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80、1988、1994年的遥感影像,通过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弛法对深圳市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分类结果比较法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分析了深圳市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有农田、果园用地显著减少,城镇用地沿海岸和主要公路干线迅速增加.这一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开放政策、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外资大量涌入和以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级市房地产开发与人居环境耦合发展空间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房地产业历经近30年的发展,主要集中于经济较活跃、环境较适宜、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较完善、人居环境较适宜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地域差异逐渐突出。科学适度的房地产开发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而过度的房地产开发则会抑制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基于房地产开发与人居环境耦合发展视角,建立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与人居环境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发展度模型,对286个地级市单元的房地产开发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显示:① 中国地级单元城市房地产开发与人居环境整体协调度处于磨合阶段,虽未达到协调水平,但相互作用与影响力较强,其中协调度最高的为南京市;② 房地产开发与人居环境整体发展度处于较低水平,且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耦合发展度最高的为深圳市;③ 基于耦合协调度和发展度可将中国地级行政单元划分为9个类型,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采取差别化的房地产开发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国家有关部门为抑制房价涨幅过快等而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对福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进而对2005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福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走向作出科学的预测.希望能给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房地产政策提供有益参考,也为业界人士进行相关探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MFA的深圳市生态可持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深圳市经济环境系统在1992-2007年期间的物质输入与物质输出的规模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将物质强度与物质效率与其他区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深圳是一个资源外部性依赖很强的地区,区域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在2004年出现拐点,物质输出与物质输入具有高相关性,区域物质消耗调控的关键应当从源头上控制物质投入规模;深圳市正处于城市发展的第3个阶段,物质输入强度逐步回落,物质输出强度缓慢上升,城市的发展逐步摆脱对物质的依赖性,但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压力依然很大;深圳市资源生产率和环境效率逐渐上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物质的利用效率,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物质消耗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越来越小;深圳市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目前区域生态系统正处于由相对可持续发展向绝对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阶段.  相似文献   

5.
翁发春 《福建地理》2005,20(4):22-25,29
本文通过对国家有关部门为抑制房价涨幅过快等而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对福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进而对2005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福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走向作出科学的预测.希望能给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房地产政策提供有益参考,也为业界人士进行相关探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城际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系统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深圳和广州的土地利用效益.结果表明,从1996~2003年,深圳市土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经济效益增长最快;与广州市相比,深圳市土地利用的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都较高,特别是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但与香港或其它国外发达城市相比,其土地利用效益仍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深圳市各区域之间土地效益差异较大,宝安和龙岗两区的土地利用效益较低,是效益深圳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建议:深圳市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  相似文献   

