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1993年,我校领导借鉴上海部分中学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十五字”教学原则为中心的“有效教育”模式。“十五字”,即“准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早补救”。近几年来,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该原则加以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邹丛阳 《地理教学》2011,(24):32-34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里的江便是长江。从2008年3月至今,从长江头到入海口,已有5万多中小学生及社区群众参与到保护长江的行动中来。我校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下的“碧水.蓝天环保协会”也是这众多队伍中的一支。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地理“必修3”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的位置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  相似文献   

4.
凌锋 《地理教学》2008,(6):14-1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革新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上,这就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无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一场彻底的教学革命。“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体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讨论式”作为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由于高考及相关政策、评价制度和课程管理体系改革尚未到位,在课程改革中“讨论式”教学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致使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5.
谢红彬  林明水陈芸 《福建地理》2006,21(2):130-131,141
文章论述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并结合《旅游环境学》学科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以“自驾游”为例,探讨了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贾笑玲 《地理教学》2006,(10):28-29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强烈冲击着人们头脑中陈旧的思想和意识,特别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空气,但学习方式到底怎样转变?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探索?恰逢我校进行“探究式教与学”课题研究,这给在摸索中前进的我指明了方向,我便借课研东风,调整、加速了自己教改步伐,尤其一节“香港”的教学,更使我豁然开朗,信心倍增。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绿园园艺公司是从1986年的6万元课题经费“起家”的。经过11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断积累,公司现在固定资产达40万元,流动资产65万元,历年累计上缴所里50余万元。公司还在所内外租赁土地百余亩,建有盆景园6亩,采穗圃、资源圃和苗圃共90多亩,并建有隔网室800平方米、冷库一间、低温操作室二间、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课程要突出实践与应用环节,要在地理教学内容体系中,创设“实践与应用”系列,并逐步建立校内、校外的各类地理学习基地,建立和完善能进行地理调查、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考察的配套设施。所以,开辟地理学习基地对突出地理实践环节意义重大。为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要求,我校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将“上海科技馆”作为校外的地理学习基地,以期对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缪敏 《地理教学》2005,(9):45-46
“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目标,立足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环境,构建地理教学的地方特色,已经成为地理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0.
香港的小学,没有设立地理科,有关地理的知识和技能是结合在常识科教授的。常识科共有六个学习范畴。包括“健康与生活”“人与环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与科技”“社会与公民”“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化”以及“了解世界与认识信息年代”等,其中“人与环境”“国民身份认同与中华化”和“了解世界与认识信息年代”与地理科目较有密切关系,例如“人与环境”的核心学习元素涉及邻近地区的自然形貌及人形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保护环境及节省资源的方法、自然环境的转变(例如:山泥倾泻、山火、水灾)对人们的影响及人们如何面对这些转变、地球作为资源的泉源、一些本港及国家的环境问题、促进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11.
绿色造纸     
《地理教学》2008,(10):46-47
芬兰是森林之国,也是造纸大国,总部位于这个“千湖之国”的芬欧汇川,就是世界最大的森林工业集团之一,其主要产品包括纸张、标签材料和木质产品等,其中杂志用纸的产量位居全球同行之首。如今,芬欧汇川在14个国家建有生产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过去20年中,造纸行业的环保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从最初的治理废水排放到使用可再生原料,再到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成绩。以芬欧汇川为例,如今吨纸化学需氧量(COD)比20年前降低了30%,能耗下降了25%,大大减轻了环境负担。  相似文献   

12.
具身学习打破了传统的离身学习范式,呼吁身体回归学习过程,强调身体、环境和大脑的相互作用。而研学旅行作为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其课程思想与具身学习的中心观点高度契合。文章基于具身学习理论,构建了具身学习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活动模式,设计了主题为“走读长江水,品悟三峡情”的宜昌研学旅行活动案例。案例设计以“水”为主线,涵盖了实施水文观测、解读人水关系、识别流水作用三个研学主题,并基于具身学习的视角,进行了研学旅行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一、加深理解知识如学习“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时,引言部分“黑龙江省某国营农场,现有职工2304人,土地面积7866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4667公顷。农场土地平缓,宜于大型机械化作业,现有履带拖拉机131台,收获机60台,建有粮食处理中心1座。平均年产粮食4.2万吨,其中商品粮为3.6万吨。张某,家住太湖平原,全家6口人。1990年,他承包了8块耕地,共0.5公顷,并与另外6家合买了l头牛,1台水泵、1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一般情况下,张某用0.4公顷田种双季稻,  相似文献   

14.
情境是学习活动发生的特定环境。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极地地区”为课例,阐释教学主题情境的设计对于深度学习的触发、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是至关重要的。从“容·深”、“程·深”、“情·深”三个层面,剖析主题情境对学习内容多维度化、学习主体思维外显化、学习动机内发性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性效益;并说明其利于学生以地理视角解决基于生活的真实问题,利于学生基于过程的知识的生成与建构,利于学生基于“情”感的深度体验。  相似文献   

15.
陈彩霞 《地理教学》2010,(21):26-28
评课背景 2009年11月23日,扬州市教研室对我校进行视导,我们和专家组成员一起听了马老师在七(5)班执教的“多变的天气”一课。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的第一节。  相似文献   

16.
罗定 《地理教学》2008,(10):40-42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新课程下如何进行备课?近年来,我校高中地理组进行了“资源化+个陛化”备课的改革尝试,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我校高中部是南宁市普通高中,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目前不思进取的现状,是我校老师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从上高一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节《土壤》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能使高中地理的教学做到三个转变:变“课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变“教材”为“学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选编学习案例,能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创新能力因素,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本以《8.2环境问题产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多元情境。提供探究的土壤 学习生活有其社会性,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不同意义的建构要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这要求教师在自觉放弃“主宰者”的情况下,积极努力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思维探究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课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更多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这是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