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国食物安全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保障我国食物安全是我国一切建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农业基础资源日益紧缺以及加入WTO 的 国情下, 食物安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回顾了食物安全概念的演变过程, 综述了我国在自然基础资源与食 物安全、食物安全现状及其评价、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对食物安全的影响以及食物安全预警和管理等方面的研 究进展, 并对未来我国食物安全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 今后我国食物安全研究应在以下方面需要加强: 在研 究内容上, 不仅重视食物数量保障, 更应注重食物质量安全、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综合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 等方面; 在研究视角上, 不仅重视宏观食物安全研究, 更应重视微观食物安全; 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 应当充分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 如网络技术、空间模拟技术以及3S 技术等, 进一步加强综合食物安全的定量和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物浪费以及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食物浪费成为威胁食物安全的另一关键因素。尽管如此,在中国,人们仍然对食物浪费缺乏认识,尤其是餐饮业中消费者的食物浪费。因此,基于国内主流媒体报道的大量餐饮业食物浪费的案例数据资料,本研究针对餐饮业中的食物浪费做了系统的阐述。针对餐饮业食物浪费的初步估计,本研究揭示了我国餐饮业食物浪费的严重性。通过分析国际上大量食物浪费的相关文献资料,本研究具体阐述了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代价。最后,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提出了针对餐饮业食物浪费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概念框架,以便更有效地减少食物浪费。  相似文献   

3.
旅游食物消费是旅游消费的首要内容。随着旅游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旅游食物消费近年来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对旅游食物消费的研究仅限于对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食物卫生等方面,处于描述性研究的初级阶段。国际上旅游食物消费研究起步较早,内容也较为全面,除对旅游食物安全风险、食物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进行广泛探讨外,更在游客食物消费行为、旅游食物消费综合效应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成果。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和梳理国内外食物消费研究文献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旅游食物消费发展阶段和特征,并重点从游客食物消费行为模式、旅游食物资源开发、旅游地美食节庆与营销、旅游食物安全与风险、旅游食物消费与旅游地发展、旅游食物消费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等6个方面对旅游食物消费的研究内容和进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中国现阶段旅游食物消费研究应关注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物安全基础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食物安全水平受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食物结构的多样化以及居民的收入水平或获取维持生命所需食物的能力等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本文从食物安全的内涵出发,依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定了与食物安全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包括粮食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等,构建了食物安全可持续性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了1950~1998年我国食物安全可持续性综合指数,对我国食物安全可持续状况进行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50年代我国处于食物基本安全状态,60~70年代处于食物不安全状态,80年代初期及至90年代已进入食物安全阶段。从60年代开始食物安全水平逐年提高,80年代以来进入持续良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食物系统认知进展及其地理学研究范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关系国计民生,中国食物系统面临诸多挑战,耕地资源趋减、环境压力临界、农业劳动力流失、消费需求快速转型等对食物系统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思维为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视角。尽管食物系统得到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各方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国内对食物系统的研究却严重不足。论文对食物系统的认知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了食物系统的概念认知历程、类型、特征,梳理出食物系统的研究脉络,包括从“概念”存在到“方法”存在、从线性认知到系统认知、从经济活动到食物景观、从现象描述到时空嵌入等,以此凝练出食物系统的核心内涵与认知进展;在科学哲学范式、人地关系范式、空间范式和系统科学范式指导下,论文遵从“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由表及里的研究脉络,进一步探讨了食物系统的时空格局、要素结构、演化过程和发展机理,尝试构建了食物系统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研究结论旨在为推动食物系统视角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土壤生态健康概念的内涵进行探讨。土壤健康是指土壤处于一种良好的或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及其动态过程。