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开封市郊区土地质量评价与制图为例论述了县(区)级土地质量评价与制图的理论基础.文章对开封市郊区土地质量评价的原则、土地质量的分类系统和等级划分以及鉴定因素的选择与分析,结合实际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土地质量评价在方法、制图、面积量算诸方面进行了探讨性的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最后对开封市郊区各等土地进行了综合分析,弄清了各等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适宜性、自然潜力、存在问题及改良途径等,为开封市郊区土地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原城市群概念的提出与深入发展,郑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郑汴一体化中规模较小的城市,近年来开封市房价增长很快。在全国房价普遍上涨的大前提下,开封市房价上涨虽然有全国性的普遍因素,也有自身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郑汴一体化具体措施实施后,开封市房价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以郑汴一体化中的开封市为例,运用Hedonic模型建立住宅价格模型,从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两方面利用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量化出郑汴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尤其是郑开大道的建成通车对开封市住宅价格影响的程度,并指出开封市住宅价格受郑开大道的影响,已经呈现出东西部不平衡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3.
开封市的城市生态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丁圣彦  李志恒 《地理学报》2006,61(7):752-762
城市生态位作为生态学重要理论之一,用于分析城市生态不同功能模块间竞争、演化等现象。通过以开封市不同功能模块为研究对象,在各模块污染指数和适宜度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位理论和方法,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开封市不同功能模块生态位格局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1994~2003年开封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各模块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有大气环境模块、城市绿化模块,而呈下降趋势的有水环境模块、声环境模块。(2) 1994~2003年开封市经济系统各模块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是第三产业模块,呈下降趋势的是第二产业模块,而变化不大的是第一产业模块。(3) 1994~2003年开封市社会系统各模块适宜度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有社会基础设施模块、社会资源配置模块、社会生产与保障模块,而呈下降趋势的只有人口模块。(4) 国家政策体制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开封市各功能模块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该研究不但对城市不同功能模块的宏观规划、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拓展城市生态学理论、研究复合生态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也同样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1年、2006年、2009年、2016年4个时点的城市商品住宅交易数据,基于空间分析与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开封市住宅价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区域一体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封市城区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由单中心模式向多中心结构转变,邻近郑州的金明区正成为房价“高峰”;跨界交通和新城规划等一体化因素对开封市住宅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影响力随着一体化推进而变化。其中,郑开大道对住宅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呈先增后降的特点,开通相对较晚的郑开城际轻轨对住宅价格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开封西郊金明区的快速扩张弱化了其潜在效应。这有效地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城市住宅价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是房地产价格研究的热点。为了探测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开封市商品住宅交易均价为例,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研究表明:开封市商品住宅价格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显著,总体上呈空间集聚格局;开封市大部分商品住宅价格呈现局部空间集聚格局,少量存在空间异质性而呈现局部离散格局;开封商品住宅价格的地域分异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6.
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圣彦  曹新向 《地理学报》2004,59(6):956-963
借助历史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100余年来,开封市水域景观面积和景观优势度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过程。其中,2002年的水域面积为169.6 hm2,为1966年的35%,1898年的89%;景观优势度由1898年的14.6%增加到1966年的36.9%,到了2002年变为13.1%。(2) 从1898年到2002年开封市区水域斑块的数量在增加,最大斑块面积有减小的趋势,最小斑块面积也有减小的趋势,平均斑块面积趋于减小,但斑块密度却在增加,这充分反映了开封市水域景观破碎度的增加。(3) 从1898年到2002年开封市水域斑块的连通性指数是在不断减少的,只是近年来,才有增加的趋势;分维数也有增加的趋势。引起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的因素。建国以前以黄河的影响为主,建国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郑汴一体化是河南省加快发展中原城市群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中原城市群崛起的突破口,为加快开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实施郑汴一体化可以使资源在更大的区域内共享,并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两市功能互补,加快两市间的交流、融合和发展.认真分析开封在郑汴一体化中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开封市的发展前景,为开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开封市郊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并就土地适宜性评价基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开封文化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而且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名城。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开始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客源不足、促销不得力、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体制陈旧等。用SWOT分析法对开封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劣势及其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开封文化旅游今后的发展对策:理顺管理体制,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加大投资力度,全面促进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阳 《中国地名》2012,(5):52-52
登到第5层时可看到开封市街景登到第7层时可观到郊外农田和护城大堤登到第9层时可望到黄河如带开封铁塔素有"天下第一塔"美称。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城区东北部的铁塔公园内,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铁  相似文献   

11.
