经度的速度自东向西运动;年运动受地球公转的影响,晨线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其两个端点的纬度位置在南北纬66°34′-90°范围内做回归运动。由此推出两地日出时间的差值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整个地球陆地分布及地形地貌的客观特征提出了:陆地应在两极形成及必然向赤道进动挤压和朝西方移动压缩的假说。用物态变化及地球自转轴与公转面间有一倾角等理论从陆地受力情况对陆地为什么必然向赤道进动挤压和朝西方移动压缩作了分析。地球的陆地分布,地形特征,板块与地震,山系与高原,“两岸边缘吻合”,江河流向,“大陆桥”,陆地海洋3:7比例,地球年天数递减规律等地球宏观地形地貌特征,既是该假说的证据,而该假说又能对这些都给出满意的解释。该假说还对洋底与陆地形成及运动动力机制不同以及陆地处处发现海相沉积的原因作了推测,并对陆地运动的最终归宿作了预言。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地理练习中,常见到这样的题目:“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一天比24小时长还是短?”这个问题涉及到地球自转和公转许多内容,这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理解和弄清的。但实际上只需依据课本两幅插图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陈启洪 《地理教学》2012,(16):45-46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这些内容涉及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推理能力以及地理计算能力,因此学生理解和综合应用起来有较大的难度。笔者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收集了学生提出的部分疑问,现整理简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讲清某些问题,有必要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深化、拓展,如在讲授地球公转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时,对教材中“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对教材生搬硬套。首先让学生回忆刚刚度过的暑假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学生马上就会根据亲身感受得出“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的结论,而对后一句“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学生理解起来,相当费神,可借助6月22日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找出昼弧和夜弧,比较不同纬度各地昼(夜)弧的大小便得出昼夜长短。  相似文献   

16.
飞机在下降,正临近厄瓜多尔首都的基多国际机场,凭窗俯瞰,安第斯山脉重峦叠嶂,基多的白色建筑群错落有致,宛若美丽的白衣少女,安然静卧于苍翠的狭长山谷之中。“厄瓜多尔”在西班牙文里就是“赤道”的意思。其首都基多,则是从古代居住在这里的古印第安人“基图贝”部落的名字演绎而来的。七八百年前,印第安人就在这里建立了基多王国;15世纪末,基多实际上成为印加帝国的第二首都,是著名的印加文明的中心之一。如今,它作为“赤道之国”的首都,依然闪烁着赤道文明的光辉。赤道碑 赤道线将地球分成南北两半球。世界上不少城市位于赤道两侧,但真正坐落在赤道线上,横跨南北两半球的城市却是少见的。然而,早在18世纪初,当巴黎科学院的学者们想弄清地球的形状,对大地进行实地测量时,基多就被称为“赤道的土地”,现在则是世界各国中最接近赤道线的首都。世界上最精确的  相似文献   

17.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引导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我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在理论结合实际方面作了如下的尝试:当我讲到太阳高度角时,曾问学生“秋分日太阳直射到地球上的什么地点?”学生齐声回答.直射赤道”。  相似文献   

18.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对全球的热量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突破难点,可以将本课分解成6个小环节,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首先探究地表均匀、地球没有自转、只考虑地球各纬度冷热不均时的全球性大气环流,让学生发现“冷热不均使其动”;其次探究考虑地转偏向力因素时的全球性大气环流,让学生发现“地转偏向力使其偏”,全球最终形成6个风带、7个气压带;第三步探究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让学生发现“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使其移”;第四步探究地表不均如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们学校只有—个三球仪,而目.常在地理、物理、语文、自然的课堂上出现。年月久了,“月球”就老要脱离母体,自由下落。这自然就成为学生课堂上的笑料。 一次地理课上,我一边演示三球仪,一边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说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绕转中心等。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空间识别能力尤其弱。所以,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初中地理有关“地球”、“地图”、“地球的运动”等章节的内容,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以下方法对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