7.
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渊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杨静林 《西部资源》2014,(5):102-104
乌兰察布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基本特点是商品房销售压力大,供大于需的矛盾比较突出;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差;经济下行和房地产调控导致房地产价值缩水增加了房地产贷款的市场和政策风险;保障性住房法律不规范,金融支持滞后。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为房地产泡沫的综合防范及决策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基于测度体系模型,采用2005-2014年的房地产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变异系数法对我国的房地产泡沫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我国房地产市场综合泡沫度指数从2005年的-0.025 7上升到2014年的1.213 8,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综合泡沫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反映了我国房地产泡沫程度呈现出不断扩展的态势,其实质是市场价格越来越偏离其基本价值。(2)2008年、2010年和2012年我国房地产泡沫综合指数之所以下降,这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强有力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是密不可分的;2012年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功能逐渐显现,这两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采取"放开"的政策是合理和明智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资源政策实施效果的定量化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郭怀成  戴永立  王丹  刘永 《地理研究》2004,23(6):745-752
在研究水循环和水量转换规律的基础上 ,以城市为研究范围 ,找出影响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 ,建立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 ,进行动态仿真模拟 ,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价 ,从定量的角度说明政策在系统中的长期影响。本文以沈阳为例 ,运用该方法分析不同政策的实施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作用和影响 ,为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地财政和土地市场发育对城市房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建双  周琳  虞晓芬 《地理科学》2021,41(5):863-871
在分析土地财政、土地市场发育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城市房价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7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土地市场发育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城市房价的影响。考察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房价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财政和土地市场发育对房价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土地市场发育在土地财政与房价的影响过程中存在调节作用,强化了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土地市场发育在空间上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抑制了房价上涨;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和土地市场发育对房价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提出房地产市场的改革需要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和土地市场化改革等措施的互相配合。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房地产的概念界定入手,阐述深圳旅游房地产的发展过程,并以深圳观澜豪园为例,对深圳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可行性与制约性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以观澜豪园为例的深圳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宏观及微观影响因素,总结出现今深圳旅游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深圳旅游房地产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黄忠华  徐卫丽  杜雪君 《地理科学》2019,39(11):1757-1762
以杭州市为例,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城市更新对房地产市场的时空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 城市更新在不同阶段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的影响效应不同,项目建设和运营期分别对周边房价产生28.6%和32.0%的推升作用; 城市更新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对城市边缘区的提升作用比核心区高23.0%; 城市更新对周边房价影响随着距离增加显著降低,距离城市更新项目中心2.0 km以内、2.0~3.5 km范围对房价的推升作用分别为41.9%、24.9%和9.1%。最后建议政府完善房地产市场微观调控,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FLOODPLAIN DELINEATION AND HOUSING SUBMARKETS: TWO CASE STUD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ffect of floodplain designation on the residential real estate market in two communities, Elmira, NY and Wilkes-Barre, PA, is present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differentiates between floodplain and nonfloodplain housing, using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uses sold. Several varibles define submarkets, but they vary between the communities. Only selling price and lot size were significant for both communities. Distinct floodplain and nonfloodplain housing markets can be differentiated. This allows for isolation of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covery of housing values following flooding 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use controls associated with floodplain designation.  相似文献   

15.
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五指山市房地产各指标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作用程度。结果表明:2009—2014年五指山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状态,始终处于中级与良好状态;2014年新型城镇化各指标发展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人口与土地始终是制约五指山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商品房销售均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经济适用房总计划投资额与新型城镇化呈正相关,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新开工房屋面积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呈负相关,但影响作用程度较微弱。  相似文献   

16.
《Urban geography》2013,34(1):91-94
This study disentang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real estate value development in Dutch urban neighborhoods. Within the literature on upgrading and downgrading, it is often assumed that neighborhood income and real estate value development are strongly linked. The results reported here—based on research in Amsterdam, The Hague, and Tilburg—indicate that income and real estate values develop simultaneously in only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neighborhoods, which are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housing market hierarchy. The majority reveal a more complex relationship: a number of neighborhoods show a time lag between the trends, whereas in other neighborhoods income and real estate values show partially diverging trends. Several tentative explanations are offered for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nd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place-specific knowledge. Three points of attention are suggested for further research: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household dynamics, the position of neighborhoods within their urban system,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housing associations in neighborhood change.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区位偏好   总被引:44,自引:9,他引:35  
张文忠  刘旺  李业锦 《地理研究》2003,22(6):751-759
在对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现状和居民个人居住区位选择偏好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居民居住空间偏好以及居民个人属性特征与居住空间偏好的关系。结果显示: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城北明显高于城南,居民购房也多倾向于选择城北;从居民居住空间偏好看,三、四环之间仍是居民购房的首选空间。  相似文献   

18.
何东方 《热带地理》1997,17(3):247-252
本文探讨了城市居住小区生态系统,提出了城市生态居住小区的关键因素,最后对岭南城市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高新区地域价值结构的研究 ,阐述了不同用地类型地价比率和不同级别地价变化梯度 ,旨在建立动态基准地价体系 ,为今后及时把握地产市场价值的变化提供依据。同时提出了变涵基准地价的概念及其在应用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2006 年以来,房地产业成为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的主要行业之一。对这一时期中国35 个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外资区位进行分析,发现房地产外资集中的地区仍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但同时表现出向长江沿岸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等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面板Tobit 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内资企业的竞争是导致房地产外资区位变化的重要因素。内资企业的竞争优势迫使房地产外资放弃利润率最高的最优区位,转而寻求利润率较低、而市场需求较大的次优区位。各重点城市间土地市场化程度差异的迅速缩小使得房地产外资能够自由选择区位,为房地产外资的这一空间转移策略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