土壤生态健康包括土壤物理(形态)健康、土壤营养健康、土壤生物健康、土壤环境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健康几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对土壤生态健康的诊断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对食物安全的作用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一系列土壤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约束下的北京食物供给潜力与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水资源短缺情况下的农业用水的不断减少和伴随着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耕地面积下降,正在严重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食物安全。近年来由于食品价格的迅猛增长而导致的食品危机正在引起人们对增加地方食物供应的普遍关注。城市作为对食品安全更为敏感的地区,更是首当其冲受到食品危机的影响,城市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城市人口膨胀和消费多样性要求,从而形成需求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有由于城市周边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农业生产空间受到压缩,农业生产能力减弱,降低了城市的自我食品供给,引起自给率明显下降。如何保持供需之间的平衡,保障城市食品安全,成为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以食物足迹的概念,来衡量城市所间接消耗的土地资源,并以此为工具,以自给率为条件,来求得满足一定自给率条件下食物供给的空间对应格局。通过分析30年来北京食物足迹以及食物自给率的年际变化,得出结论:北京食物足迹从1981年的1.18万km2增加到2010年的2.94万km2,而自给率整体下降较多,蔬菜、水果、谷物及油脂类的自给率从1981年的59.3%、35.8%、37.3% 和 13.1% 下降到2010年的39.0%、27.0%、6.7% 和2.2%,可以看出蔬菜仍能保持相当的自给率,因此提高蔬菜自给率是增强城市自给能力的最佳选择。最后,以60%的蔬菜自给率为目标,提出了两种情景,包括完全以耕地为来源的空间应对格局,以及屋顶农业参与下的空间应对格局。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年改革,我国的食物生产有了明显增长,人民的营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是人均占有土地继续减少和人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使我国的食物供应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确立适合国情的食物消费结构、扩大食物生产的途径以及合理组织食物贸易三个方面探讨了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   总被引:199,自引:7,他引:199  
耕地资源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占用使耕地资源更趋紧张。目前的市场机制必然驱动耕地资源不断向获利更多的用途转移,最终会危急食物安全。因此,创新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调控机制已迫切之至。基于中国耕地资源流失原因及态势的分析,提出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耕地资源利用和管理调控机制的思路。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作为耕地保护的基本标准,能因地制宜地兼顾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地方食物系统”作为近年来地理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是指特定地区内的食物生产、加工、分配和消费的系统,其内涵涉及到地理、农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文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尼汝村为例,将地方食物系统研究与地理研学旅行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探索尼汝村地方食物系统的地理特征、发展现状和对当地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其更好地理解当地的地理和文化现象,综合运用地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升地理核心素养、跨学科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本研究有望促进当地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地理研学旅行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并为其他类似的地理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王铮  郑一萍 《地理研究》2001,20(3):282-289
以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建立的粮食需求和供应模型为基础,同时采用Ds和Shaw建立的全球变化各因子对粮食需求和供给影响的模型对其变量进行修正,结合唐国平、李秀彬的结果,模拟计算了全球变化条件下,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量和产量。在分析中发现: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在保持人民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条件下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有可能不能满足需求增长的要求,存在7~8%的粮食缺口。但是,由于全球变化的各个因素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技术进步对增加粮食产量有很大促进作用。计算结果揭示,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尽量减少全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危机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饮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军  王龙杰 《地理研究》2019,38(8):2068-2084
20世纪以来,伴随农业的工业化和食物链条的“远距化”,典型食物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并沿着食物贸易网络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学界对饮食系统及其可持续性的持久关注。国外地理学界关于饮食系统主要有生产主义、消费主义和关系主义等认识。在梳理已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三类认识归结为不同情境下、特定形式的“身体-食物”关系,进而构建了以饮食原真、饮食安全、饮食健康为内在线索,以去地化和再地化为外在情境的分析框架,并藉此分析饮食系统的演变过程,提炼其可持续逻辑。进一步地,从“身体-食物”与“地方”的关系视角详细阐述了上述三个维度的具体内涵,并归纳了饮食原真与饮食安全、饮食原真与饮食健康以及饮食安全与饮食健康的交叉议题。  相似文献   

13.