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空间系统优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王发曾 《地理研究》2004,23(3):281-291
通过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 ,是推动城市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要求和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开封市的城市特色和发展的新思路 ,提出了该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理论基础 ,确定了应该遵循的原则。开封市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优化应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 ,调整市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建立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 ;第二 ,强化开放空间系统的圈层一体化 ,给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空间支持。开放空间系统的要素优化包含两个内容 :第一 ,优化绿色开放空间 ,努力做到林、园、水天然浑成 ,点、线、面密切结合 ;第二 ,优化灰色开放空间 ,努力做到对内交通、对外交通、广场车场协调发展 ,横道、竖道、环道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对于背河洼地及其改造利用的研究,是沿黄地区一个比较重要和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发展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着下游两岸数百万农民的生计。过去在探讨这个问题中,对背河洼地的划分有不同看法,在实际改造利用中做法也不尽一致,但始终都存在着一个能否彻底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问题。木文根据对开封市沿黄地区的调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几点治理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封市的乡镇企业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开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截止1988年未开封市乡镇企业全年总产值接近18亿元。从业人员达35万人,已在开封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当前通货膨胀条件下,乡镇企业面对的形势比较严峻,但这种局面也给乡镇企业的调整、提高、发展创造了机遇。乡镇企业应变压力为动力,利用机遇,调整结构,以外向型经济为龙头,建立起我市独特的以资源为优势的创汇型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4.
县级制图地理分区的多元分析方法:以开封市郊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开封市郊区地表覆盖分区为例,选择了最能表征该区特征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地表覆盖类型及构成、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及收益等30个指标作为分区指标,应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开封市郊区地表覆盖进行了分区探讨。首先以行政村为总体样本单元进行PCA计算,并确定一级区。其次再以PCA的指标得分进行离差平方和法的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分区成果,对类别单元作出合理调整,确定二级区。通过判别分析验证分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对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测评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征求专家和旅游者的意见及参考相关文献,构建了一个由旅游景观环境、旅游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服务设施环境、旅游地信息环境5个城市旅游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城市旅游环境各指标发展水平和旅游环境协调发展度两方面考虑,通过确定指标权重、获取单项指标评分、构建协调发展度矩阵等步骤以测定出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等级。文章最后对开封市和洛阳市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测评,得出开封市旅游环境质量水平是中等偏下,洛阳市旅游环境质量水平是中等。  相似文献   

16.
增长极理论分析及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分析了皮鲁式增长极与修改式增长极的区别,指出了修改式增长极概念的不足,肯定了皮鲁式增长极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实用性,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推进型产业到推进型企业区位及发展环境的增长极选择方法。并针对推进型产业及其区位的性质和有关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选择指标与方法。最后以河南开封市为例,验证了选择方法的实际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以2009年开封市3个不同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生活小区为例,采用居民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调查问卷数据,定量分析了2009年开封市不同收入水平小区居民的生活消费生态足迹。根据板桥小区、康平小区、龙成花园3 个小区的调查资料,分别计算了3个小区的生物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① 从3个小区人均生态足迹来看,总体上能源消耗的生态足迹较大;② 从3个小区居民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来看,猪肉的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奶制品次之,肉类食品和奶制品的生产需要较多的土地面积;③ 通过分析3个小区不同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板桥小区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耕地和草地;收入消费水平越高的居民,生态足迹越大,收入消费水平越低的居民,生态足迹越小。证实了高收入水平居民对生态以及资源的占用程度要远远大于低收入水平居民,造成居民生态占用以及碳排放的不公。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业地质调查成果的开封市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质量的内涵出发,选取农业地质调查中土壤环境质量、肥力与健康质量的土壤地球化学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加权指数和模型及综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开封市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开封市土壤质量由高至低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土壤环境质量1级到5级的面积比例分别为99.13%,0.39%,0.37%,0.05%,0.05%,仅极少量的城市郊区土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污染;土壤肥力与健康质量1级到5级面积比例分别为0.35%,26.65%,46.27%,17.20%,9.53%;土壤综合质量1级到5级的面积比例依次为0.04%,26.50%,46.47%,17.34%,9.65%。本研究拓展了农业地质调查成果的应用范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减少了单项指标评价的单一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应用叠加法直观地显示出单项质量评价结果与综合评价结果存在的差异,为评价成果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综合评价结果对农业生产布局、粮食安全和绿色产能评价等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1975-2004年城市化过程中开封市郊区农业景观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75年,开封市郊区农业景观特征显著,为典型的农业景观,景观类型主要是旱地和稻田景观类型,其次为建设用地景观类型,其中旱地景观类型为优势景观类型,景观为农业、城市和自然植被组成的镶嵌体。2004年,西郊城市化特征明显,景观特征表现为密集的建筑物和道路,景观类型主要为灌溉用地和建设用地景观类型,而北郊基本上还保持郊区农业景观特征。1975-2004年,各采样区内景观格局动态明显,其中旱地、稻田、灌丛和沙地景观类型面积减少,芦苇景观类型基本消失,而道路、鱼塘、河流、绿地、建设用地和灌溉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加。景观变化与城市化发展和引黄灌溉等因素密切相关,景观变化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面临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文章以开封市为例,回顾了“九五”期间农业结构的变化,指出了当前农业结构中仍存在粮食作物所上占比重大且效益低、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和农民整体科技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十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