Brazilian agricultural census data at the municipal level are used to develop and map a simple index of staple food versus nonstaple food agriculture for Brazil over time (1996–2006). The results show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direction and degree of the shift toward or away from staple food cropping across Brazil. The index is presented as an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step toward a systematic geographic understanding of crop share changes surrounding food versus fuel and other nonfood crop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供给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主要依靠自己养活自己是我国政府奉行的粮食安全思路,因而国内耕地的维护工作始终倍受关注,但是结果仍然难尽人意。本文分析了耕地面积,耕地质量,耕地分布重心,耕地改良投入,耕地农用驱动力等多种威胁国家粮食供给安全的要素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情  岳天祥  卢毅敏  杜正平  辛晓平 《地理学报》2010,65(10):1229-1240
从中国各类型生态系统(农田、草地、水域) 的实际的食物生产能力出发,结合进出口产品中的食物部分,得出全国实际的食物供给能力,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表中的转化率,将各类食物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的3 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脂肪) 的产量来表示,并利用ArcGIS 进行草地和农田食物供给的空间分析。以2004 年为例,中国实际食物供给能力为:热量1.601×1015 kcal,蛋白质6.163×107 t,脂肪2.717×107 t。其中,中国内陆生态系统实际可供给热量1.454×1015 kcal,蛋白质4.996×107 t,脂肪2.074×107 t,分别达到了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32.46%、38.33 %和41.12%,内陆生态系统食物供给还有较大的增长余地。在小康水平下,中国的食物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可以供养人口19.12 亿,20.84 亿和11.03 亿人,按照2010 年营养目标和2020 年全面小康目标,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已经较为充足,而脂肪的供给有所不足,今后需要注重油脂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结果还表明:中国的食物供给能力中,农田占据了绝大部分,不过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从1998 年的84.66%,下降到2004 年的74.72%;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所提供的食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83%~5.80%、6.02%~7.51%,波动较小;净进口食物所占比例逐年增长,1998 年仅为4.04%,2004 年增加到13.82%。通过平衡模型计算,在温饱、小康、富裕水平下,2004 年中国可以供养的人口分别为:15.34 亿,15.00 亿和14.11 亿,这表明,如果能够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植物性食物向动物性食物转化比例,均衡营养消费结构,中国实际食物供给较为充足。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生物质能发展具备资源丰富、产品多元化、循环利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优势,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对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极为重要。本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国生物质能开发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不明显,中国的粮食安全主要受其农业生产条件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生物质能可以不受限制的发展,中国发展生物质能需综合平衡多种因素,如短期内大量投资、生物质供应的激烈竞争。清洁、可持续是中国生物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city of Toronto are more than no community gardens, sites of place‐based politics connected to the community food‐security movement. The gardens, spaces where passions for plants and food are shared, reflect the city's shifting cultural landscape and represent an everyday activity that is imbued with multiple meanings. Toronto's community food‐security movement uses gardens as one strategy to regenerate the local food system and provide access to healthy, affordable food. Three garden case studies expand on the complexities of “food citizenship,”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at concept to notions of food security. The gardens reveal the role gardeners play in transforming urban spaces, the complex network of organizations working cooperatively and in partnership to implement these projects, and the way in which social and cultural pluralism are shaping the urban landscape.  相似文献   

18.
Soil erosion threatens long-term soil fertility and food production in Q’eqchi’ communities native to the Sierra Yalijux and Sierra Sacranix mountain ranges in the central highlands of Guatemala.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steep topography, erodible soils, and intense precipitation events, combined with land subdivision and reduced fallow periods as a consequence of population growth, contribute to severe erosion and strain soil resource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region's cloud forests hinges on enhancing production of staple crops through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while maintaining soil fertility through implementation of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19.
In view of food affordability and the threshold for food security, this paper has established an integrated index for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which is composed mainly of the balance between food supply and demand, the reserve for food security and the economic capacity for offset food demand. Six types of food security regions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county-level statistics. At regional scale, China’s food security is not optimistic.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without the emergence of extreme disasters and decline of grain-sown areas, China’s most vulnerable areas (Type VI) account for 30.3%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ounties (cities), which are unable to meet the ends by food productivity or market based measures at subsistence levels. In China, there are only 14.5% of the counties (cities) that could guarantee well-off food security through grain production (Type I) or economic measures to meet the demand by themselves (Type III).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vulnerable levels of food security and its dominant forming factors, vulnerable regions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1) Vulnerable regions of food security dominated by natural factors (including Type IV and Type VIa), which account for 39.4%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ounties (cities), mainly located in fragile ecologic zones, i.e., farm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s in the marginal areas of summer monsoon, the poor hilly areas in southern China and so on; (2) Vulnerable regions of food security dominated by low ratio of grain-sown areas (including Type VIb and Type V), which account for 16.7%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ounties (cities), mostly located in the developed areas in the eastern coast of China; (3) Potential vulnerable regions of food security with underdeveloped local economies (Type II), of which 57% are the main grain-surplus regions in China, mainly located in the areas of plains and basins with favorable clim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